沈本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沈阳旅游业定位分析

时间:2024-04-26 12:02:5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指地域上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紧密的旅游联合,实行统一的旅游政策,合理高效配置旅游资源,以利于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共同增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日渐明显。在辽宁中部城市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以沈阳为中心推动沈阳和本溪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进行,是两地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区域旅游一体化;沈阳;核心城市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和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普遍认识,区域一体化这种发展形式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一致认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一体化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区域联合也随着客观需要开始出现,例如中国丝绸之路旅游联谊会、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珠三角旅游推广机构等,这些区域旅游组织都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已从过去单一的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下,以城市作为区域旅游发展核心,带动区域旅游发展,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尽管各地的旅游资源自身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但在资源的开发经营上,完全可以打破地区间相对封闭的局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推广,进而形成区域内的“无障碍旅游”。在辽宁中部城市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沈阳、本溪两市政府已经正式签订了《沈本一体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沈阳和本溪未来发展的9大类20项一体化建设项目。而作为其中重要一项,从今年起,“沈本区域旅游一体化”将进入实施阶段。沈阳、本溪两地为推进旅游业的一体化进程,而构建区域旅游共同体,是两地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指地域上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紧密的旅游联合,实行统一的旅游政策,合理高效配置旅游资源,以利于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共同增长。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过程中,重点是要消除妨碍旅游资源在区域内共享的障碍,发挥各自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并利用地缘优势加强该区域旅游业整体相对于其他旅游区域的竞争力,最终使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发挥强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的不平衡性,地区间或旅游地之间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竞争愈演愈烈。因此,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作为主来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不论是对旅游个体或旅游组织来说,都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三峡、闽粤赣等地区已形成或正在形成加强合作、共同培育区域旅游整体优势的共识。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我国旅游区域化和城市化的特征将进一步凸显。建立在旅游创新基础上的区域旅游合作,必将是未来我国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由之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对沈本区域旅游一体化与沈阳旅游业定位的再认识
  
  沈本一体化及之前已先行一步的沈抚一体化,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规划的先期步骤,对整个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借鉴国内的两大城市圈:长三角、珠三角和国际上一些大都市圈一体化的先进经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我们必须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改变在传统的行政区划下松散的合作关系,促进沈本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
  (一)一体化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相比其他行业而言,旅游业自身的特点使其比较容易适应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知道,旅游资源是分布于一定空间中的,而真正的旅游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路线来进行的,在一定区域内是不可能按照各地区分割的为小的旅游空间的。旅游资源的这种特点,必然需要以区域为单位进行旅游产品的整合营销。而区域旅游一体化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就沈阳和本溪而言,应大力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实行旅游市场一体化。沈阳有清故宫,本溪有五女山;沈阳有世博园,本溪有中华枫叶之路、关门山、本溪水洞,两市完全可以联起手来,形成优势互补、错位经营、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旅游市场格局。在沈本旅游圈内,可进一步整合资源,联合开发以沈阳故宫、本溪五女山为代表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线路和以沈阳世博园、本溪中华枫叶之路、关门山等为代表的生态旅游线路,并推动区域内线路对接、客源互通的旅游销售网络和连锁经营,形成统一的经济运行和市场监管制度体系。
  (二)沈阳的地位与作用
  在辽宁中部城市群中,沈阳既是辽宁省的省会,同时也是中部城市群的核心,理应起到龙头和枢纽作用。这一点,辽宁中部七城市已达成了明确的共识。一方面,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和铁岭将进一步加强与沈阳在产业分工、交通、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沈阳也要主动承担起辽宁中部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重任,既要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强化作为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功能和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充分利用自身在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科技水准、信息平台和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良好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006年,沈阳成功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提高了沈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成功改变了国内外对沈阳的旧印象:从一个灰色的以重工业为主的重度污染城市转变为一个现代的绿色活力之都。2007年,沈阳又在原世博会的基础上成功举行了世界遗产博览会。世博会和世遗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确立了沈阳在辽宁区域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沈阳对辽宁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世界园艺博览会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沈阳旅游业的发展,其巨大的辐射效应对周边城市的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其次,沈阳世博会也进一步促进了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沈阳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在充分挖掘利用沈阳现有住宿接待设施的同时,利用周边城市的住宿资源,作为重要补充,分流了一部分沈阳的游客;再次,世博会加速了沈阳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迈出了向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一步,旅游业成为开路先锋。世博会的举办,有力地强化了沈阳在辽宁区域旅游一体化中的枢纽作用。
  
  三、以沈阳为中心,推动沈本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一)沈阳旅游业的定位:旅游资源的集聚中心和扩散中心
  现在的区域一体化形态有两种:单核式和多核式。不同的形态对核心城市的要求是不同的。从区位、规模、产业结构和核心城市作用角度分析,沈本一体化必将是以沈阳为核心的单核形态。因此,沈阳作为区域旅游的核心城市是必然的,具体来说,沈阳将起到以下两个作用。
  1.区域内的集聚中心。作为都市核心区的沈阳,只有当它对各类生产要素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很高流通效率时,才能在集聚与扩散的双向互动中拉动城市群的加速发展。沈阳提出到2010年,要建成“三个中心”,即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三个基地”,即先进装备制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和“新兴汽车城”,其基点就是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潮流,自觉同周边城市联手,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协调发展,进而以辽宁为中心逐级向外辐射。这个战略构想为沈阳中心城市功能的科学定位提供了基本框架。沈阳只有成为区域生产要素和资源集聚中心,才能发挥市场对区域内要素和资源置的功能。在旅游业上,目前沈阳还有一些缺憾,比如,出境旅游市场和管理不规范,旅游产业各领域国际竞争力提高不明显,旅游产品开发深度还不够,缺乏大型的有牵动作用的旅游项目,旅行社的接待能力、自主外联能力还有待提高,旅游行业法制化建设滞后等,这些方面都有待沈阳进一步的提高,才能更好地发挥沈阳在区域旅游中的作用。
  2.面向辽宁内部为主的扩散。一定区域内的产业发生集聚后必然产生中心扩散,即将生产要素和客源向区域内的其他地区转移。区域内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受形成因素的影响,但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可以使生产要素按需求和目的地能力自由配置,从而达到最大的效率。对旅游业来说,市场机制下的扩散可以使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形成以资本、客源、技术为粘合剂的互惠型实体,促使沈本旅游一体化由设想中的行政推动变为市场行为,由市场力量从内部推动区域内旅游产业的重组和结构调整。这样的一体化将实现产业构造由“空中”到“落地”的过程,即区域的内部化过程。同时,市场一体化将引发资源配置的外部化,即向除沈本外的辽宁其他城市、国内其他省市和境外延伸。
  (二)相应的行政措施
  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物品提供角度,应突破行政区概念,引进区域经济的理念,着力解决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协作问题。地方也应把区域规划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明确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空间布局以及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为此,可采取如下措施:
  1.组建沈本旅游一体化委员会,作为旅游组织和协调的常设职能机构。委员会负责制定区域旅游管理条例,并为区域旅游行政管理法制化、市场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布局合理化、要素流动的自由化和合作推广促销制定“游戏规则”。
  2.在合作机制上,要建立“城市旅游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主要是研究沈阳和本溪旅游合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另外还要建立协调联络制度和沟通机制。
  3.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制“沈本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内容主要确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两地旅游的发展目标,重点放在两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上,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同时,注意保护旅游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保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J].地理学报,2001,(2).
  [2] 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2005,(3).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试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策04-26

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法对中国贸易安全的保证04-26

试论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04-26

浅论国际形势下我国纺织服装业应对策略探讨04-26

试论网络贸易与传统贸易比较分析04-26

试论后危机时代下的国际贸易问题及建议措施04-26

试论国际贸易踏上复苏资本市场震荡回升04-26

试论国际贸易壁垒的博弈04-26

试论国际贸易中银行信用证欺诈形式及预防措施04-26

试论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及新趋势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