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借助华南理工大学200多名志愿者,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对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发放问卷和进行访谈,探索我国大学生目前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构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为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将来的求职之路提供建议,促使他们有针对性的发展,明确自己未来的需求,更早地规划和学习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 评价指标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现状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在当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在社会中生存方式也变得多样,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必然要适应社会,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他们接触到了国家最高等的教育,是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的希望,如果大学生缺乏社会适应能力,无法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那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损失。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贯穿大学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是一个综合各种资源,提供培训和实践的体系。是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那么对于本文研究对象大学生来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又有什么特征呢?
表1—2
定义 专家(时间)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顺应、调控和改变环境,最终达成个体与社会环境间的和谐关系和平衡状态 魏爽(2009)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适应性的强弱表现,也就是大学生随着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 王勇(2010)
社会适应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在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中,追求与所处环境维持和谐关系的过程。 华玲( 2009)
从这些定义中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界定了目标人群,即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特性和特征,这些特性会影响其在整个调整过程中的成败。
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即大学生在生活、学习,求职等方面应对社会和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与之匹配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基于此,一些学者对于大学生求职,生存和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王振宇(1993)的观点突出了社会适应能力的限定性,并且提出了社会适应能力的三个构成维度:掌握社会规范、处理人际关系和自治。陈会昌(1994)在其文章《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定》中提出了两个维度:环境维度和人际维度。但是未明确除此之外还是否有条件对社会适应性有影响,基于其目标是儿童,也存在一些不适宜大学生量表使用的部分。欧阳朝阳(2000)指出: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为满足生存需要而与环境发生协调作用的能力。此观点表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动力是个体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但是细化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指标。石淑华、季浏、吕兴等学者也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量表,他们的研究基本都涉及到了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但是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变化研究还比较薄弱没有具体的数据支撑。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研究设计
笔者在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文献,其中大部分仍然采用定性研究,没有进行统计学的推理和证明,而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又存在数据不够充分和研究维度单一的局限性。故而本文希望从数据的角度出发,采用统计学的理论,使用SPSS,AMOS等工具,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的支持,针对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两个角度综合分析,构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1.问卷设计与收集
本文在研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时,主要借鉴了路锋辉(2009)的研究成果,将社会适应能力分成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和个体发展三个维度,环境适应包括社会约束认知、社会角色认知、信息搜集能力、信息鉴别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环境应变能力、和环境生存能力7个方面,人际适应包括人际关系认知、人际角色认知、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互动能力4个方面,个体发展包括竞争意识、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抗挫能力、竞争能力、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10个方面,共20个观测变量。为了确保测量工具的信度及效度,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现有文献中成熟量表的同时,根据本文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目的,适当修改了问卷语言形成了最终的调查问卷。本文总结了路锋辉的研究成果,以及卢谢峰(2003)研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及标准化”中的研究成果以及林耀国(2006)的研究量表,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借鉴了他们量表中的相关题项,再结合本文的研究背景和内容,自行编制了社会适应能力的量表。量表都是根据Likert五分制量表进行设计,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共有理论定性分析假设潜变量20个,观测变量49个。
研究调查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针对大学生自身,二是针对各行业的社会人士。研究调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抽样,以团体施测为主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和社会人士进行问卷的发放。这次调查利用大学生寒假回家期间,发动了学校上千名志愿者,经过专业的培训,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问卷的发放及回收,共收回问卷22000多分,其中大学生问卷11000多份,社会人士问卷10000多份。问卷回收后进过严格的筛选,剔除无效问卷,保留有效问卷大学生卷8000多份,社会人士卷7000多份,再发动学校150名志愿者,通过一整天的时间进行数据的录入,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再次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加上剔除数据录入过程中的错误数据,共得到有效大学生卷7015份,社会人士卷6147份,最终大学生卷和社会人士卷有效问卷率分别为63%和61%。
本次调查覆盖了全国各地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都进行了抽样,调查区域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乡镇及农村。调查的大学生从大一、大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三、大四以研究生、博士生,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历史学、工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各专业的学生。调查的社会人士有高层管理者、政府官员、一般职员以及农民等,涵盖包括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产业、服务业、机械电子产业、医药卫生业以及建筑建材业等20多个行业。
2.信度分析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及KMO检验
虽然本研究中采用的是国内成熟的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但为了保证问卷中测量题项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还是应该对测量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分析采用,Cronbach 的一致性系数(α系数) 进行信度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信度检验系数根据众多研究者的标准最低可接受值为0.7,大学生卷中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和个体发展三维度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791、0.762、0.842,社会人士卷中为0.785、0.756和0.838均符合信度检验要求,同时,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及KMO检验也达到了检验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表(1) 社会适应能力信度检验
潜变量 量表来源 Cronbach's α
大学生 环境适应 卢谢峰(2003)、
林国耀(2006)
0.791
人际适应 0.762
个体发展 0.842
社会人士 环境适应 0.785
人际适应 0.756
个体发展 0.838
表(2)信度检验及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及KMO检验结果
角色 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及KMO检验 Cronbach'sα
大学生 KMO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823 0.822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 Chi-square 590.932
Df 190
Sig. .000
社会人士 KMO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869 0.839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Approx. Chi-square 544.536
Df 190
Sig. .000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在社会适应能力个指标上面地差异性,找到大学生哪些能力方面还不能满足社会人士的要求,下面对二者的评价在各指标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大学生与社会人士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差分析
项目 大学生 社会人士(J) I—J
均值(I) 标准差 均值(J) 标准差
竞争手段 3.549 .501 2.670 1.106 .882*
抗挫能力 3.806 .612 3.658 .6177 .148*
协作能力 3.700 .802 3.820 .809 -.123*
自学能力 3.671 .563 3.714 .617 -.043
创新意识 3.021 .543 3.437 .671 -.415*
竞争意识 3.571 .602 3.309 .643 .261*
冒险精神 3.124 .903 2.553 1.040 .571*
拼搏精神 3.373 .664 3.820 .608 -.447*
团队精神 3.135 .477 3.133 .786 .001
生存能力 3.950 .812 2.560 .889 1.393*
信息利用能力 3.510 .895 3.480 .895 .024
应变能力 3.800 .814 3.450 .877 .348*
信息鉴别能力 3.550 .929 3.690 .794 .348*
信息搜索能力 3.660 .841 3.850 .787 -.188*
社会约束认知 3.910 .726 2.674 .594 .237*
人际关系认知 3.434 .568 3.671 .597 -.237*
人际角色认知 4.014 .500 3.407 .543 .606*
人际沟通能力 3.864 .560 3.632 .545 .231*
人际互动能力 3.696 .579 3.715 .638 -.018
社会角色认知 3.680 .815 3.108 .496 .568*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上图中显示在环境适应中生存能力、应变能力、信息鉴别能力和社会约束认知四个发面低于社会人士的评价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人际适应中人际角色认知、人际沟通能力和人际角色认知3各方面低于社会人士的评价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个体发展中竞争手段、抗挫能力、竞争意识和冒险精神低于社会人士的评价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
四、思考与建议
1.大学生应变能力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目前应该培养社会约束能力
在因子分析中,大学生应变能力并未通过社会人士的认可,但是在方差分析中社会人士对于大学生的应变能力的分数为3.450,是介于一般和满意之间,而大学生自身测评时,对于应变能力的认可度也达到了3.800,已经基本达到了满意。说明目前大学生应变能力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社会已经不把这个选项当成区分大学生的因素。而在社会约束认知方面,大学生对此认为已经很了解了,而社会人士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他们对于目前大学生的社会约束认知不是很满意,很多社会的规则大学生并不了解,所以学校和社会应该多提供一些类似的培训,让大学生除对社会的一般事务有了解外,更对于社会的一些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公司政治等有一些了解。
2.大学生盲目乐观,危机感和紧迫感亟待加强
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我国未来的希望,对于未来自己的生存能力普遍乐观,从方差分析中大学生自己评价得分达到3.950,处于满意的阶段,说明大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自信,但是同时,社会人士对此项的评分仅有2.560,表现出了更多的担忧。笔者分析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舆论中对于目前八零后存在着时代特殊性的担忧,影响了社会人士的判断,但是在访谈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内人士对于大学生适应社会和自己独立生存有很多的忧虑,也举出了身边的很多例子。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务劳动和初级的工作也要多涉及。只有这样,学会生存的技能才能追求更优越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振宇,葛云,曹中平,俞伟,徐长宽.儿童社会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3.
[2]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52—63
[3]欧阳朝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J〕.科技信息,2000,3:243—244.
[4]林国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与现状测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张立元.用AHP法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规格的探究[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
[6]罗加冰.应用三维健康标准综合评价大学生身心健康“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l)
[7]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强化研产学结合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04-26
公平感知度研究评述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04-26
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04-26
以目标管理为中心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制度04-26
论公司职员的舒适度与工作绩效相关性分析04-26
论在华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的启示04-26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04-26
论现代企业人才管理04-26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动态绩效管理04-26
关于跨文化企业人力管理探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