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特征论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时间:2024-04-26 11:50:5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对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拟从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入手来阐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理论墓础和时代新视角,以揭示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和出发点。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而竞争的焦点逐渐聚集于人才的竞争,因而人力资源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热心关切的核心议题。本文仅从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视野探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以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以激发学者们来共同探讨,最终达到高效开发、管理中国的人数众多的人才的社会目的。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
    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和必经途径,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于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指导意义,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的极其重要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全面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探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需要。
    1.重视和发展人的独特个性
    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当今时代人本主义管理思想的管理心理学观点的实践体现,是重视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首要的和核心的内容。个性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的与生俱来与后天养成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性的稳定特征的综合;就狭义来说,仅指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系列个性特征的结合。本文仅就从狭义角度探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人的需要、兴趣、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等特征中。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他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条件。”这表明马克思不像与他同时代的思想家那样仅从个人的发展来谈全面发展,而是把个人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从分析社会条件出发来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就是说从社会条件的变化来看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永恒的真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人才的作用有时对于企业、国家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原创性人才更是我国实现跨越性发展的稀缺人才。而创新人才的显著性共同特征是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所以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培养大批有开拓精神的创新性人才的时代要求。创新教育既是教育界重新阐释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意识到培养有个性的青少年的重要性而提出的,也是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发展储备人才的需要。总之,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之一就是关注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2.提升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意识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时具有能动性。我们提倡人的能动性就是重视人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主动性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自身的发展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加上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人的主体性受到压抑。文艺复兴之后,人的主体性意识开始复苏,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人的主体性日益受到尊重。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方面,即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科技,而知识、科技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人才。这更进一步要求人的主体性发展。而且人的主体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人的自由发展,实质上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思想就是针对我国教育的弊端之一:从社会本位论的角度,倾向于培养有社会责任心的公民,强调人的服从性、依附性,过于重视个人发展服从于国家发展,当然这是社会主义公民的义务,但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人的主体性缺失。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人的惰性思想泛滥、坐享其成成风的教育思想的错误引导。中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依赖于全体国民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积极主动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因此,人的主体性意识的增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3.强调和推进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按需要的对象划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们对于衣、食、住、行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精神需要是指求知、审美、情感、信仰等精神生活的需要。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人的其他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是引导物质需要的发展方向,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需要具有调节作用。人的全面发展是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与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所谓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是人的外在发展。所谓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人的内在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人追求自身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和社会进步的标志。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对强大的物质诱因,有的人热衷于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注重或者忽视了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以至于精神空虚,缺乏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可以说,当前社会上一部分人迷恋于奢侈豪华的生活,精神家园荒芜,即是人的一种片面发展,最终将不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也必将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4.大力提倡人的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全面完善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人的素质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当前人的素质中急需提高的、最为重要的是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可以说是人的社会素质,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制素质、审美素质等其中在科学文化素质中,智能素质的重要性在知识经济社会越来越明显,因为人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预测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等智能素质是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先决基础。马克思曾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大工业本性的角度强调了人的智能素质特别是职能素质发展的必然性,指出“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更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尤其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科技文化的功能不断强化,而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人才的培养,因而社会日益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众所周知,人的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育手段来实现,特别是人文素质的提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来自于我国各级教育的发展及个人素质的自我完善。概而言之,大力倡导人文素质的提高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由之路,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新思路、新视角
    1.培养有原创精神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是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
    从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源理论以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教育界与管理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人才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人才的竞争已成为科技进步的人力保障。通常创新活动的发生必以坚实的创新素养的积聚和形成为前提条件。而个体的创新素质由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等组成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素质的起点,使学生产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驱动力,使学生敢于创新,为他们提供创新的精神支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性素质的内核,使学生具有能力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知识和技能;创新个性的培养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善于创新,具有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特的个性特征。个性是每个人先天的或后天的,潜在的或现实的,不同于他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有个性的人才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的新标准、新要求,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也是重新对人的特性,新经济增长方式与创新人才的内在关系,国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深人思考的产物二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发展动力。无庸质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是智力型、理论型技术与管理人才,而非过去的体力型、经验型技术与管理人才也就是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思想观念方面,有多元化的价值观、注重自我实现的人生观、民主化的政治观、强烈的竞争意识、紧迫的危机感、开放灵活的处世态度;在心理素质方面,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创造性的习惯或思维定势、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开朗活泼的性格,丰富、善良、真挚的情感。多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质,可以说“个性的多样化、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造和革新的保证”。显然,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体的个性异常凸显,重视人才的个性化是创新的本质要求。因为,从本质上看,创新就是一个人追求新意与差别的活动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独创能力的人,往往就是追求个性发展的人。可以说,创新是个人的自由个性的外显体现。在著名哲学家尼采看来,创新同个性密切相关,缺乏个性的人是没有创新精神的。
    2.提升人的主体性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所谓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利用和改造方面来讲,表现为人的主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二是从人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方面来讲,又表现为人的道德性、理智性、自觉性等。人的主体性是这两方面能动性的统一。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科学实践不发达,人的自身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再加上剥削阶级实行愚民政策,因而人的主体性受到抑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们逐步摆脱了以往的依附性和服从性,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尊重。而且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主体人的发展和客观对象物发展的关系中,人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主导方面,即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科技,知识、科技的发展依靠人才这些都有利于并内在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也是一致的。人的自由发展,实质上就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当代社会,人才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潜能的开发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侧重点。而人的潜能的开发依赖于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选择性不断增强,依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增强。
    3.培养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性人才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
    创新人才不仅仅是高级或精英人才,它既包括高级人才,亦包括一般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所有适合新时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人才的统称。由此,可将创新人才分为精英人才、战略人才、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普通人才。精英人才是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作出贡献的拓荒者。他们通过对经济开发与科学研究的实践尝试和理论探索,开辟出经济发展与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创造性地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技术。譬如,以创造“微软效应”而享誉全球的比尔·盖茨以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属于此类人才。这类人才尽管在数量上不可能很多,但其发挥的社会作用却是难以用数量来衡量的。战略人才其实是社会和经济发展蓝图的设计师。他们通过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和深入分析创造性的勾画出未来发展蓝图,并提出、论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趋势,国家和组织应对的方针和策略,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配置运用等构想。管理人才是经济发展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联系的细节,是宏观决策向微观实践转化的具体贯彻者。他们通过对决策意图的深刻而准确的领会,将宏观决策转化到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专业人才是经济活动中具体知识和技术的开发者,而普通人才则是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者。无论专业人才抑或普通人才之所以位属创新人才之列,皆因为他们都具有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的共同特征。无庸置疑,各类创新人才既具有共性,也有个性,他们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凸现出不同的规格特点。因此,教育必须提供国家创新体系要求的各类创新人才,基础教育决非单纯是某一类人才成长的“摇篮”,正如《教育的使命》序言所叙:“尽管一些才能超群的个人起着领导作用,但由于二些行为古怪的天才在阁楼中和地下室里创造科学进步的早已不复存在,在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各种天才的宽广领域。”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的探索与实践04-26

“80后”开发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探讨04-26

加紧培养空军后勤人才的几点对策04-26

也论军事人力资源价值内涵04-26

解析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和使用04-26

外籍员工管理“人本”理念04-26

人力资源质量控制与优化管理04-26

如何构建员工的激励机制04-26

试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的运用04-26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途径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