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制中的全员聘用制

时间:2024-04-26 11:49:1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事业单位的用人制度又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基础,其中全员聘用制的实行是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它不仅对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无疑也是决定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能否实现的重大改革之一。本文主要对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全员聘用制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全员聘用
        一、事业单位和聘用制的概念界定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一般是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 
        (二)事业单位的分类
        根据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的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类的事业单位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它的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现在一些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执法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此类事业单位行政色彩浓重的,应该回到政府体系,人事制度回归公务员序列。今后我国将不再比准设立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第二类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改革目标是逐步转为企业,走向市场。
  第三类的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公益服务,此类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是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加强政府监管。这一类事业单位量大且面宽。
        (三)聘用制的含义
        聘用制是指以合同的形式确定事业单位与职工基本人事关系的一种用人制度,也就是事业单位职工在本单位的身份属性通过与该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确定。
        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制度是职工一旦被调入或分配到其单位,就终身成为该单位的职工,即有固定的编制。聘用制就是要将传统的用人制度改革成为合同契约式的用人制度,它是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工作岗位的管理制度,是相对委任制而言的。受聘人拟任工作岗位或职务一般通过要竞争取得,确定的形式可以签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签订聘约,或颁发聘书,也可以签订目标责任书。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事业单位用人制度的现状
        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人员的比例达到了80%,这说明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目前许多事业单位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身份复杂多样。目前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身份有正式编制、事业编制、聘用合同制、临时工。一个事业存在多少种“身份”的员工,便会产生多少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薪资标准。这些将对考核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产生很大的技术困难。
        (二)收入差异明显。现实中,事业单位的合同工、临时工与编内员工由于他们的身份复杂多样,因而在收入分配方面、福利待遇等方面的差异也越来越明显。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与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势必应该成为改革的焦点之一。
        (三)编制混乱。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得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而公共服务需求也相应增加,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相应猛增,事业单位“编外编”、编制混乱成了普遍现象。
        (四)编制规模与事业单位发展速度相矛盾。编制,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瓶颈。编制规模的扩大,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
        (五)编制本身存在缺陷。大家都发现了编制内用人备受束缚,一用就“死”,用人自主权难以落实。所以现在很多单位即使有编制也不用,而喜欢用聘用合同制,这折射出事业单位的客观需求和编外用人的大势所趋。因此需要放开编制,让单位根据事与费自主决定人员多少。
        以此破除干部身份终身制,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把聘用制度作为事业单位一项基本的用人制度就成为必然,事业单位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实现用人上的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单位自主用人,保障职工自主择业,维护单位和职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如何实现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
        (一)建立和健全与聘用制相符合的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全员聘用制涉及事业单位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更涉及许多层次的矛盾。要保障广大干部职工的合法权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宏观目标和管理制度,用各项规章制度检验工作的实施和落实,保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不是用制度来卡人,它是管理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创新的需要。人按制度办事,事按制度行。如果规章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如同一盘散沙,各项工作抓不起来,事也管不好。因此,事业单位在实行全员聘用制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是实行全员聘用制的保障。
        在实行人事制度改制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与之相辅相成的规章制度,在聘用制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同时,还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规章制度的能量和创新力度,在新老制度转轨交替的过程中逐步抛弃过去身份管理的所有政策,适时转变到岗位管理制度的轨道上来。在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根据工作和岗位的需要不断完善、充实规章制度的可行性,适用性。将制度与实际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制度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与聘用制相辅相成的规章制度,铺设了规章制度行驶的轨道,聘用制才会在人事管理的新模式中顺利进行。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二)搞好聘用制要切实实行以岗位为基础
        岗位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设定与之相符的岗位,人与岗位双向进行选择。也就是根据每个岗位职位说明书要求的任职资格条件、工作责任及任务、工作标准,实行人人竞争上岗。以实现组织内部为事择人、人事相宜、人称其职、人尽其才的管理模式。合理设置岗位数额、明确岗位目标、责任和工作量的要求,选择适合的人员择优录取,聘用上岗。并按岗位职责和标准进行考核,将本岗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考核的标准、结果和过程透明度要高,在职工参与的过程中,让职工心中有数,真正做到考核过程的真实性,避免流于形式。进而推进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相统一,使考核结果和薪酬发放真正的结合起来,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岗位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可能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进而实现人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和组合,提高职工能够胜任本岗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效益,充分调动各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实施全员聘用制的过程中保证各项组织目标的实施和落实。
        实行岗位管理是现代人事管理的一种表现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体现,更是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的重点。把岗位管理作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就要遵循“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按岗定酬、岗位管理”。这样是将岗位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为实行聘用制打好基础。在实行全员聘用制中积极探索岗位管理,大胆实践岗位管理,变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按照岗位的要求和条件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以岗位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打破工人、干部的身份界限,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谁适合就用谁,可以混岗使用,允许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在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待遇。当岗位变化时,工资也要及时相应调整,享受新的岗位工资待遇,这样管理就能充分体现出能力、贡献、岗位与工资收入一致,也做到了依法规范,也达到了按劳取酬。
        实行岗位管理并不是精简人员,主要目的在于转换用人机制,合理的设置岗位,将现有的人员按照岗位的布局适当合理安置好,加以严格管理,按照岗位特点进行培训、考核,将岗位作为各项管理环节的中心。坚持岗位管理的方向就要坚持原则性,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管理系统,不断深化,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岗位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三)根据实际情况确进行以岗定酬
        关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根据2002年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精神,明确了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激发事业单位的活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它的主要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充分落实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应从实际出发,选择多种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搞活内部分配的其他有效方式。
        按照岗位职能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方法,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结合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搞活内部分配。如:岗位补贴、职务补贴、工作津贴、效益工资等有利于本单位分配制度的分配项目和形式。按照工作量和贡献的大小进行分配,充分发挥活工资的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多样的分配形式,使广大职工爱岗、敬业,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效益。由此来激发活力,提高工作质量,改善服务,面向市场,壮大本单位实力,为社会多作贡献。同时也满足了广大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需求,完善了调节、责任、保障、奖惩等方面的管理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要靠完善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而这要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前提下进行”。全面了解该项制度的形成,正确认识和解决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对事业单位逐步实行新的分配制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结语
        通过聘用制度转换事业单位传统的用人机制,将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事业单位实行全员聘用制,是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发展阶段,是完善社会主义管理体系的又一体现。我们要在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活力,不断创新机制,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边慧敏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赵力波.论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三大基本原则[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7
[3]葛寿昌.社会保障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1999 
[4]冯丽.对深化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再思考[J].新西部,200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知识密集型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04-26

简论人力资源中薪酬管理04-26

浅论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创新04-26

浅谈铁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路径分析04-26

浅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4-26

浅谈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04-26

心理资本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04-26

当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04-26

基于双因素理论研究企业预防过劳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04-26

人性化在军队伤病员安全管理中的应用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