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以来,中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快速增长,两国经贸互补性不断增强。经贸关系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领域。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很多贸易摩擦,例如,中印互信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以及能源、信息技术合作等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问题,双方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诸多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合作进程。
关键词: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状
中印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贸易额逐年增加,2007年11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年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1]。但是贸易总额和规模相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讲是极不相称的,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辛格总理访华期间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两国经贸关系正在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的广泛经贸合作领域。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取代美国成为印度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大贸易伙伴。很多中国投资家认为,中国将是印度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区,印度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中印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印两国进行合作,协同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增强中印政治互信、保持贸易平衡、促进信息技术合作以及能源合作是现阶段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西藏等问题上存在的摩擦致使两国政府及企业间的互信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双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够。除近年来少数互访过的官员、商人、学者之外,两国广大民众对对方的国情和政策缺乏基本的了解;互信程度低,“中国威胁论”在印度仍有一定市场。一些印度人担心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合作会影响印度的安全。而在中国公众中,也有人怀疑美印接近是否是为了遏制中国,印度的核导弹发展计划是否有针对中国之意;双方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边界问题就是两国最大的分歧,加之印度的“冷战思维”和中国的“静止观”的影响,使得双方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仍存在一定差异。
基于以上原因,中印两国互信度不高,这必然会对两国在各领域的经贸合作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中印经贸合作水平虽然很低,但基本保持平衡,中国盈余有限。然而到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出现赤字,由2005年的8亿美元顺差变为逆差41.2亿美元。进入2007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继续上升,达到120亿美元[2]。这一现象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2007年12月19日,印度《金融快报》专门刊登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信息体系的署名文章,建议印方采取措施,积极寻求并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以缩减正在扩大的印方逆差。
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贸易结构不合理。从进出口结构分析,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主要是机械制品,占印度从中国进口总额的46.9%,其次为化学制品14.7%、金属制品10.6%、纤维及纺织品4.6%[3]。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小。这种贸易结构很容易使中国对印度的贸易处于顺差,而印度对中国处于逆差的状态。
中印双方领导人已将2010年的双边贸易额目标提高至600亿美元,但在印度国内很有影响的《印度时报》认为,如果不解决快速增长的中印贸易赤字问题,巨大的贸易失衡将会给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巨大障碍。
3.信息技术合作问题
信息产业领域是中印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中国的硬件优势以及印度的软件优势,客观上有利于两国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合作,但目前的合作并不理想,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冷战思维仍然制约着信息产业合作的发展。冷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印度对中国抱有敌对心理,这为“中国威胁论”在印度国内的蔓延提供了土壤。印度仍然对中国存有戒心,印度IT产业界不愿意暴露所掌握的先进技术[4]。这种状况与中印经贸往来的良好势头不符,不利于两国起步不久的IT业合作。
其次,合作模式缺乏创新。中国和印度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的,这使得中国和印度很难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因此,技术创新是合作的重点。可目前两国的技术合作基本模式是,单纯用印度的软件优势与中国的硬件优势相结合,很难提高核心技术水平,没能建立一种既有软件方面合作又有硬件方面合作的双重合作模式。
4.中印能源合作的不利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两国逐步开始意识到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从地缘政治因素考虑。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印度历来就有“强邻为敌”的外交理论,美国和日本为了制约中国,不断通过经济手段来拉拢印度,如果中国不能通过外交手段使印度摒弃那种陈旧过时的观念,还视中国的崛起为印度最大的威胁,那么这种地缘政治因素必然制约中印能源合作。
从中印边界问题来看。两国的边界争端长期悬而未决。尽管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但印度实际上坚持固有的不妥协立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印双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讨论仍存在分歧。只有妥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才能推动中印两国能源合作跨越式发展。
从安全和成本方面考虑。石油的开发和运输成本很大。2005年2月,印度计划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输气管道延至中国。该项目预计耗资41亿美元,建设总长达2 775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管道。然而目前,以上项目很难取得进展,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或石油管道铺设必然要受到沿线各地区宗教和民族问题等问题的影响,运输的成本大。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促进中印经贸合作发展对策
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只要解决好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就会提高。
在互信问题上,两国应加强政治上交流,增强两国政府及企业间的互信。以政治友好促进经贸合作。针对辛格这次访问的具体成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辛格访华取得了两个成果,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成果是通过访问,双方的政治互信得到了增强,找到了两国关系的准确定位;第二个成果是双方就如何发展中印关系达成了一些新的具体共识,包括进一步密切高层往来,增进政治互信。两国领导人互访,发表合作宣言并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是提高互信程度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贸易平衡问题上,两国应树立双赢观念。一方面,两国应积极扩大双边贸易额,制定宽松的贸易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放开市场,扩大可投资领域,改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两国应改善贸易结构。中国政府以及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应加大对印度的技术转移,推动印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其贸易水平。
在信息产业合作上,两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发掘潜力、促进合作。
首先,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中印双方可以通过雇佣对方的技术人员,实现技术互补,也可以创建学院,专门为对方培养人才,签订人才相互培养的协议,加大人才培养合作。其次,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方面要放弃冷战思维,开放“敏感”领域,给予对方企业以公平的待遇。再次,两国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支持,促进双方企业合作和信息流通。通过建立联络机构,收集和整理对方的市场信息来深化对双方企业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印两国应树立双赢观念,首先通过不断改善中印关系为中印能源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不断增多中印的战略性互动,促进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其次,中印企业可以共同进行海外油气开发。中国和印度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次实质性的能源合作发生在2006年底,双方联手拿出5.7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叙利亚38%的油气资产。合作竞标和生产可以加强中印企业的信息交换等内容,也有利于加大高新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再次,作为亚洲两个石油进口大国,中印应探索建立双边和以中印为主体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注重借助多边力量来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共同开发亚洲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市场,这样就可以更大地降低石油开发和运输成本。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印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两国在政治互信、贸易平衡、信息产业合作和能源合作方面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一定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卿.印度总理辛格昨抵京访华[N].扬州时报,2008-01-14.
[2]文富德.论中印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J].南亚研究季刊,2008,(1).
[3]马玉霞,李颖,陈晶.浅析中印商品贸易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积极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8,(9).
[4]杨文武,戴江涛,倪香芹.中印信息技术产业合作与发展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2006,(1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学校管理效率04-26
浅析我国税收成本现状及降低措施04-26
谈如何做好女职工思想政治工作04-26
论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战略创新04-26
浅谈高校政工干部应具备的信息素养04-26
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04-26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04-26
职工培训体系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