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分析

时间:2024-04-26 11:43:0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针对新疆教育学院2001-2009年旅游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使旅游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广阔的旅游市场需求,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 实践 新疆教育学院
  
  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的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伴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新疆步入了全方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预计到2015年新疆将有765家旅游龙头企业,吸引入境游客达100万人,将创外汇收入6.2亿美元,吸纳国内游客高达5000万人,会有642亿元人民币的国内旅游收入。如此宏伟的新疆旅游业蓝图,理应给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无限美好的春天。而另一方面,新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旅游人才的培养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如果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速度滞后于旅游市场需求的更新速度,势必造成旅游人才供需错位现象日益突出。
  多年来,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在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形势下,如何以“学以致用、实践性强,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旅游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来转变和实践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状况
  新疆教育学院从2001年开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设置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三个专业方向,培养的历届大学生数如图所示。
  图中显示:2001-2009年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大学生数总体下降,其中,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大学生数变化趋势在决定系数R2=0.4412条件下,符合多项式趋势线y=-0.7753x3+10.381x2-36.201x+67.595。即:9年中培养的旅游专业大学生数约在67%的情况下以此曲线趋势下降。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分别从2003年和2004年开始招生,到2008年共培养人才300多人。可喜的是所培养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非常好,大都分布在新疆各大旅游宾馆、星级酒店、旅行社、景点景区管理部门和教育事业单位等,就业率高达99%。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主要问题
  1.专业设置单一
  2003-2008年新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旅游英语三个专业共同招生,实习工作扩展到南京、北京等内地知名城市,人才培养开展得如火如荼,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并在疆内外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2009年只有旅游管理专业继续招生。这对于一所开设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来说,一方面显得专业设置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不同专业兴趣点,不利于学科专业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发展;另一方面,也与新疆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旅游市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急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校企联合缺乏
  新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自2001年以来,能够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教学与实践1:1的要求,根据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全面落实学院普通大专生 “面向市场、突出技能、提高素质、服务就业” 教育方针,与疆内外一些星级酒店长期合作,拓宽学生顶岗实习渠道,加强实践锻炼,增强感性认识,树立吃苦精神,培养敬业品质。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类化迁移,并发展整合成旅游职业能力,强化技能。
  2003年~2008年新疆教育学院赴内地的教学实习主要在南京市炮兵学院炮缘宾馆和南京市摩登食代百乐门酒店,曾先后6次前往南京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学院从中深深体会到同学们是带着到职业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目标而去,载着宝贵的体验而归;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获得了对行业的大量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品尝了生活的艰辛,经历了工作的竞争,饱尝了征服自己的快乐,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磨练了心理承受和沟通协调方面的意志。通过学生们和带队教师的共同努力,赢得了实习单位的普遍赞誉,出色地完成了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专业赴内地教学实践活动,在新疆旅游界特别是新疆酒店行业均中产生了较大影响,使我校旅游专业在新疆旅游行业中的知名度大大提升,探索出的这条疆外教学实践之路也得到了同行业的认可和好评,并对进一步推动我院旅游专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然而,近年来,学生的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工作仅仅局限在疆内几大星级旅游宾馆和饭店,既没有向内地城市扩展,也没有进行校企之间的联合培养及中期的“学工交替”。以至于流失了以往建立的内地实习合作单位,降低了学生实习的兴致,同时,也使高职院校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旅游市场对现实人才的需求出现严重脱节。
  3.德育教育不足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少90后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实习活动中过于娇气、拈轻怕重,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品质,对待实习活动的态度非常不端正。有的认为实习是出卖廉价劳动力,有的找出种种理由逃避实习,还有的即使参加了实习,也容易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
  三、对策建议
  1.拓展专业
  作为服务业一个重要分支的旅游业,关键要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为游客提供最为专业的服务,使其得到最大可能的满足。因此,可以说,游客每一项服务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者的专业素养,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人才培养单位的综合实力。
  作为一所设置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业之间的横向联合及纵向延伸是此专业地位不断巩固和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下设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和景区规划设计等不同方向,酒店管理专业可以下设客房管理、餐饮管理和营养搭配等不同方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点,又拓展了专业范围,还拓宽了就业渠道,服务了区域旅游企业。真可谓“一举多得”。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新疆教育学院,当前必须面向民族生源,发挥专业优势坚持以“本土化”为教育价值取向,切实加强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文化教学和研究,依托旅游文化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能够扎根民族地区,具有深厚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播或交流能力,且能够主动服务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
  2.校企联合
  旅游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作为旅游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具有丰富的旅游教学经验和创新的实践经历。这不仅仅是因为旅游专业带有极强的实践性,更重要的原因是旅游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半路出家“——从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教师转向旅游学科教学和研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可行的方法是让在职教师利用寒暑假期或者带队实习期间到企业挂职锻炼,丰富其实践经验,增强其实践技能,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对于酒店方来说,对旅游人才的培养也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在学期当中派专业人员深入学校进行实践技能指导。这样校企之间及时沟通,长期坚持,最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紧贴旅游市场需求的脉搏,充满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切实解决学校旅游人才培养供需错位问题。
  校企有机联合,一方面,旅游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在具体岗位中锻炼自己,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通过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架构人才培养思路、,便于实施“学工交替” 、以及开展“订单式” 、人才培养模式。既使人才培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又可为相关企业输送 “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双赢”。
  3.狠抓德育
  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实习过程中,都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吃苦敬业精神。将德、志、体全面发展真正落到旅游高职教育的实处,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融入到社会,应用到企业,发挥出作用,增强新疆教育学院旅游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四、情景展望
  目前,新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已批准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正在筹资进行旅游实训基地建设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关键是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实训室和沙盘室)建设。
  1.实训室建设
  为使民语言旅游学生锻炼汉语口语能力,提高其在现实环境中的汉语应用水平,使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旅游业各部门、各工种的工作语言,拟筹建校内教学实训基地,包括旅游客房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形体训练室和教学实训沙盘室等。
  2.沙盘室建设
  为巩固和补充旅游专业课堂讲授的知识,帮助民语言学生从感官上进一步了解新疆的地形、地貌以及各主要景区、景点的线路分布特点,加强旅游专业的直观教学,使民族学生在形象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刻确切的理解和掌握旅游地理的汉语专业词汇,为其提供将所学的专业汉语紧密联系于实际的机会。该沙盘室主要承担《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地理知识》、《导游业务》、《新疆旅游景点、景区规划》、《新疆旅游地理》、《新疆旅游现场导游》等课程的现代化教学任务及旅游专业学生的模拟导游训练。
  校内教学实训可为民语言学生创造接近旅游工作实际的情境,锻炼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有效缩短民族学生在实际工作时的适应期,削弱由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不适应感,满足实际工作对新时期旅游管理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需求。
  另外,汉语言旅游班学生在校期间,可充分利用实训基地条件将强化训练与旅游行业和劳动部门的职业技能鉴定相联系,尽量能在校期间就获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如导游资格证书、营养师资格证书、饭店服务员等级证书等,在考证的同时达到技能培训的目的,培养多证多能型旅游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在旅游行业中的知名度和旅游企业对学生的吸引力。
  目前适逢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期,新疆教育学院正以“重点发展学科”为平台,加大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力度,相信随着旅游业作为新疆支柱产业地位的不断巩固和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宏伟蓝图的确定,新疆教育学院对其旅游人才培养实效性的不断增强,能够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到“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最终实现旅游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使新疆教育学院旅游高职人才的培养适应不断更新的旅游市场需求,并努力成为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需人才的输送基地。

  参考文献:
  [1] 张博文 涂运根:本土化视野下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民族地区高等旅游院校特色发展为例[J].象牙塔内外,2009,1:75-79.
  [2] 刘艳: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3):70-72.
  [3] 林东: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若干要点的再思考[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6-19.
  [4] 董鸿安:高职旅游专业“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5):132-134.
  [5] 苏勇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院校旅游专业中的应用研究——以宁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讨04-26

浅析绩效考核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04-26

基于心理契约的基层员工绩效管理04-26

浅析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04-26

浅论成人学习理论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应用04-26

广东财产保险公司展业销售人员用工形式研究04-26

浅析当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04-26

试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04-26

浅析现代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04-26

浅析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刍议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