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入职培训策略

时间:2024-04-26 11:42:1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过高的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离职率,会提高企业的成本并影响其持续发展。如何降低其主动离职率,是那些接受大量大学生就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群体特征及入职培训对修正其离职动因,提高其工作绩效、培养其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方面的作用,设计了有针对性的入职培训的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入职培训 通识培训 职业素质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新就业大学生员工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劳动力资源,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后备力量。企业在招聘到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以后,如果能长期保有、充分利用这些人才,不仅可以降低人才流失所带来的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力、创新能力及竞争力。然而,大量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离职率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困扰,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与企业对新招聘来的大学生员工的入职培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对其群体特征分析和了解不深入,对其进行的培训目的不明、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性、培训方式死板、培训时间安排不合理、培训的后评估反馈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关。
  
  1 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群体特征
  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群体特征,导致了他们对企业的组织承诺和组织忠诚建立相对比较困难,需要企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以克服,对其入职培训模式的设计更是首当其冲地需要以深入分析他们的这些特征为基础。
  陌生感。大学生初入职场,对企业的认识几乎空白,企业的历史、制度、文化,企业的环境都让他们感到陌生;企业的行为偏好,上司和同事的处事风格等也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应。在大学生跨入老员工群体之前,这种陌生感无所不在。
  紧张感。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常常会担心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正确,自己是否获得了同事的认可。如果他们个人意志不够坚定,不够自信,则很容易演变成处事犹豫不决、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
  高期望值。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员工来说,大学阶段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较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美好的理想,因而对企业、对未来的期望都比较高,渴望企业能够为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喜变不喜稳。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在常变常新的工作环境下谋求发展,他们对于事业的追求远远超过对于工作稳定的追求。又由于处于职业生涯初期,导致他们对职业锚的选择犹豫不决或经常变动。
  独立自主、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自我意识相对突出;崇尚自由,通常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在工作上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职业的偏好高于对公司的归属感,乐于把兴趣、爱好当成事业来做;不畏惧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勇于创新。
  高情绪化、低“抗压”度。不羁的个性使大学毕业生具有易受外界影响、心理易波动的高情绪化特点,当现实和理想无法平衡时,容易产生失败感。
  求公平,尚竞争[1]。公平竞争几乎是“80”后大学生的行事准则,他们接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同时又有非常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讲求凡事靠自己的能力争取,致力于公平环境的营造,始终把追求个人能力提升和事业发展作为努力的目标。一旦遭遇 “不公”,就容易导致极端的不满情绪产生。
  
  2 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入职培训效应
  入职培训是企业为新员工提供的适应性培训,其产生的效应与企业对员工进行的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常规培训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入职培训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工作绩效。由于对企业、岗位工作内容和职责及企业内外与之合作的人员的陌生,大学生员工在进入企业一段时期内大都面临着工作效率低下、工作质量较差的困境。因此,入职培训应针对他们的工作需要,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企业的人文环境、组织环境、工作职责和权限、工作的操作方法,提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因工作效率低下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和惊恐。工作绩效的提高会增加其晋升机会、培养其积极情感,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使其导入一种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培养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入职培训阶段是员工真正站在主人翁的角度去思考一个企业的前景、自身与企业共同未来的关键时期,是员工和企业之间开始建立组织承诺的开端。入职培训是否能够帮助培训对象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景、认同企业的历史和文化,将决定新就业大学生员工是否愿意为企业付出自己忠诚,也是提高其组织承诺的途径。
  协助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建立企业内和谐的人际关系。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处在陌生环境下易表现出兴奋感和焦虑感,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和对自己前途的不确定会让人有强烈的人际交往动机。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刚进入企业,陌生的人、工作、环境都让他们感到强烈的焦虑,而入职培训应为他们建立人际网络提供一个平台,方便他们与老员工进行交流和互动,与协同工作的员工建立融洽的关系,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人际需求的满足,也将带来社会支持的增加,积极情感的建立,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企业忠诚度的提高。
  表达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重视。入职培训需要花费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企业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进行入职培训,显示了企业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认可、对他们选择加入企业的赞赏、对他们未来发展前景的许诺。使他们感觉到企业领导对自己的重视、自己对企业的价值和自己受到尊重。尊重需求的满足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离职意愿,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组织承诺。
  帮助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实现个人发展。入职培训应有效提升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及其它能力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价值,实现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的改变,提高其更换新工作的机会,提高其工作参与度、工作期望和晋升可能,降低工作重复性和单调性,提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
  
  3 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入职培训模式和策略
  入职培训对提高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组织忠诚度,降低离职率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企业能够合理设计入职培训课程,完善发掘和评估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的机制,对其离职行为进行引导,就能留住企业需要的优秀大学生员工。
  3.1 明确入职培训的目的
  新就业大学生在加入企业的过渡期内会依据自己对企业的感受和评价来选择如何表现、决定是在企业谋发展还是将企业当成跳板,而企业的文化氛围、管理行为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绩效和人际关系等。所以,对其入职培训的目的应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企业,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减少抱怨、消除心理压力,提高归属感;明确岗位职责,展示企业对员工的期望[2];引导其认同企业文化,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3];提高工作技能,展示职业发展通道。
  3.2 针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特点设计入职培训模式
  企业管理者只有根据入职培训的目标并结合新就业大学生员工的特点来确定入职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时间等,入职培训才能取得实效。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首先是公司层次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企业的愿景和发展战略,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企业经营和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内容,让新就业大学生员工了解企业情况,并培养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其次是部门层次的培训,重点是使他们掌握即将任职的部门、职务的权利、责任,及要求必须懂、会、用的具体知识、技能和其他特殊要求(具体见表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3 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安排企业不同层次的领导者主持和主讲
  入职培训要从细节入手,尽快解除大学生新员工心中的疑虑,培养归属感,使他们能够平稳心态,乐于接受组织的学习和工作安排。管理者,特别是直接主管,应及时表达对大学生新员工的期望,让他们感受到关注,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支持大学生新员工的职业探索以树立良好的雇主形象。可以在对新就业大学生员工正式分配工作之前引入职业测试机制,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为其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依据。
  3.4 利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手段和培训技巧
  传统的授课式的培训方式对于“80后”的大学毕业生吸引力比较小,为了提高新就业大学生员工参加入职培训的积极性,使入职培训具有实效,就必须顺应受训者的思维模式,加入新技术元素,如信息系统、网络等,提高互动性。对于企业基本情况介绍可以采用参观、讲解、网站自学、网上论坛等形式;职业基本素质培训可以由企业内部领导、老员工与新员工座谈,采取现身说法或演讲、情景模拟等形式。团队与沟通的培训,可以采用集体游戏、户外拓展、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每一个参与的人能够有切身感受;融洽新老员工的关系,可以采用文娱、体育等多种形式;对于岗位工作,部门负责人可以采用导师制讲解、演示、示范操作、亲身体验等形式。建立导师机制,帮助大学生新员工将理论优势与实践相衔接,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缓解和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工作压力和心理问题,针对其职业发展意愿进行专业的指导与规划。(见表1)

 
  3.5 健全入职培训的评估反馈机制
  建立入职培训评估反馈机制的目的是寻找企业在入职培训中的不足和改进途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监督和评价[4]。入职培训的效果评估可以从反应层面了解受训者对培训内容、方式等的反应,其信息用于帮助培训师和培训部门提高今后此类培训的质量。学习层面考察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其信息及时反馈给培训师和学员,作为对学习的肯定和改进建议的依据。行为层面了解入职培训对受训者工作行为的影响程度,包括个人工作绩效和组织绩效方面,所得信息和分析结论及时反馈到组织的决策层和各职能部门及受训者的部门主管,使更多的人认可和支持入职培训。结果层面考察受训者一年或两年后的主动离职率和工作过渡期的长短等。企业应将培训效果纳入直接或间接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中。
  3.6 保证入职培训的延续性
  入职培训应该是一个过程,不能浓缩在三五天内完成,还应进行后续的跟踪培训,在对入职培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新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其后期的培训项目,并与企业的管理者继任计划有机衔接起来,甄选出具有发展潜质和领导才能的骨干力量。以保证入职培训的效果,增强培训工作的系统性,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雪松.“80后”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计[J].人力资源开发,2008.
  [2] 胡美娟.大学生的入职培训与内部导师机制选择[J].企业活力,2007,2.
  [3] 李闷管,黄小敬.大学生入职培训的措施探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7.
  [4] 许丽娟.《员工培训与发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209-219.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04-26

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04-26

浅谈农产品出口跨越绿色壁垒的几点建议04-26

现阶段中印经贸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04-26

我国农产品贸易隐形壁垒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04-26

浅论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04-26

中韩经贸现状与趋势展望04-26

贸易摩擦的正经济效应研究04-26

绿色贸易壁垒的成因及对策04-26

外贸依存度探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