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依昂 赵萍徐挺 陈永祥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改革,如何完善和规范各项津贴标准,发挥津贴应有的激励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极地考察艰苦津贴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津贴,对其开展研究,建立与极地考察相适应的津贴管理体系,对地质、测绘、海洋等其他特殊艰苦行业的津贴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极地艰苦津贴 津贴标准 管理制度
随着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改革,如何完善和规范各项津贴标准,发挥津贴应有的激励作用显得日益重要。极地考察艰苦津贴是南北极考察人员在极地工作期间的特殊津贴,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津贴,对其开展研究,对于激励极地工作人员更好完成考察任务,确保极地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地质、测绘、海洋等其他特殊艰苦行业的津贴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现行标准的执行情况
现行的南极考察人员津贴标准基于人事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调整南极考察人员艰苦津贴标准等问题的批复》,2004年执行至今一直未做任何变动。随着极地事业的快速发展,物价水平的不断上涨,目前该标准已远远低于同类行业的待遇标准,严重影响到极地考察队伍的稳定,具体存在问题如表1:
1.1 标准偏低
由表1可见,目前我国极地考察的艰苦津贴已远远低于待遇调整后的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援非外派人员及赴公派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待遇标准,也远低于其他国家极地考察标准,无法充分体现出对极地工作者劳动价值的认可和劳动积累、劳动付出的补偿,严重影响了一部分人员的积极性。
1.2 项目设置不健全
一是津贴设置不全,目前的极地考察艰苦津贴仅涵盖了航渡期间,长城站、中山站的度夏和越冬考察、内陆考察的范围,但北极考察实施多年来没有国家津贴标准,即将建成的南极内陆昆仑站也将面临同样问题。二是未针对极地考察任务重,无节假日,职业风险度高、越冬条件艰苦以及通讯费用高等特点建立相应的津贴补贴,不能充分反应极地考察人员的职业特点,不利于发挥极地津贴补贴的补偿、激励作用。
1.3 享受范围不合理
现极地艰苦津贴标准综合考虑了极地考察的地区差异,根据距离远近、艰苦程度等确定了艰苦津贴的等级,但由于极地考察船在航渡期间也同样执行科考任务,并且在西风带等航区作业艰苦程度不亚于在考察站期间,此外在考察船停靠考察站期间,考察船和考察站执行不同的标准,产生同工不同酬现象,挫伤了实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得考察队难以整体协调管理。
1.4 缺乏调整机制
极地艰苦津贴应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实际没有联动机制,多年未有改变,与持续快速的国民经济与物价指数上涨极不协调,极地艰苦津贴实际每年都呈迅速下降趋势,已经失去了它出台时的初衷。
2 极地艰苦津贴标准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极地考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极地考察规模不断扩大、科研领域不断拓展、职责不断增加,对考察队员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极地考察艰苦津贴明显偏低,无法吸引高素质的极地专业人才,现有人员也无法专注于考察工作,严重制约了国家赋予极地考察职责的履行,影响了极地考察任务的执行。因此,为实现极地考察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加极地艰苦津贴势在必行。
2.2 构建极地考察专业人才队伍,实现极地考察高效管理的需要
由于极地考察待遇过低,挫伤了一部分人员的报名积极性,难以实行有效的考核机制,严重影响了极地考察队员队伍的稳定性和考察队员管理的连续性。通过提高极地考察艰苦津贴,可以增加极地考察的吸引力,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遴选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制度,增强考察队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解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可见提高极地艰苦津贴对构建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实现极地考察安全、高效管理至关重要。
2.3 满足极地考察队员的需求,充分体现考察队员的社会与个人价值
极地考察工作早已过了探险时代,步入了科学考察和研究时代,极地考察队员也已经从讲奉献的年代步入了市场经济时代,提高极地考察队员艰苦津贴,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可以稳定极地考察人员队伍,调动极地考察队员的积极性,同时有吸引力的极地艰苦津贴会让极地考察队员感到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肯定,更积极的工作,只有通过合理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才能保证极地考察队员的利益,从而他们的工作动力才会得到激励。
3 完善极地考察艰苦津贴的基本构想
3.1 基本思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参照现有外交人员标准建立与极地考察相适应的具有极地特色的极地艰苦津贴、补贴制度体系,并与外交人员建立联动机制,从而提升极地考察事业的吸引力,聚集高素质极地专业人才,建立稳定的极地考察人员队伍,实现极地考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3.2 主要原则
(1)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按照职责高低、风险大小、任务轻重,适当拉开津贴补贴差距,克服平均主义。
(2)从我国社会经济现状出发,参考国外极地考察同业标准,充分体现极地考察工作的艰苦性与特殊性。
(3)根据不同的考察地区的条件艰苦程度、风险程度等因素,实行不同的标准,鼓励极地人员到艰苦地区工作。
3.3 调整依据
(1)极地考察生存环境恶劣
极地的气候条件及其恶劣,南极素有“地球冰库”、“风极”、“寒极”和“白色沙漠”的称号,北极气候条件与南极相似,今年刚建成的南极内陆昆仑站更是公认的人类不可接近之极。极地考察队员远离故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下,需要承受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仅就营养来说,考察队员长期食用冷冻、冷藏食品,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结构单一,营养严重失衡。又要面对长达数月的极夜,除了身体上需要适应漫漫黑夜,心理上更会碰到心情烦躁、缺乏沟通等种种问题。
(2)极地考察任务繁重
由于极地的有效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气候恶劣、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为争取时间完成各项考察任务,考察人员是没有节假日的。通常在大年除夕晚上,所有人员还连夜抢卸物资,从事着超负荷、超强度的劳动,有时甚至是生命极限的劳动。
(3)极地考察的高风险性
极地考察人员长期奋战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线,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航行期间必须穿越西风带(魔鬼地带),卸货期间要反复穿越冰裂隙(被冰雪覆盖的万丈深渊),内陆考察需要忍受强烈的高原反应,越冬考察更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极地考察对考察队员的身心健康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
(4)极地考察专业技术岗位多,人员素质要求高
我国极地考察人员分为科学考察、后勤技术保障、组织管理等类型,分别由来自全国不同的部门、行业的人员组成。由于极地科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高科技水平的象征,因而极地考察科技含量高、岗位复杂,特别是经过“十五”极地能力建设和“十一五”极地考察计划的实施,极地考察广度、深度有了长足的发展,极地考察设备日益数字化、智能化,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5)极地考察的外交性质
极地考察就是代表着国家在极地的外交行为,承担着代表国家履行南北极科学考察、管理相关极地事务的职责。制定国家极地发展规划与计划,颁布极地管理相关文件;负责开展极地外事交往、签订极地合作协议等文件;参加联合国和政府间的国际极地会议和国际极地组织活动;负责极地考察站、代表机构的设立,管理极地考察人员和有关极地的各外事活动;负责极地考察队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等各项极地外交职责,因而极地考察队员的艰苦津贴、补贴标准应参照外交人员标准制定,并与之建立起相应的联动机制。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4 极地考察艰苦津贴、补贴构成标准建议
根据构建极地考察艰苦津贴、补贴制度体系的总体目标,参照现行极地艰苦补贴制度的合理成份,建议将极地艰苦津贴、补贴划分为考察队员岗位津贴、极地艰苦津贴、通讯补贴、越冬补贴、风险补贴和伙食补贴六大类,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各自不同的保障功效来确定各个类别的具体项目构成。
(1)考察队岗位津贴。根据极地考察岗位设置级差档次的实际情况建议分为三类,1类人员为一般考察队员;2类人员为副领队、领队助理、党办主任、船长、考察站长、专业队长、船舶部门长(政委、副政委、轮机长、大副、大管轮、实验部部长);3类人员为考察队领队、临时党委书记、首席科学家。
(2)艰苦地区津贴。艰苦地区津贴是给予特定地区极地考察队员的一种区域性、补偿性或鼓励性的经济报酬。是补偿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而造成的劳动环境差异并对由此形成的劳动偏好作出激励的艰苦地区津贴。重点解决补偿问题,从而正确处理不同地区极地考察队员之间的分配关系。
(3)通讯补贴。极地考察期间通讯都通过卫星与卫星网络进行,通讯费用非常昂贵,为满足考察队员通讯需求,改善考察队员的生活需求,建议增加通讯补贴,通讯测算依据:按每月通话4次,每次5分钟计算。
(4)越冬补贴。一方面参照外交部配偶补贴标准与我国探亲规定,极地越冬长达1年以上,远离故土与家人,家属无法随任探望。另一方面考虑极地越冬环境压力大,面临长期的极夜和寂寞,对身体心理都有一定程度负面影响,两方面综合考虑确定越冬补贴。
(5)风险补贴。参照外交部战乱补贴标准,综合考虑极地相关考察的劳动风险、心理损害、生理损害、劳动强度四个因素,按风险大补偿多,风险小补偿小的原则合理确定。
(6)伙食补贴。极地考察地域环境特殊,考察周期长,储运环节多,储存条件有限,自然损耗量大,物资补充困难,蔬菜、水果补充基本依赖国外。在极地工作环境寒冷考察队员热量消耗高,工作强度大,野外考察频繁。船和各站食品配置品种和要求各不相同,特别是船和站都有不确定因素,在物资储藏中都需单独储备应急食品。因此极地考察的伙食补贴标准制定需充分考虑极地考察的实际情况确定。
参考文献
[1] 黄勇,高职院校岗位津贴制度的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3).
[2] 赵炳起,对完善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的思考,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区域性贸易协定中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研究04-26
区域贸易合作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04-26
论反倾销中的替代国制度问题04-26
进口贸易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04-26
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04-26
新疆对外贸易实证分析04-26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04-26
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国际贸易结算问题研究04-26
新经济对贸易壁垒的影响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