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与晚清海外人才引进

时间:2024-04-26 11:34:3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张之洞是晚清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又一个“中体西用”、“自强”的继承者、开拓者。他认识到“自强”要靠近代化人才,而近代化人才在海外各国,于是他主动融入世界近代化的大潮,进一步拓展“中体西用”,广引海外人才到晚清急需部门。他引进人才之多、之广,可谓“晚清海外人才引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本文研究了张之洞的人才引进之举,探讨了其对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关健词]张之洞 “中体西用” 人才引进 近代化
  
  张之洞(1839—1909),字孝达,号香涛,晚年又自号抱冰老人,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中体西用”的倡导实践者,晚清洋务运动的最后一位代表,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人物之一,历经清朝几代皇帝。他活跃于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蜕变的过渡时代,打破传统“天朝”人才观,广引海外人才,“爱才好客,名流文士争趋之”,被称为“晚清海外人才引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研究张之洞的人才引进之举,对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的原因
  晚清是多灾多难的,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而割地、巨额赔款,可谓“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尽管曾国藩、李鸿章等先辈洋务人员已经进行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探索,也引进过大量的先进的生产工具(大机器),也引进过海外人才(实业人才)到军工企业、民用企业等中去充任技术员、管理者,但是这些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企业仍然具有很浓的封建性。也就是说,“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之策未实施到位。
  而恰处在这过渡时代的张之洞,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不引进“西学”,“中体”就不能支撑。其实,这正是他认真总结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中国最需要近代化。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萎靡不堪的清廷,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他总结了前人之举,要拯救摇摇欲坠的中国,仍然需要“自强”、需要近代化。可是如何“自强”?如何近代化?“国势之强由于人。”自强靠人才。人才是自强之本。但是人才在哪里?“人才之成出于堂。”人才来自学校。可是此时的中国是如此的落后,如此浓浓的封建性,没有急需的实业、军事等人才。怎么办?张之洞反复思索,权衡要害,认为要打破“天朝思想”观,引进海外人才,除此,别无他途。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的特色
  在同时代与其他洋务人员相比,张之洞的海外人才引进具有特色性。
  特色之一: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要求之严
  张之洞所引人才是根据其人才之急需,考虑其世界各国之所长而引进的。他十分注重已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国度去引进人才。实业方面,要求:“务须精名著者。”创办实业是张之洞洋务事业的实体,他认为中国在工矿、交通等方面尚处于初创阶段,国内技术人员经验缺乏,不能不取才于海外。英国是“世界的工厂”,率先迈进工业化,拥有技术优势,为此,实业人才主要有英国引进。
  军事方面,他根据海军、陆军的不同兵种要求,提出“精晓塞河火攻之法”、“须出色有据者”、“须武备精熟,诚实和平者”的要求引进。先前认为德国海军、陆军位列世界前茅,所引军事人才多以德国为主。但在日俄战争后,又认为日本最精,则侧重引进日本军事人才。
  另外,各级学堂也是引进人才的重要场所。因为所办各类新式学堂需要大量拥有西方先进技术文化的师资力量。各级学堂的矿学、化学、电学、植物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等学科课程以及俄文、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语言课程的授课人才大多数由海外引进。可以说,学堂这一方面引进的人才数目较多。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特色之二: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引进的方法多元化
  张之洞人作为一个不懂外文的中国绅士官吏,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式来引进人才。首先,他委托中国驻外大臣引进。因为各驻外大臣较熟悉他国情形,尤其是驻国之所长、人才之所长。故能引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减少误聘的损失。他在任两广、湖广总督时,总是频频致电出使大臣,代其引进人才。其次,是委托友人物色,包括外国友人和中国驻外友人。再则,是直接托国外著名厂家推荐引进。另外,由已引洋员引荐。
  特色之三:张之洞对于引进的海外人才,进行合同化管理
  张之洞根据相关人才的急需而引进,他吸取了由李鸿章等所引进人才缺乏规范合同的约束、未明确主雇双方的权责关系而导致中方很难约束洋员的经验教训,不是任洋员自由放任,而是采取规范化的合同化管理。张之洞在引进人才时,都分别与其签订合同。合同中注明所引人才必须听从中国官员的节制和调遣,必须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三、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的成就与评价
  张之洞在任之时,引进了大量的海外人才。但是由于资料之庞杂,目前尚无一个精确的统计数据。据台湾学者苏云峰的统计,到宣统二年(1910年),湖北全省一共引进海外工程技术人员61人,大治水泥厂有德国技术人员5人,连官砖厂也有英国人哈里森(Harrison)担任首匠。单在军事部门里,1894年—1910年湖北共引进海外军事教习52人,其中48人均为张之洞督鄂时所引进。吴剑杰专门统计了张之洞在湖广任内所引进的海外人才总数达221人,其中列出可考者93人,无姓名可稽者128人。另外,还有山西、两广、两江任内所引人才。我们单只从张之洞的幕府洋员来看,黎仁凯统计:洋员人数有姓名可稽者240人,若加上未见姓名者府中共引洋员达300人以上。
  张之洞广引海外人才,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尽管他还深深恋着旧事物,但能做到这一点,是最难能可贵的。这样做的结果是促进了为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发生重大影响的新型知识人才群体的形成,符合世界近代化发展的主潮流。张之洞引进海外人才数目之大、涉及面之广,规模之宏大、门类之齐全,管理之合同化,合同之规范化,是史无前例的。他这一举措完全具有了人才引进与管理近代化的特征,是晚清海外人才引进的制高点,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才引进近代化的里程碑,其可谓“晚清引进海外人才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来讲,他这人才引进举措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其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政策,主动融入全球化的现代化大潮中去求发展;其二,人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繁荣、富强的核心前提条件,海外优秀人才的合理引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繁荣、富强的有效动力补充;其三,人才引进合同化、管理法制化是确保人才引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之洞传[A].清史稿[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7.
  [2]钮海燕.张之洞:晚清海外人才引进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人[J].人事天地,2007,(1).
  [3]张之洞.劝学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4]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1990.
  [5]苑书义.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04-26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04-26

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创新04-26

论当前我国“就业与增长背离”的成因及对策04-26

适应企业和员工需求04-26

人才测评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应用04-26

事业单位聘用制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04-26

论中层管理人员绩效素质模型04-26

工会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的发挥04-26

中铁一院人力资源协同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上)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