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众多企业出口增速放缓,从现象上看属于经济不景气的表现,但从本质上看,出口企业面临的诸多困境正是其外贸发展方式弊端长期积累的结果。通过分析金融危机与我国出口企业外贸发展方式的内在机理,提出使外贸发展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是出口企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传导机制;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在华尔街的百年老店纷纷垮塌之后,金融领域的危机已直接侵袭实体经济,欧美等国市场疲软,失业率上升,由此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低迷格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置之度外,我国受其影响较大的便是外贸出口领域。面对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我国出口企业的生存极度困难,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不少中小企业已纷纷停产甚至倒闭。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国内出口企业在正确把握金融危机的冲击及后果的同时,也要深刻意识到企业自身外贸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仅仅依赖数量扩张、劳动密集、低价格取胜、低效益的方式已难以支撑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1 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内在机理
据海关统计,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9671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亿美元。增长22.3%,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1.8%,比2007年同期增速减少8.1个百分点,尤其是从10、11月份开始,出口额增速呈下降趋势。说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已日渐显现。8月份前,受影响的还主要是出口欧美市场的企业,进入9、10月份后,出口日、韩等国的企业也纷纷被殃及,出现订单下降、客户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受冲击最为严重。
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显性层面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始发于金融领域。不少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倒闭,导致了金融机构的“惜贷”及信用危机,从而恶化了工商企业的融资环境。同时,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下跌造成消费者财富缩水,有效购买力下降,双重影响使美国实体经济出现下滑,抑制了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使我国出口企业订单减少。
其次,从隐性层面看,这种影响通过经济传导来实现。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金融危机在直接影响我国对美国市场出口的同时,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我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当前,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新兴经济体增速高位回落,并且可能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这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的外部压力。第二。美元贬值不仅削弱了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利润的增长,增加出口成本,而且直接导致汇兑损失。此外,出口企业的交易风险逐渐加大,坏账数量急剧增加。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统计,2008年上半年,在一些省份,该公司收到企业出口美国的报损案件及报损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几倍。
最后,金融危机使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外贸条件恶化。目前,欧美等国经济增长前景惨淡,企业销售市场萎缩、失业率上升等引起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美国对华反倾销、技术性壁垒、标准性及绿色贸易保护手段更加频繁出现。
从我国出口企业的现状及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可以发现,长期以来企业实行以低劳动力成本的加工贸易策略是造成发展困境的深层原因。一是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商品出口仍占很大比重,即使在出口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从事中低端的加工装配,产品附加值和整体技术层次较低;二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出口商品中,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产品出口不足10%。出口质量不高已成为制约出口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桎梏,大量产品依靠贴牌代工的生产方式来支撑贸易规模的扩大发展。三是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主要依赖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和地区。截至2008年11月,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金额为2330.9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17.7%。这种过度依赖少数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发展方式增加了企业的出口风险,加剧贸易摩擦。
2 金融危机应对与我国出口企业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危机带给我国出口企业的不仅是一场困境,更是一次发展机遇。在目前这种形势下,企业首先要消除政策依赖的意识,在日益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寻找企业的实体经济价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发挥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因此,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在于要使那些继续墨守成规、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竞争的出口企业认识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1)转变外贸发展目标。
我国政府长期实行“重在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财政、税收等配套措施,为此多数出口企业也将增加创汇作为发展目标。从统计数据上看,外贸出口总额短期内会不断上升。但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对外依赖程度加深及持续的贸易顺差,企业单纯关注外贸总量的增速和增长显然是不够的,有必要促使外贸发展方式从总量型向结构优化型转变,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合理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
(2)推动传统出口产业升级,增强抗风险能力。
面对国际市场和贸易环境的变化,出口企业要努力实现“三大转变”;即由出口低附加值商品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变;由依靠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向依靠科技品牌转变;由企业生产零星分散型向产业集聚化转变。具体来说,一是提高传统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对产业进行调整升级。二是整合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比较明晰的上、中、下层产业链,通过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提高整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坚持走品牌战略道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内生优势。
(3)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长期以来,企业依靠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实现了外贸的长足发展,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加工度低、附加值低,企业难以获得长期经济效益,而且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竞争激烈,资源密集型产品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不具备可持续性。所以,企业必须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实现由依赖有形产品向无形服务的转变,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产品、绿色产品、环保产品等。同时,随着目标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出口企业要紧跟当今世界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的潮流,力争在转变外贸发展途径上实现新跨越和新突破,彻底摆脱资源、技术的束缚,抢占全球贸易链条的制高点。
(4)积极推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改变当前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少数经济体的过分依赖,积极开拓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市场。以往,美国借世界的钱、购买世界产品来扩大国内消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并以此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可是现在的美国已经开始扩大国内产品生产,促进出口增长,这说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力图利用外需来拉动国内经济发展,欧盟、日本经济发展也是如此。面对外贸发展环境的新变化,出口企业要做好思想准备。及早调整产业结构,开拓更多具有缓冲弹性的外贸目标市场,在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3 结论
出口企业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就企业和外贸本身来探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实现外贸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彻底转变,企业必须以转变外贸发展目标为先导,以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外贸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和高级化以及推行目标市场的多元化战略为依托,以自主创新和培育自有品牌为重点,在政府灵活的外贸政策体系保障下,实行整体协调联动,这样才能使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收益,将此次金融危机变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契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美国对华适用反补贴法的理由评议04-26
要素价格变化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分析04-26
国际零售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我国对策04-26
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及调整方向04-26
浅谈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04-26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技巧04-26
从模因论角度看广告语篇的互文性04-26
截断痴心 超旷圆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