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产生于古老的年代,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着浓郁的民族性,为文学家、史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民俗学家等所重视。做为一个学科,中国神话学肇始于20世纪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大开拓、大发掘、大探讨三大阶段:(一)鲁迅、周作人、茅盾等一些学者最早把西方神话学介绍到中国来,并对中国神话进行了研究,以顾颇刚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则提出了著名的累层的历史观和民族的神话观。茅盾出版的《中国神话研究ABC》(102。)、《神话杂论》(1929)、《北欧神话ABC》(1930),是中国神话学开拓和奠基的重要之作。(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学者、民俗学者进行了持久的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和民间文学的挖掘工作,取得了极为丰富的主要流传在各族人民口头上活的神话材料,相继出版了大批神话传说故事集。(三)中国神话资源的开发,改革开放政策对海内外学者的交流和探讨,为中国神话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天地,使中国神话学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和成果辉煌的新时期。西方学者在二三十年代认为“中国神话贫乏”,中国神话学家则坚信和深知中国神话是很丰富的,钟敬文在1933年6月10日给德裔美国学者爱哈伯特的信中就曾指出:“中国的过去,因为种种的关系,在比较古老的一些文献上,仅保存了若干片断的、简略的神话和传说。一些欧洲的和东方的学者,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厂生过像古代希腊、罗马或北欧等那种比较有体系的或情节完整的神话和传说。这种见解的正确性,我觉得是颇可怀疑的。中国比较古老的文献上所保存的神话和传说,有着过于缺略或破碎之嫌,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因此断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必不会产生比较有体系的或情节完整的神话和传说,那光就论理上讲,也不是很通顺的吧。”“中国的古代文献……保存着神话和传说资料的文籍,委实不在少数。”而“现在还泼刺地存活在民间的农夫、樵子、渔妇们的口碑中的神话和传说等,真可说是相当充实的、闪光的宝库!”现在,在当今世界各国极为少见的丰富多彩的中国各民族的神话蕴藏逐渐被发掘以后,使外国学者们感到惊愕。各种神话学学术研讨会在各地不断举行,中国神话学研究呈现出一个空前繁荣兴旺的大好局面。
这一发展的过程,理应进行一次认真的回顾和总结,以便把中国神话学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更新的水平。但此项工作难度很大,时间长,材料分散不易寻找。中国社学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马昌仪研究员,不畏辛苦,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她正在从事《中国神话学史》专着的撰写;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的《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是与该书相辅相成的一本具体研究史料的颇有份量的学术著作。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卜说,《选萃》是对一个学科的重构。”编者在《选萃》“序言”中说: “它把淹没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烟尘中,散落在各门学科的汪洋大海中的中国神话科学文论著作搜集起来,加以取舍、整理,放到中国文化史的背景上,重构出中国神话学史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风貌。”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其次,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因此《选萃》所收论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神话学研究的真实情况。全书上下两册,上册收解放前论文50篇,下册收解放后论文48篇,共80多位作者,100多万字。“入选的作者及其论文,一般说来,希望是或能代表某一学派,或能反映某种思潮,或能展示某种倾向,或提出了新的问题,或开辟了新的领域,或引进了新的方法。”鲁迅、周作人、茅盾等的人类学派,顾领刚、杨宽、吕思勉、童书业等的“古史辨”派,朱光潜的心理学派,苏雪林的泛巴比伦学说等等神话学论文,尽收于内。从过去数十年纷繁的书报刊中去查检搜索,与海内外学者广泛联系,以个人之力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采撷筛选梳理,表现出了一个中国学者执着奋进的追求精神。成果是极其可观的,呈献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本厚厚的中国神话学界神话学论文的大荟萃,使人们对中国神话学发展的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认识,钟敬文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评介说:“从马昌仪同志这本《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是可以大体上看出本世纪开始以来我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的。尽管收在这里的文章,有许多发表于数十年前,方法、观点或已不免陈旧,某些结论也已近于明日黄花。即使是那那些新人近作,也不是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们各自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具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却是无可怀疑的。我们的神话学需要前进,需要突破,但前进和突破不应该是从零开始,需要有一个出发的基地。我想,她的这本《文论选萃》,不但是对以往神话学研究历程的一次回顾与检阅,在某种程度上,正不妨作为来日前进的基地。”这话是说得不错的,是有远见卓识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第三,《选萃》在文章之后附有作者的简历、学术成就和评介等,如说鲁迅、茅盾为“中国神话学的开创者之一”,梁启超“以进化论的观点,探讨中国神话在文化史的位置”,顾领刚为“中国神话学‘古史辨派’的创始者”,黄石“从性民俗的角度解释某些神话现象和信仰”,苏雪林“主张神话的世界同源理论,是泛巴比伦学说的代表人物”,朱光潜“较早把弗洛依德的心理学说引迸我国的神话、原始诗歌研究之中”,杨宽为“‘古史辨’神话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凌纯声“所开创的环太平洋文化圈系列理论,对中国的神话研究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袁坷“数十年来从事中国神话整理、校勘、编撰和研究工作,著述甚丰”,张振犁“自1983年起,长期从事河南地区中原神话传说的考察和研究工作”等等,以及书后马昌仪、蔡大成、钟宗宪编的《中国神话学文论要目》收录“1。。2一1949年中国神话学论文”和“台港及海外中国神话学论文”,是对读者了解中国神话学研究发展历史的全过程的一种极好的补充。
中国神话学的重构、反映近百年来中国神话学发展的全貌和适当的辅助资料,是《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三个突出的优势和特点。那么,《选萃》有无不足之处呢!有的。这是由于种种原因所致,笔者在与主编者的接触中深深感到了这一点。在该书的《后记》中编者也说:“或由于版权上的原因,或由于未能取得联系,或由于发稿时间的紧迫,致使好几位对中国神话学作出过一定贡献的台湾、香港和海外的学者(如文崇一、杜而未、陈炳良诸先生)的论文没有能够选入本书,使我深感遗憾。”我们希望将来该书能够再版,并弥补其不足,使它更加充实丰满。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从CPI构成看中美经济的依附关系04-26
《红楼梦》中节日等岁令时俗的叙事功能分析04-26
浅析《红楼梦》的叙事风格04-26
财经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04-26
超市CPI:师奶的紧缩经济学04-26
提升彝族聚居区学生汉语言能力浅析04-26
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转型研究与探索04-26
汉语言文字的儒家通病04-26
分析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办法04-26
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发展的思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