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子为政素养论

时间:2024-04-26 11:20:5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孔子 从政素养 论语
  摘要:孔子认为,为政关键在人,而为政者的个人素养又十分重要,为此,孔子对为政者的素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文章从五个方面对此做作了较系统地论述.孔子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为政者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子一心宜扬和实现他所倡导的仁政,为此而周游列国以求“行其义”,后又退而培养弟子以求通过他们的出仕而实自己的理想。通过几十年的苦心孤诣、艰苦奋斗,他深深地感到实行仁政的根本在于为政之人(即我们所言为官之人),而为政者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素养。孔子不可能从本的社会制度上去寻求对社会的改造,而我们也不能苛求子具备这种根本的变革精神,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决定了只能通过具有良好个人素养的为政者去改良而不是根本改变社会。
  孔子时代,以天子为最高统治者的奴隶制国家的基础,虽已处于风雨双摇之中,但所有的诸侯国的统治者,还坚持对奴隶阶级的绝对权力,没有哪个统治者愿意放弃对臣民的绝对统治权。如果直接从根本上去动摇整个社会制度,这是孔子不愿意的,而且也是他力所不能及的。并且当时服务于诸侯国和各大夫家的主要政治力的士阶层,其行为是以能否取得名利为转移的,这决定了他们服务于奴隶主的必然性,根本不可能因孔子之仁道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因此,孔子只能借助于那些具有良好个人素养的为政者去完成对社会的仁道改良,只能借助传统的形式去逐步影响改良内容.此,孔子专意于为政者素养的培养,以求把他们作为实仁政进行思想斗争和政治斗争可资利用和改造的力,以推动奴隶主阶层实行仁政,进而达到社会改良的目的。为了造就一批社会改良的人才,孔子对为政者的素养提出了一系的要求。
  一、树立“为人一的从政思想
  我们说过,西周以来的士阶层,其进退去留,皆以能否取名利为转移,其服务于统治者,实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名利,也就是服务于自己,即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孔子要求“今之学者为人”闺0“为人”“为己”是根本对立的从政思想和从政目的。“为人”是孔子实现仁政所需要的为政者首先要确立的思想和立场,只有确立了“为人”的思想,才能达到“爱人”的境界,才能成为“仁者”,才能实行“仁道”。这是孔子对为政者的素养所提出的首要要求。但是,追求名利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时代。要求为政者完全抛开“为己”而一心“为人”。孔子曾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的话,而且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并不否定私利的存在,也不是要求为政者不“为己”而专“为人”,而是说要首先树立“为人”的观念.而“为己”可以在“为人”之中得到解决,“为人”和“为己”是统一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就是说,富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不以符合仁道的原则取得,君子便不要。但从另一方面说,富贵是可以用符合仁道的方法取得的,行仁道也可以获得富贵。所以孔子说“知者利仁;}聪明的人知道行仁道对自己有长远的利益)。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培养良好的从政情操
    孔子十分注重为政者必须具有夜好的从政情操,为此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政者要言行如一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要“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CV.即要求为政者要言行如一若言过其实,那么,“其言之不作,则为之也难.;孔子的“正名论”实际上讲的也是名实相符、言行统一的问题。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是形式,是表现于外的。他要求“正名”,也就是要求形式与实际一致,即表里如一。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是讲内在品质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礼、乐、刑、政”的政治学,可以说即由孔子的这一言论而荤始.这种“正名论”是合乎逻辑的。孔子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名与言必须一致,即是说,名的概念必须与所名的东西相符而不相矛盾,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才能行之可通。因为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言”,即“名”的内涵,“行”即名的外延,概念要与其内涵和外延都相一致。“正名论”正体现了孔子仁政的合于逻辑的理论要领,也具有朴素唯物论的因素,这是为政者应当具备的品德与情操。

    (二)为政者要“立人”“达人”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政者不能为了自己的名位而不择手段。要“两立”、“两达”。不仅自己要有所树立而至于通达,也要使他人也有所树立而至于通达。在中国社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了显示自己高人一筹,不是努力的向上奋斗,却是不择手段地压制他人,借以相对地抬高自己的地位。连起码的公平竞争都不敢直面,又何谈“立人”、“达人”?这即所谓的嫉贤妒能。若是一般人,尚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危害,而为政者却不然,将延缓社会进步的脚步,甚至使社会走向衰退。“立人”、“达人”是为政者应具备的风格与气度,否则,就无法“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能做到“爱人”。
    另外,孔子还严肃地告诫为政者:“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n[B]骄、吝的内涵与外延都有嫉贤妒能的因素,都会陷于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境地。吝于财物,当赏不赏;吝于官职,当予不予;吝于称誉,当赞不赞。这些都有违“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的原则,无法达到激励先进、督促后进的效果,其政绩当然就“不足观”了。
    (三)为政者要智、仁、勇三达
    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n[1]即是说,为政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机立断,都不能患得患失,都要冷静、沉着而毫不畏惧。即敢于知难而进、“见危授命”,甚至为救危难而殉身,这是为政者所必须具备的高尚情操,或者说是忠烈精神。这三者又是相联系的,惟有“智”才能“不惑”,惟其“不惑”才能“不优”,惟其“不优”才能“不惧”。而“仁者不优”是基础,只有具有“仁”的博大意识,才能在得失、生死、祸福、利害面前忘我而“为人”,否则必然会患得患失。孔子曾明确指出:“那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为政者患得患失,什么寡廉鲜耻、卖国求容、祸国殃民的勾当都可能做出来,历史上不乏其人其事.而具备了“三达”,就会“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成为为国为民高度负贵和献身的仁人志士。
    (四)为政者要先行其言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若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欲泊于言而敏于行.这些言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身作则”。为政者只有能够正己,才能正人;只有自己起模范带头作用,即“先之、劳之”,才能更好地起到规范他人的功效。佛家所谓“我不人地狱谁人地狱”即是如此。
    三、攀握甚本的为政知识
    为政者必须具备为政的基本知识。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的目的就是造就可以齐家、治国、平夭下的优秀人才,使之能参与政治改革,从而改变春秋时期所谓“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以实现其理想的仁道杜会,即天下大同。这些优秀的人才即孔子所谓的“君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孔子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书本知识,他以《诗》、《书》、为教本,分“文、行、忠、信”四科教育弟子。这些在《论语》等书中大t存在,后人也多有论述,本文不再赞述。
    孔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更重要的是放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为政者只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必须能够应用于实践,而考察一个人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孔门四科中的“行”说的就是实践。孔子特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如美国一位汉学家G·克里尔所言,孔子“不是仅仅培养学者,而是训练治世能人,他不是教书,而是教人”。为政者不仅仅是某一专业方面的专才,而要是精通“六艺”的全面的人才,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不器’。所谓“不器”,就是不局限于一才一艺,而应当是具有德行超群、统筹兼顾、把握全局本领的通才,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通才。具备了这种治世才能,就为从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具备了这个基础,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孔子所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即不优虑没有职位,而是优虑没有获得职位的本领。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四、确立正确的工作方法
    首先,对待工作的态度要端正。而端正态度无非是“敬”、“慎”、“敏”三个字。所谓“敬”,一是要重视工作,把工作放在首位,“敬其事而后其食”。二是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去工作,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孔子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又说:“居处恭,执事敬。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慎”是指对工作谨慎小心,严格认真,以免出现差错与漏洞。孔子说:“多闻圈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胭殆,慎行其余,则寡悔。敏”就是对工作勤奋敏捷,孜孜不倦,“先之、劳之”与“无倦”,“敏于事而慎于言”。
    在具体的工作方法上,孔子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也就是说,为政者应当摒绝四种恶习,凡事不空想、不武断、不顽固、不主观,这是为政者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必须坚持的基本态度。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不仅要研究事物的表象,而更重要的是透过表象去分析事物的本质。事物往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生,绝对性与相对性共存,如果空想、武断、顽固、主观地去分析处理问题,就会“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四毋”呢?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通观与分析事物发生、发展到结果的全过程,把情况了解透彻,把问题观察清楚,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会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对于自己“所不知”之事,不能主观盲目地下结论,而应先“阅如”,而后去“学”去“问”,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于其所不知,盖胭如也。那么,到哪里去问呢?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因为孔子早已认识到群众是智惫和知识的源泉,所以提倡“不耻下问”。但孔子不是盲目地去学,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正面教员与反面教员的问题。
    五、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为政者是做人的工作,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为政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和必要条件。孔子十分重视这一点,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单就《论语》而言,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恕、和、信、谦。“恕”是“仁”的重要表现形式和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何为“恕”?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为政者首先要有宽大容众的胸怀,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要的,不要加到他人身上。用我们今天的俗语说,就是“要想知道,打个颠例”。而且对于各种人都不能歧视,要“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其次要有严于律己、薄责于人的精神,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也就是要勇于剖析自己。勇于开展自我批评,要勇于承担责任。第三要有“不迁怒”的风度,因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和”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和”主要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和睦团结。“和”是有原则地团结他人、与人协作,与之相类的是“周”、“群”。孔子说认为为政者应当“和而不同”“群而不党’,、“周而不比”,而不是一团和气,无原则随波逐流。“和”的反面是“同”、“党”、“比”,即不讲原则地目附和他人,相互朋比结党,这不是真正的“和”,而是被孔称为“德之贼”的“乡愿”。“信”是立身之本,是处理人际关的最基本原则,这在《论语》中更是不厌其烦地一再强调:“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ZJ、“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与友交,言而有信”川、“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信”即言行致、真诚实在,其反面是“诈”、“言过其实”、“巧言令色”如此处理人际关系,不会有真诚的朋友,也不会得到人们拥护和爱戴。“谦”即为人谦恭、谦让、谦虚。孔子一再告为政者要“泰而不骄;要“无伐善,无施劳”,不要满已有的成绩,不要自傲,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孔子也提出了许多方法和途壬这就是自省、好学、交友和笃行。自省就是自我省察、自我评。为政者要“日三省吾身",以求“内省不疚”。而对于省出来的问题与过失,要勇于承认和改正,只有这样,才能不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日有所进,至于“知明而无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更也,人皆仰之。用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就怕犯了错误不改正。
    好学不仅仅是对为政者的要求,而是对为政者尤为要。为政者必须好学,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增强自己本领,这在《论语》中有大量的论述,姑且依孔子述而不作原则列其一二: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于张》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类。《论语·子张》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夜,以思,无益,不知学也。《论语·卫灵公》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绒;好真不好学,其蔽也纹;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子张》孔子还提倡为政者要多交朋友,通过朋友间的切磋琢磨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仁德,完善自己的修养,“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交友的原则是“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但交友要慎重,要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接,损矣。”,〕而且交友之时,要“听其言而观其行”,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正确的交友方法。
    笃行,就是认真而努力地去实践。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更强调的是“行”,他所说的“敏于事”和“敏与行”都是对“行”的强调。志向靠“行”来实现,品德信念靠“行”来表现,知识学问靠“行”来检验,无一不体现了“行”的重要。
    孔子对为政者素养的要求,应用于今天,仍不失其现实价值。当然,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他认为“畏大人”为君子、“押大人”为小人,存在着明显的立场问题;他认为“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出,无道则隐又与他“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的精神明显相违背。但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其瑕疵只是“日月之食”,无法掩盖其灿烂的光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文论的永久魅力04-26

禅宗与词的主体化走向04-26

《周易》的历史唯物主义光芒04-26

“子掩其父”(二郎掩李冰)之谜04-26

浅谈《孟子章句》与“以意逆志”——孟子诗学观对鲁诗04-26

论“三言”中士之交友04-26

回环复沓——古诗之生命04-2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浅谈04-26

论宋词中的女性之美04-26

化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