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模式的分类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4-26 11:13:02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本文从资源共享主体、客体、主导力量及共享期限等维度对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的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通过对各种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组织机构在进行资源共享时应该综合考虑的各种因素,对组织选择合适的资源共享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资源共享; 模式; 分类; 影响因素
  
  0引言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母机”,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其他产业的竞争力强弱,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1〕。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进行了研究。杨勇(2007)提出通过组建广东省数字化制造装备产学研战略联盟,整合区域内优势资源,实现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的竞争优势转化〔3〕;张晓、盛建新、林洪(2009)提出我国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框架、运行模式与机制保障〔4〕;高麟(2009)在界定了装备制造业集群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它的4种技术创新链接模式〔2〕。
  本文在探讨共享性资源内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模式进行分类,并提出不同组织在选择资源共享模式时应该考虑的组织、社会因素,为组织机构在资源共享的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
  1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模式的分类
  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是指主体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彼此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 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实现资源共享, 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全部活动〔5〕。本文分别从共享主体、共享客体、主导力量、共享期限等4个角度对共享模式进行分类探讨。
  1.1基于共享主体分类
  共享主体是参与共享活动的组织或个体。按照组织机构的性质,可以将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的参与主体划分为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
  根据参与资源共享的主体的类型不同,可以将资源共享分为官产学研合作、产业链协作、同行间的竞争与合作及基于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的多主体共享等模式,如图1所示。
  (1)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借助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凝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理论、技术和人才等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从而实现理论研究的市场价值。
  (2) 产业链协作是核心企业同与其临时或长期存在协同业务关系的功能实体成员之间的合作〔6〕。有效的产业链协作能够有效控制和降低组织间的交易费用,并提高交易效率。
  (3) 同行企业之间彼此的优势资源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如果双方能够建立合作关系,就可能会共同提高核心竞争力达到双赢。
  (4)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是随着制造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它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组织间的“资源孤岛”和“信息孤岛”问题,是连接各组织的纽带。
  1.2基于共享客体分类
  共享资源为可被共享组织共有,能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做出直接或者间接贡献的所有元素的集合〔7〕。基于此,可以将共享客体分为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各种资源的共享模式如图2所示。
  1.3根据主导力量分类
  根据资源共享中主导力量的不同,可以将资源共享模式大致分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引导模式、第三方服务模式和市场自发模式,每种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如表1所示。
  1.4根据资源共享期限划分
  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根据合作时间和次数,可分为短期合作和战略型长期合作。
  (1) 短期合作,即组织之间基于某个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进行的项目型或任务型合作模式,如通过招投标达成的项目型合作、针对某项创新技术的联合攻关、设备厂房的偶然性租赁等。短期合作有利于组织灵活选择合作伙伴,但不利于组织之间信任度的培养。
  (2) 战略型长期合作基于战略性长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共建共享厂房设备、长期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与交流、供应链合作、客户关系管理等。长期合作关系的确定,一方面有利于共享主体之间有序的共享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从而增加合作的深度并降低交流成本。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模式的影响因素
  以上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种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组织在进行资源共享时只有全面综合地考虑各种因素,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2.1市场成熟度
  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而相关政策的制定又反作用于行业的发展水平。在行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资源共享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加强主导作用和引导力度,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资源共享体系,从而创建良好的资源共享环境;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可以逐渐减少政策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作用。随着政策的引导和行业内资源共享需求的增加,第三方平台的构建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2.2组织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资源共享是将组织的优势资源进行共享,而对于短缺资源则积极寻找能够提供共享的组织。具有研发优势的科研院所及企业,可以积极进行技术转让、接受委托研发、联合开发等;拥有大型生产设备和研发设备的组织机构可以在满足自身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对外租赁厂房和设备;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人才和专家可以担任其他组织的专业顾问并保持与其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相反,对于缺乏相应资源的组织,则可以通过共享其他组织的资源进行弥补。
  2.3资源共享的目的
  资源共享的各方需要根据共享的目的选择相应的共享模式。对于特定的项目而言,可以选择短期合作,而对于经常性的生产或经营业务,应该形成战略型长期合作联盟;对于关乎重大技术创新的研发项目,可以选择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产业链上各个企业而言,可以选择供应链联盟、服务链联盟或是产业链联盟,还可以在同行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合作联盟。
  3结语
  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综合考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自身的发展状况,以选择合适的共享模式。然而,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装备制造业资源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待提高。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分析制约装备制造业资源共享的因素并探究相关的策略和运行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伟峰,王静华. 企业创新网络现状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宝鸡装备制造业创新网络关系的调查〔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 高麟. 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
  〔3〕 杨勇. 打造数字制造装备产学研联盟把产学研合作引向深入〔J〕.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
  〔4〕 张晓,盛建新,林洪.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建机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0).
  〔5〕 金春华,葛新权,刘宇. 软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的内涵、机制与构建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4).
  〔6〕 陈静,孙林夫. 基于物元分析的产业链协同联盟盟员评价与优选模型〔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9).
  〔7〕 乔莉,汪惠芬,刘婷婷. 协作企业相似共享资源分类方法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2008(1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04-26

我国增值税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04-26

也议经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04-26

必须转变“先经济后教育”传统观念04-26

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权威的建构04-26

浅谈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04-26

医药高等院校有特色的经济学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研究04-26

探寻中原经济区教育发展之路径04-26

大营镇经济与教育协调发展研究04-26

浅谈市场经济下教育伦理的转型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