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需要一种优秀企业文化作为坚强的后盾和支持,没有文化滋养的企业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因此,企业在未来激烈的挑战与竞争中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构建良好、丰富、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
关键字:企业管理;主题;企业文化
一、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实践及发展过程中逐步总结而形成的,经过企业领导人长期倡导和企业广大员工积极创造,被全体职工所认同并共同信仰遵循的管理哲学、共同意识、价值理念、价值体系、经营理念、信仰追求、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等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是经营特色、管理风格以及传统习惯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世界名企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一流顶级企业,拥有不竭的发展动力,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充分重视企业文化的管理,有能力使用各种方法,为自己效力。分析和研究其成功之道,深刻挖掘其经验,更好得揭示企业管理的真谛,将会给广大企业管理者在充分发挥企业文化方面,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管理的实际效果来看新颖坚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得以更好发展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脚”。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导和导向功能,具有凝聚作用、约束作用、激励等作用。
1.整体作用
科学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粘合剂”和“纽带”,把广大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目标之下,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荣誉感、向心力和凝聚力,能够将员工的个体行为和愿景统一到企业组织上来,使职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的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步调一致,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及抗风险能力。
2.约束作用
企业一旦形成了一种文化模式,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不能做,企业的文化理念常常会对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起到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3.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会不断激励职工自觉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适应这个企业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在凝聚企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执行力
企业文化往往是企业的领导按其目标所推崇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传播者、驾驭者、制定者和推动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责任人,也是发展方向的直接主宰人。一种好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被企业领导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认同的文化,因此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三、建设企业文化起关键作用的几个方面
1.企业领导、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举足轻重
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主导作用。企业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把手的文化定位、志趣爱好、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处世原则,重视、参与程度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用人标准、办事路径、环境设计等要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企业文化特色的形成、兴衰起着决定作用和影响。
管理层人员应自觉学习企业文化理论和先进的文化经营理念,在确立企业文化理念时,应当要有本行业的特色,要与自己的企业实际相结合,使企业文化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及经营的全过程,以达到员工们自觉积极的树立企业文化观念,而不是强迫地、不求甚解地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的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创者,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文化的执行者,广大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没有开创者的实施,企业文化不可能确立;没有执行者的努力,企业文化不可能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广大员工;没有参与者,企业文化不可能实现。建设企业文化从领导自身做起,管理层与企业文化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真正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营造、引导、促进、提升是十分必要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关键还是在于企业领导、管理者积极的推动和带头执行,做好以下两方面:
(1)举止言行。管理层人员要带头学习、带头思考,以感性化的语言和行为,以身作则,利用自己的言行对员工产生循序渐进的影响,使整个企业由上而下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2)品德思想。管理层人员在思想上应保持理念统一性,企业管理层要确立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否则不同的理念会产生偏差和冲突,导致企业不可能形成超强的凝聚力。
2.以人为本,构筑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目的在于强调成员在企业组织的一切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反映了对人本管理理想、境界的追求。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真诚以待,相互依存,荣辱与共,同舟共济,个人与企业都得到稳步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实现尊重人、理解人的价值观,以团结奋进的企业精神与良好诚信的企业形象有机结合,才能激励员工不断奋发进取,不断创新,以巨大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到现代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中心发生了位移,管理的实质已从物的管理转向了人的管理,尤其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的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与经营理念已成为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
构建人文合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人才来说是一种精神薪酬,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人才的良好待遇,这种无形的文化待遇是促使人才增值的前瞻性资本。世界名企都特别注重“育人”,强调企业文化与个人合一。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可以使人才不再“为了生存工作”,而是“为了快乐而工作”。当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时,他就会甘心情愿为工作而疯狂。
3.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企业文化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追求,以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国家政策法令为导向,潜移默化地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鼓舞着员工的士气,培育员工技能,凝聚着企业精神,具有教育、感化、整合、约束、辐射等功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参与竞争、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集中体现。没有企业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概括的企业文化起码是低层次的,经不起竞争磨砺的短视文化,也是没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和价值取向能否被全体职工所理解和认同。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自上而下的统一目标,是很难参与市场角逐的,更难于在竞争中求得发展。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正是将全体员工的事业心和成功欲望,升华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两个方面的提高
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员工加深理解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等理念的内涵,促进企业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助于拓展和升华企业文化理念,有助于把公司的发展目标化为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有助于员工更加珍惜企业信誉,维护企业利益和形象。企业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做好两个方面的提高。
(1)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文化往往表现为企业员工的素质。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础、载体和着力点。以企业文化为先导,不断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大力提高员工文化素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经常组织员工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帮助和鼓励员工技术成才、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2)企业形象的提高。注重企业自身形象建设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着力塑造企业的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如企业进行统一的资料管理、统一企业标识、统一的上墙图表、统一的着装等等。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孤立存在。企业应不断加强学习、吸收、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经验,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模式,秉持开放、兼容的学习精神,主动吸纳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营养,把它融入到自己的企业发展中,不断充实、丰富、发展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刚. 企业管理的“外圆内方”[J].中国名牌2009.2.
[2]李玉萍.企业管理战略没有文化无法落地[J].2008.12.
[3]杨光亮 欧阳新羊.现代管理:创新思维与实践[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杜文华.管理哲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5]曹海涛.简论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创新意识[J].中国科技信息.2008.23.160-170
[6]郭鲜花.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企业管理工作[J].决策与信息2008.8.
[7] 缪士勇.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J]. 建设监理.2008.12.32-33.
[8]杨智蓉.企业管理中的沟通策略[J]. 决策与信息2008.8.4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试析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新变化04-26
关于新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环境分析04-26
试析企业员工职业倾向研究04-26
关于新经济时代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04-26
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研究04-26
关于国有企业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因素研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