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领先企业的管理方式研究——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时间:2024-04-26 11:04:53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领先企业;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摘要:通过总结海尔、TCL、华为、宝钢、联想等领先企业的成功经验,得出中国先锋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将中西方管理方式结合起来,站在中国文化和管理历史的角度,以中国的管理哲学思维来运用西方的管理科学,即中国理念、西方标准,阐述了如何在企业中通过“执行为本、流程导向”实现“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管理方式。
    近20年来,中国企业的经理人在不断学习各种规则与新理论,尤其是到了21世纪初,人们开始接受更多新的观点,比如:企业必须保持弹性,迅速回应竞争与市场变迁;持续标杆学习以达到最佳表现;积极采取外包方式以达到更佳的效率;为了要在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企业必须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必须进行流程再造以获取更高层次的管理水平等。但是,正像是当中国企业界人士翘望杰克·韦尔奇中国之行的时候所最终感受到的失望一样,人们发现,GE和杰克.韦尔奇的神话无法在我们身上实现,难道是这些理论错了?不是。难道是我们没有学到真东西?也不是。以上的理论都是对的、也是真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放在自己的管理环境中运用,因为管理首先是一个实践学科。因此,当我们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清楚我们自己的状态,我们需要平静下来,慢慢的理解。了解自己的内心,了解企业的肌体反应,了解自己的消化能力,不要看到好吃的就想多吃,结果消化不良还要到医生那里消炎。
  一、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对于中国的每一个企业来说,仅仅是承认活着恐怕还不够,我们还需要知道怎样活着,为什么活着?这有点象哲学问题,但是的确也可以说是个哲学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探讨企业作为组织,它的本质是什么,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才可以真正的了解企业组织本身,也才能够选择合适于这个企业组织肌体的有效行为方式。
    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到了中国企业中就显得非常的尴尬,同时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也为不知道这些理论和工具的运用是否有效感到困惑,一个企业究竟要怎样管理呢?每天我们都接受到很多新的管理词汇和概念,这么多都是武器吗?都适合吗?无论是营销、市场还是生产、采购好象都是永无休止的循环;在初创阶段和发展阶段,先锋企业是怎样迅速组织和发展他们的管理团队与员工呢?又是怎样与员工一起控制和实施各种绩效和目标的?
    可以先看远一点,日本所实践的成功管理模式是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戴明的管理思想是典型的西方理论,质量管理变成日本的管理精髓,成为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角逐的竞争优势。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戴明的质量思想在日本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这个。日本的成功恰恰是能够把西方的管理理论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质量管理需要的是服从的文化,需要精益求精,需要对于工作的高度负责,需要一种荣誉感,这些恰好是日本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两者的结合造就了日本管理的竞争力。
    回到中国,海尔、TCL、华为、宝钢、联想这些我们称之为先锋企业的中国本土企业给了我们非常充足的管理方式资源,那些深人人心的管理标语以及自成体系的管理制度都深深令我们尊敬和感悟。我们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中国理念西方标准。
    我们将源于西方的管理方式与源于中国的管理方式以“太极图”的方式相结合,阐述先锋企业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管理方法。阴阳代表中西两方,阳中阴点表示中方的管理方式中吸取了源于西方的管理方式,同样的,阴中阳点表示西方的管理方式中也引用了源于中国的管理智慧。“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关键在于阴阳结合,运转于无穷。事实上,这两种管理方式的结合益处及原因并不是我们研究中得出的创新的成果;很多企业(包括西方百年企业)都已先后实施并倡导这样的管理方式。我们所注重的是中国的先锋企业如何结合这两种管理方式,站在中国的文化和管理历史的角度,如何以中国的管理哲学思维来运用西方的管理科学。

    西方标准是指做事的习惯,一丝不苟,遵照流程,不讲人情,完全符合标准。但是我们不能用西方的理念,西方理念是基于它的文化背景,譬如西方人比较强调自己能力的发挥,它认为这是常识,但是我们更强调的是,你要给我平台,西方的文化是他自己创造平台,两者相差很远。所谓中国理念就是你的文化背景,你必须在这个背景下来考虑你的管理模式。不能超越这个背景来谈管理。譬如,中国文化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准则是,不管怎样,得让大家都过得去,就是面子。在管理当中,本来你可以不关心很多东西的,但是在中国你得关心。林语堂讲,对中国人来说,三个最重要的东西是面子、人情和权力,管理就得考虑这些东西。权力不一定对,但一定要记住这是其中一个。把权力用好的方法就是授权,而不要留在你那儿。然后你一定要照顾大家。西方人都是说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中国则必须我们照顾大家。
    海尔说公司是“海的文化”,这是中国理念;但它做事要‘旧清日毕”,用的是西方的标准。中国理念西方标准,我们最终要的东西是,整个企业的管理要有效。如果无效,管理就没有用了。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先锋企业的管理方法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能够结合中西管理的精髓,能够在中国的环境下运用西方的管理方法,如果我们归纳他们的做法,可以这样来界定“中国理念西方标准”,即涵盖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必须以流程为基础,打碎以职能为基础的体系;二是必须以目标为导向,放弃以控制为导向的体系;三是必须以责任为核心,放弃以权力为核心的习惯。中西管理的结合关键是这三个转变。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执行为本
    法治管理侧重“法”,即制度;而人治管理侧重“人”,即情理。在理解西方人文主义所体现的“人是宇宙中心”精神后,我们认为是西方文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独立的人格,同时强调人不应当贬视自己,而应当追求自身价值与幸福。正因如此,西方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形成宗法伦理、等级关系,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当社会发展需要把这种契约关系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时,西方社会就形成了法制社会。表现在管理上就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例管理,即在管理中特别注重建立规章制度和条例,严格按规则办事,追求制度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
    以美国式西方管理为例,由于制度管理克服了传统管理的无序状态、放任状态、经济主义等方面的缺陷,因而构成了全部管理的基础。亦即任何形式的管理,如果不能经历科学管理阶段的全部内容,建立自己的科学管理体系,其管理绩效不是无效的就是低效的。
    相对而言,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之所以在中国千古不衰,是源于建立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伦理秩序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的管理哲学十分强调“家宁”、“家兴”和“家顺”等理念;它不仅表现为企业本身就是“大家”、“厂家”,更重要的是表现中国管理具有更多的“情感”特色。企业成为员工情感交流和满足需要的重要场所。
    中西方传统文化影响下各种不同侧重所显示出的管理特色:中国管理哲学侧重的是人、等级;这种管理由于偏重于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实现,比较不倾向于制度效应和条例管理。
    先锋企业试图寻找中、西两方的平衡;当管理者试图从注重人和人的平等关系转向西方通过管理制度形成的管理环境,实施“移情于法”。此时的企业管理特色就从第二象限的“以人为本”自然转移到了第三象限的“以执行为本”。这就是先锋企业在短短10多年的企业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各个企业的管理方式或多或少都包含了适当的人、制度;无非是各自的运作机制不同,各自的管理成本不同,由此引伸出不同的管理模型和体制。

  三、流程导向
    先锋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向更高管理模式迈进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管理问题直言不讳,谈论他们感受到的“危机”“落后”和“失败”。李东生曾在一次高层主管千人大会上做了一次事先准备好的2万多字的发言。充分授权的模式已经急需相应的组织制度和管理流程来保障,TCL管理层做出了如下决定:集团对下属企业充分授权的同时,有必要建立起对下属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是否科学合理的评判机制,建立起对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关键环节的流程监控,从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转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职能导向侧重于对职能管理和控制,关注部门的职能完成程度和垂直性的管理控制,部门之间的职能行为往往缺少完整有机的联系。它没有确定时间标准,这一最重要的工作标准一般是由该部门的主管领导临时确定的,这就大幅加重了主管领导的工作量;又由于标准不确定,导致整体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流程导向侧重的是目标和时间,即以顾客、市场需求为导向,将企业的行为视为一个总流程上的流程集合,对这个集合进行管理和控制,强调全过程的协调及目标化。每一件工作都是流程的一部分,是一个流程的节点,它的完成必须满足整个流程的时间要求,时间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表1了解到职能导向和流程导向的区别,中国理念西方标准的管理模式就是形成以流程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

    毕竟在西方国家企业执行的流程管理很大一部分依赖先进的企业资源管理软件、与企业外部上下游相关的计划执行软件、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这些软件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和实施已经得到了很大关注,但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先锋企业的深谋远虑即在于合理的平衡这之间的利弊,合理应用于自己的企业。这包括:决定主要流程和支持流程,避免流程太细;以主要流程规范企业的组织架构,建立企业整体流程绩效的管理标准;处于主要流程的各部门,保持职能导向的管理方式,以控制流程再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风险;对支持部门进行整合,以降低支持部门的总体管理成本。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地方分权对公共物品供给和宏观经济的影响04-26

试论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评述和展望04-26

试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综述04-26

试论中国核电发展04-26

浅谈低碳经济语境下政府能力建设04-26

试论我国“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04-26

试论价值观背后折射的中国产业结构04-26

试论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04-26

浅论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流转研究04-26

试论国际金融危机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