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民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应该坚持“以民为本”为核心,走“为民、民有、亲民、民享”的发展道路。具体而言,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发展方向就是服务性、公共性、开放性、文化性。在这四个发展方向中,服务性即“为民”是根本出发点;公共性即“民有”是前提、核心;开放性即“亲民”是必由之路;文化性即“民享”是最终目标。
关键词:现代民本思想 公共档案馆 发展方向
一、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若干问题
随着人们公共意识的增强,公共档案馆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档案馆发展方向的一种宏观战略,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探讨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方向之前,我们有必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构建,并不是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兴建新的档案馆,也不是把传统的档案馆改称为“公共档案馆”。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传统档案馆名称的变化,更是对其实质的重要变革和发展。
第二,公共档案馆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但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事物。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构建,是通过对传统档案馆的转型甚至重组来实现的。但并不是全部的档案馆都要“公共化”①,即公共档案馆的发展对象主要是指我国当前的各级综合档案馆和专业档案馆。
第三,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构建,不是简单地引入先进的设备和人才,也不仅是采用一些新的服务方式,而是实现对传统档案馆质的突破。如果说传统档案馆是一个量的概念,那公共档案馆要在这个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转变。
第四,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构建,其相关的要素和措施纷繁复杂,既包含档案馆内部的人员、资源的协调,也包括档案馆与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协作。它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在我国公共档案馆的研究与建设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时候,每一个档案人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即我国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现代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
笔者认为“以民为本”的现代民本思想应该是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它既不同于西方“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君为政本,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
在1863年葛底斯堡演说中,林肯说过一句脍炙人口的话:“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许多学者将其视为对民主特征的概括。在汉语中,这句话被约定俗成地译为:“民有,民治,民享。”②现代民本思想正是立足于分工明确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之上,以现代民主思想为基本思想发展起来的,其主旨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它的本质和特征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它与科学发展观提倡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提出:“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以人为本思想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是对我国档案工作实践新趋势的新总结,也是对以往档案工作体系薄弱方面的新加强。”③可见,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其实质也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因此,我国公共档案馆的建设应该坚持“以民为本”的现代民本思想,切实地把公共档案馆的建设落到实处。
三、现代民本思想指导下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将现代民本思想作为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指导思想,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四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就是“以民为本”;四个基本思路是“为民、民有、亲民、民享”,它们具体体现在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方向上就是服务性、公共性、开放性、文化性。在这四个发展方向中,服务性即“为民”是根本出发点;公共性即“民有”是前提、核心;开放性即“亲民”是必由之路;文化性即“民享”是最终目标。
(一)服务性: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服务性是伴随档案馆的产生就存在的一种性质。传统档案馆的服务性主要表现为服务于政府、行政机构,以及研究者,而不是把普通民众作为提供服务的主要对象。我们说公共档案馆是“为民”的,主要是指从公共服务的层面深刻认识公共档案馆的真正内涵。它是将公共利益和社会需要放在档案馆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打开大门为普通公民服务看成档案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档案馆应该在服务理念、服务机制、社会化功能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真正将国家传统档案馆办成公共档案馆,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也就是说公共档案馆的本质不是一个称呼或一座建筑外壳,而是要以开放为理念,为普通公民提供平等的利用服务④。
(二)公共性: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前提和核心
公共档案馆是“民有”的,这主要体现为馆藏资源的公共性。一方面,我国传统档案馆的馆藏结构要打破单一化,应多收集一些能够反映社会发展、普通百姓生活的档案,另一方面,馆藏资源建设要能够反映和符合社会、民众的档案信息需求。这是打造真正公共档案馆的前提和基础。具体而言,我国传统档案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馆藏资源建设:
1.丰富和优化馆藏内容及结构,架构平民化的档案馆藏。
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个人利益,而且更多的还应该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档案工作应逐步从“国家模式”转变到“社会模式”。目前我国许多综合档案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档案馆藏量大,但真正有价值或者说真正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发挥社会功能的馆藏不多。二是馆藏结构单一,机关政务档案居多,反映社会发展、民营企业和普通百姓生活的档案较少;文书档案居多,而关于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的档案资源较少等等。这是馆藏资源内容匮乏和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之一⑤。因此,档案部门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在档案资源建设上消除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收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的档案”的理念来指导档案进馆工作。只有不断地丰富和优化馆藏内容及结构,架构平民化的档案馆藏,我国公共档案馆才能建设成一个真正“民有”的档案馆。
2.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提高档案馆的文化性。
这主要是指档案馆通过向社会收集和挖掘馆藏中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并通过一系列服务形式进行开发利用的工作。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不仅应具有地方独特色彩和风格,而且还应充分挖掘本馆馆藏的特点,如馆藏中某些门类或某种载体的档案较多,可以形成照片档案、名人档案等。通过加强特色馆藏的建设,档案馆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时候,不仅可以形成自身的特色,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还可以通过这种特色性增强自身的文化性,从而提高档案馆的文化地位。
3.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努力实现社会共享。
档案资源整合,可以分为内部整合(档案系统内部的整合,以提高馆藏质量、实现档案资源数字化管理为基础,以改善档案资源布局分散、利用效果不好的状况为目的)和外部整合(档案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⑥。关于档案系统内部的资源整合模式,目前已经有了一些实践经验。例如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在全国首次建立了综合、城建、房产档案三档合一的档案馆新体制;上海浦东新区将原综合档案馆、城建档案信息管理中心整合成新的综合档案馆等等。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档案馆在探寻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但是,档案资源的整合不仅包括档案系统内部的整合,还包括档案资源与其他信息资源的整合。这主要是指通过不同类型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即实现档案与图书、情报等信息部门的通用型数据库以及工商、税务、金融、司法、外交、教育等部门形成的专用信息资源库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整体效能的提高⑦。当然,这些理念要付诸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真正做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阻力。但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必须具有这样的意识,才能在实践工作中突破思维定势,克服各种困难,探寻适合本馆资源整合的方式。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开放性:公共档案馆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法国大革命通过的1794年档案法令,提出了“档案的人权宣言”——“所有公民都可以在有限制和有监督的条件下,按规定时间在档案馆免费利用文件”到1948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将法定目标之一定为:使档案的内容更多地为人知晓,并使档案库具有更大的开放性,从而使档案库藏得到更频繁的利用,使档案文献得到有效而公正的研究⑧。开放就一直是档案馆的一个基本职责。事实也证明,公共档案馆作为人类社会记忆的殿堂,作为社会的一个公共机构,只有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服务大众,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因此,开放,是我国传统档案馆融入社会、亲近民众,是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具体而言,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契机,推动传统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
荷兰档案工作者F·R·J弗埃文博士这样描述现行档案利用政策的作用:“使具有国家和历史价值的档案为人民所使用是任何民主政府的一个主要职责,出于这个理由,国家档案馆又被称为政府的首要的良知。”⑨在我国,档案部门建立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既是履行本职职能,又是新形势下开展档案工作的一次拓展性发展。为政府服务、为公众服务,不仅拓展了档案服务工作的领域,而且有助于改变档案部门的公众形象,有利于真正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价值。因此,档案馆应该借此机遇向公共档案馆转型,更加突出其服务性、公共性和开放性,更加体现出档案部门所应该具有的社会文化价值,从而使公共档案馆真正发挥政府的“首要的良知”的作用。
2.档案馆的馆藏开发利用走向开放。
这不仅包括通过开放档案的数量、范围、利用方式拓展档案的利用群,扩大档案的社会影响范围,还包括档案馆要注重开展与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公共关系。只有档案人员以开放和兼容的心态融入社会,才能吸收更多新鲜的思想和更多先进的技术。只有开放才能更加包容,只有包容才有更多合作的机会,只有合作,档案部门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文化性: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最终目标
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民享”。这表现为我国公共档案馆不仅是社会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更是公众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在我国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中,我们要努力挖掘和拓展档案馆特有的文化功能,不断提高档案馆的公共性,使之成为普通民众都能接近的文化场所,从而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建设一个真正为民、民享的公共档案馆。
档案馆同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共同构筑了一个地方的公共文化空间。但它们又是各不相同、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有着各自的特色。档案馆以其特有的馆藏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功能。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档案馆应该充分地挖掘馆藏资源,以鲜明、有力的表现方法将档案馆的特色展现给公众。我们不仅要充分地挖掘档案的内容和载体所具有的“民族文化价值、文化教育价值、文化鉴赏价值”⑩,还应该从档案馆的外观形象设计入手,改变档案馆在公众心目中的传统形象。例如广东省档案馆新馆的建设,从地理位置上,它位于广州CBD中心区域,交通便利,人流量大。从建筑风格上,它敞开式的花坛、宽阔的草坪和休闲的桌椅,以及它的整个设计风格与附近住宅小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精美的文化景观,它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档案馆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的刻板印象。因此,档案部门应该充分挖掘公共档案馆内外在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处处体现档案馆人文气息的公众文化休闲场所。
四、结语
在现代民本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传统档案馆唯有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立足于服务,才能建成一个全心为民的档案馆;唯有提高馆藏建设的公共性,才能建成一个真正民有的档案馆;唯有走开放的开发利用之路,才能建成一个全面亲民的档案馆;唯有内外兼修提升自身的文化性,才能建成一个全民共享的档案馆。唯有此,我们才有可能建成真正的公共档案馆。
注 释:
①徐云鹏.论新时期我国和谐公共档案馆的构建[D].苏州:苏州大学,2008(4).
②张分田,张鸿.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内涵与外延刍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5(1):113.
③杨冬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档案事业更好地科学发展,并为科学发展服务——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档案报,2008-12-29.
④潘玉民.公共档案馆,你到哪里去——兼论社会发展与档案馆社会化[J].浙江档案,2005(6).
⑤黄项飞.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创新思维[J].档案时空,2005(6).
⑥⑦张丽.论综合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型之路[D].成都:四川大学,2006(5).
⑧⑨A·瓦格纳,孙钢译.档案的利用政策——从限制到开放[C]//国际档案理事会工作组编.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2.
⑩朱丹华.制约档案馆档案利用的社会心理因素浅析[J].档案与建设,2005(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用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宣传思想工作04-26
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模式影响因素探析04-26
外贸企业如何防范汇率风险的两类方法04-26
谈谈当代企业逆向物流的发展问题04-26
试论当前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企业04-26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雏议04-26
企业知识类型及其相关研究04-26
“台账”考核法——土建项目管理基于岗位职责的员工绩04-26
小议我国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发展方向04-26
应收账款管理问题调查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