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症结及对策

时间:2024-04-26 10:53:07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中小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本文比较了中小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几种融资方式,并最终得出间接融资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首选,并在此基础上对间接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症结;对策
 
  【Abstract】Small and medium non-state-operated economy is important national economy strength, has the irreplaceabl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But, the financing troublesome problem already becomes the grave blockage that small and medium non-state-operated economy of restraint develops.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parallel small and medium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at present several kind financing way of existence, reaching the indirect financing ultimately has been that small and medium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financing head elects and, have problem has carried out analysis on indirect financing and here on the basis, the at last has brough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Key words】Small and medium non-governmentally operated enterprise; Indirect financing; Crux;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209(2009)02-0003-02
  
  1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据统计,1978~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加到15649亿元,增量的30%由中小民营经济创造,工业增加值从47亿元增加到8438亿元,增量的35%由中小民营经济创造。尽管中小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正受到来自资金融通的约束。据2006年湖南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0.47%的中小民营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较难,有13.26%中小民营企业认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十分困难,即93.73%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可行性分析
  
  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对策建议,从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的角度分析,主要有内源融资、民间融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几种,下面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分析:
  2.1 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中小民营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性和抗风险性等特点。内源融资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企业发展进入追求技术进步与资本密集的阶段后,开始重视销售,向制度创新、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转变,对资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档次、更新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对资金需求量开始增加,单靠自有资本已很难满足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转向能迅速筹集大量资金的渠道。可见,内源融资不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首选。
  2.2 民间融资。
  民间融资是相对于法定的金融市场融资而言的,主要有“个人间的融资”、“企业间的融资”以及“企业个人融资”三个方面,它没有通过国家法定的金融机构作为中介,而是直接在民间进行的一种资金拆借活动。民间融资的参与范围广,方式比较灵活。但是,由于国家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民间融资自身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提供大规模,稳定且低成本的资金,同时由于信用困扰问题,很大一部分“寻租”资金转向了房地产等行业,因此,靠民间融资来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促进其进一步地发展也不现实。
  2.3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企业债券融资两种。目前,在我国服务于中小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尚未完全建立,中小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处于缺位状态。在股票上市方面,国有企业特别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比中小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植方面更有优势。而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而且市场进入门槛高。《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上市必须连续三年赢利,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是现阶段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达到的。因此,除少数规模较大的知名中小民营企业外,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很难通过股票上市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还有些中小民营企业即使符合上市要求,但考虑到上市后须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可能会高于融资收益,因而改制上市的积极性不高。在发行企业债券方面,由于涉及到金融风险问题,中小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另外,投资者对中小民营企业发行债券的信用存在顾虑,缺乏购买信心,所以,中小民营企业也难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取得资金。
  2.4 间接融资。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自有资本和民间融资不能满足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后期,成熟期的需求,直接上市融资又是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出路在哪里?进行间接融资。间接融资是企业在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并使之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其具有高效性、灵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点。然而,从现行的间接融资状况看,中小民营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企业贷款的难度很大,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机构“惜贷”。
  
  3 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惜贷”的原因分析
  
  3.1 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
  中小民营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企业群体,在现行经济条件下,中小民营企业利用市场供求缺口,获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买方市场形成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困难逐渐加剧,这增加了中小民营企业从银行取得贷款的难度。笔者结合湖南省中小民营企业的现状,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3.1.1 中小民营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经营风险较大。中小民营企业多数采取家族式管理方式,重大决策多是企业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缺乏科学决策体系,且多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经营业绩不稳定,经营中不确定因素多,抵御风险能力差,银行认为会加剧信贷风险,降低了银行贷款意愿。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1.2 财务信息透明度低。首先,中小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渠道很难获得。其次,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的随意性大、真实性差。第三,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报表不规范,甚至没有财务报表。由于上述情况造成银行和中小民营企业财务信息严重不对称,银行对其进行贷款前期考察时,难以正确判断所提供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致使银行不能准确把握贷款对象的还款能力,无法监督中小民营企业借款的投向,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
  3.1.3 中小民营企业缺乏足够的贷款担保。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目前银行对企业的贷款逐渐转向以安全性为主的方向。银行除了对少数信誉良好的大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信用贷款。在这种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贷款担保就很难获得贷款。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许多原因特别是政策方面的原因采取挂靠集体,与集体合资合作的方式经营,导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有权,房屋等不动产所有权等产权不明晰、法律障碍多,无法用贷款抵押品的问题,这大大影响了中小民营企业向银行贷款的能力。
  3.2 银行与中小民营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在银行和借款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不对称主要指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在金融市场上,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会造成资金使用者利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的谈判,签约的过程或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资金提供者承担过多的风险。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讲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面对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根本上切断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为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会选择多种技术手段和资金配置策略来减轻自身的不利局面。在我国当前民营企业信贷市场上,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主要从企业的资信、还本付息能力,担保状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一般而言,中小民营企业存在着资金实力和自我担保能力较弱,财务状况易于恶化和现金流量不稳定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且不少中小民营企业本身具有强烈的隐瞒真实信息的主观意愿。因此,放贷中小民营企业,银行要花大量人力、物力去调查中小民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这要就造成了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成本过高,加上我国现行各种机制不甚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缺乏,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的手段和技术比较匮乏,一旦贷款的中小民营企业经营出现问题,银行就必须面临坏账损失,而这种损失又没有国家“买单”,只能由银行自己承受。因此,从银行理性的规避风险的角度出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惜贷”和“慎贷”现象。
  
  4 解决中小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对策
  
  4.1 提高民营企业自身信用。
  4.1.1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以增强融资能力和信誉。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庭经营,家族式管理,使利益关系缺乏制度约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心民营企业应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淡化家族制,引入职业经理人,并通过内培外引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素质,建立现代企业文化。加强投资研究和论证,重视科技创新,这是保障自身发展和银行贷款安全性的重要前提。
  4.1.2 完善财务制度,增强信用意识,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中小民营企业应在会计管理方面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建立内部管理办法,如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加强会计审计力度,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4.1.3 加快技术发行和进步,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发展的时间短,实力弱,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持续发展动力。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及时进行技术更新、改造,重视发明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有条件的向高新技术产品迈进。
  4.1.4 中小民营企业要搞好银企关系。中小民营企业要了解银行业务,主动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关系,使金融机构了解中小民营企业,看到中小民营企业远大的前景,愿意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这对一个成功的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来说都是必修的一课。具体来说,中小民营企业可以主动向合作的金融机构沟通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计划、财务状况,说明遇到的困难,以实绩和信誉赢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和支持,而不应以各种违法或不正当的手段套取资金。
  4.2 降低银行信息不对称的成本。
  4.2.1 健全中小民营企业投融资的信息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行业投资信息,地域投资信息等投资信息发布制度,同时充分发挥收集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资金持有者牵线搭桥,使中小民营企业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和资金来源。
  4.2.2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企业信用网络查询系统,加强信用监督。主要方式为利用先进的电脑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各银行联网,建立统一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同时接受中介机构通过网格传送的信用信息,最终建立信用信息的双向流通体系,以实现银行间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快速掌握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背景和信用现状。防止企业逃废债务现象的发生,完善信用监督机制。
  4.2.3 建立中小金融机构。决定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而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时,就具有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优势。因为地方中小民营金融机构能充分利用地方信息存量,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关于地方中小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等情况,可省去大量的调研费用,并能减少审核批准程序,这样就很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
  当然,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惜贷”的难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民营企业的担保机制,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有了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银行就可以降低贷款风险,中小民营企业则可以便利地获得所需要的贷款。
  
  参考文献
  [1]杜德清.小企业融资的新门路.[J]《热点透视》,2007,(12)
  [2]杨瑞兴.县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7,(7)
  [3]武瑞玲.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刻不容缓.[J]《经济师》, 2007, (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析讨价还价傅奔模型在企业并购中的应用04-26

浅谈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的知识转移研究04-26

关于金融危急下民营企业并购的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析04-26

我国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及其规避04-26

浅谈企业音乐电视对企业形象的塑造与传播04-26

试析公有经济企业家:选拔、培养、激励与约束04-26

浅论正确认识现代企业中的委托代理关系04-26

关于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04-26

试论国有企业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04-26

试论国有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研究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