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键的思路和一些政策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政府主导的大力度的投资,虽然在短期内能增加一些就业,但是,这种就业的增加规模是有限的,是一次性的,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这种短期内的投资,对解决大学生和复员转业军人的就业作用则更小。因此,在2009年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将猛增,城市失业率将高涨,社会不稳定风险加大的情况下,特别提出以下建议:
1.要从理顺流程着眼,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思路应当是:减税减费、融资担保——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在GDP中的参与率和分配比例——保持和扩张城乡居民的支出和消费能力。
从刺激内需,保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来看,国务院出台十个方面及4万亿投资的方案,是及时和必要的。但是,需要看到的是,如果仅仅是从投资角度出发,仅仅是由政府来主导,可能会形成这样的流程:政府主导的投资——劳动力就业较少的大企业参与——增长的内容主要是建设项目(劳动力就业是短期和一次性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少——消费难以有效拉动。可能形成这样的局面和结果:即资本参与推动经济增长热,劳动就业参与推动经济增长冷;政府投资需求热,社会消费需求冷;国有大企业投资和生产热,民营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投资、生产和服务冷;基础设施建设热,加工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冷。
非常有意思的是,有关部门最近对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提出,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使其对一些中小企业的应付款也大规模开始拖欠。据到一些为国有企业服务的民营企业调查,许多业主因此而拿不到款项,现金流发生断裂,经营陷入困境。因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今明两年,有可能盯着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项目,而对与其相关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交易会冷下来,国有资本在萧条时期的集中和聚集,将会给劳动密集企业和就业造成严重的打击。
因此,保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用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度过2009年经济萧条的难关,并且通过减税减费来鼓励创业和刺激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投资,从而维持就业水平和扩大就业容量,使城乡居民收入不至于减少,并且增加和提高居民收入的办法,来保持和扩大居民消费,再通过消费来支撑市场需求和扩大市场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是一条更加重要的宏观调控思路。
2.统计上应当调查和反映农村劳动力剩余率和城镇失业率,宏观调控方面应当将促进就业作为首要目标。
废除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指标和方法,由国家统计局垂直分支机构,或者委托第三方独立,或者中立地抽样统计调查两个重要的劳动力利用指标,即城镇劳动力失业率和农村劳动力剩余率。并且,作为考核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政绩的首要和权重较大的指标。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取向和首要目标,应当是较低的城镇失业率。因为仅仅将增长速度作为首要目标,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如果增长的内容是有机构成较高的大资本、大企业和大项目,高增长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就业机会。相关的财税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速度时,则或者可能是大企业上交的税收,或者加重了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反而会影响就业的增加。当然,如果增长速度下滑时,大企业和大项目倒闭停工的少,而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倒闭停工的多,一定会导致就业机会的加速萎缩。
现在学界提出,2009年要保增长,保什么样的增长呢?我认为,2009年宏观调控的关键目标应当是,保能够大量就业的经济增长。如果从这一宏观经济的目标出发,不仅仅是政府主导的大量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增长的内容应当是与劳动利用密切相关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投资、生产、服务和经营。因此,更重要的应当是抢救、维护和发展有大量增加劳动力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
3.对中小企业大规模减免税费,政府发债的一部分应用于替代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收费罚款。
实际上,目前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大量倒闭,除了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需求下降等因素外,税费负担太重,不能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从政策上,一是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减税减费,并且在2009一年中,停止一切收费,减免增值、营业和所得等税收,从而抢救大量停业和濒临倒闭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努力使就业容量不至于发生很严重的萎缩。二是废除目前税务系统对税收下达年年按一定比例税收增长任务、对中小企业实际不按税制收税而按营业额比率包税、对税务人员按照税收增长和超收进行奖励等潜规则和实际中的税收运作体制。三是尽快清理工商、质检、城管、卫生防疫、交通行政等等部门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收费项目,废除财政上对这些部门的“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体制,其经费全部切实改由财政拨款来负担。四是税收为促进就业服务。明年开始,并在中长期将能大量解决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增值税降低为3%,所得税改为15%,营业税改革为3%。
2009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经济萧条,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土地收入可能大幅度减少,而刺激经济增长和保民生又需要政府在困难局面下增加支出,这样各级政府将会对目前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实行更加严格的收税和收费,不仅应收尽收,还将会收过头税和过头费,使本来已经淹淹一息的许多商户和企业雪上加霜,发生更多的倒闭和破产,形成经济萧条、出口萎缩、需要减少、税费增加几重打击下的,来势凶猛的全国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倒闭潮。
因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宏观财政政策就是,要加大中央财政发行国债的力度,并尽快出台地方政府可以借债的暂行条例,放开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借债。更加重要的是,借债的收入不能全部用来投资建设和民生,而是要支出一部分给工商、质检、城管、卫生防疫、交通行政、安全生产、消防等向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收费的行政和行政事业性机构,把这部分费替代下来,让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在经济萧条时期不是雪上加霜,而是休养生息。在经济萧条过后,将这些部门的收费预算体制彻底改革为财政拨款,废除一切行政、执法和监督收费。用这种办法,将能解决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保下来,使就业存量萎缩较少,要比单纯扩大投资,就业存量并不持久和显著增加,而且财政还要增收打击存量就业,在扩大就业和增加内需方面,作用要好得多。
据了解,近几年,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每年负担的订报订刊、广告、办班等负用相当沉重,都是从各权力部门下来的,都不敢拒绝,苦不堪言。因此,需要中央和国务院,以及中纪委等部门,出台更加严厉的纪律,限制有关权力部门的相关机构,特别是事业单位,向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订报订刊和办班培训;加快政府行政、执法、监督等部门报刊等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要么与权力部门彻底脱勾而社会化,要么明令禁止其创收,由财政拨款全额供养。
4.尽快改革和放开金融体制,民间借贷公开化和银行化,大力发展能为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的村镇和城镇社区小银行。
2008年和2009年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困难的原因,除了需求疲软和市场需求萎缩外,一些有市场需求的中小企业难,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融资困难。当然,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在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更加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有不同的思路、体制和政策。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在各大银行的信贷中对微型和中小企业划出一定的比例,中央和国务院,包括银行业监督委员会,作为政治任务,给各大银行打招呼。各大银行再给各分行、分行给支行,基层行给信贷员下任务,希望以此来解决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这种想法是一种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幻想,这种办法实际上不可能使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到资。从经济规律和实际操作来看,(1)大银行和条条银行,它们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银行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信息搜寻、甄别的时间性较长,费用较大,而且真实性难以保证;(2)大银行和条条性银行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它在员工、网点、操作等方面的分摊成本要比数额较大的款贷给规模较大的企业高得多,是极不合算的;(3)由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经营生存周期可能短,变化快,业主流动性强,抵押物无和少,难寻担保,大银行和条条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难以控制;(4)银行的信贷员将款贷给大型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贷款较易收回,即使收不回来,责任较小,而贷给民营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一旦收不回,他要负的责任要比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大得多。因此,即使中央和国务院,包括银监会要求银行向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实际上可能是政府热,银行冷;银行上层表面上热,银行基层和信贷员实际上冷;编造的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的数据和宣传热,实际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则会非常少。实话实说,此路绝对是行不通的。
从经济学的道理来看,金融体系的流程,只能是小银行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其才能克服上述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不宜控制和分摊成本高的难题。正确的思路方式,应当尽快在城乡大力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中小银行。美国3亿人口有相互独立的4万家银行;中国13亿人口,相互独立的银行数得过来,显然是不相称的。
反对这种改革的提出许多意见来,比如说,过去农村的合作基金会、股金会等形成了大量的呆坏账;还比如说,民间容易形成集资诈骗,风险难以控制;再比如说,美国金融创新改革造成全球金融风暴,幸好我们没有加大金融的开放,幸亏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金融创新和改革,才使我们幸免于难。这些方面需要深入的进行研究,不能简单地就下结论。一是过去农村搞的合作基金会和股金会,将信用的钱,由乡镇,甚至县政府作为财政的钱来用,资金性质和产权不清,是造成其呆坏账的最重要的原因;二是浙江温台地区,其民间借贷比较发达,有极个别的集资诈骗行为,而绝大多数还是为创业、投资、经营而放贷,其呆坏账率很低;三是美国的金融问题是由其虚拟金融创新过度导致的,虚拟金融体系出问题传导给实体金融体系部门,其给实业贷款的实体金融部分并没有出问题。中国目前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需要的是解决由于金融体系的高度垄断,而使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不到款的问题,要推进的是实体金融体系部分的改革。不能将二者混淆起来。以此来反对和拖泥带水延迟对金融体制的改革。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金融体制的垄断保守,由于大量的能增加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而难以发展,形成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失业人群,将会给我国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的风险。
发展乡村和城镇社区小银行,不应当采取由大银行入股的办法,这样实际上又会成大银行的分支行,结果还是不会给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贷款。只成立贷款公司,不给其存款权力,而从大银行批发资金的方式,我认为也会抬高成本,资金也受到比例的限制,效果并不好。
较为彻底的改革办法是:由社会资本发起,限定其规模,发展专门为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小银行;对目前一些民间地下的借贷组织合法化,将其发展为小银行;将目前的一些担保公司,鼓励使其发展为小银行。总之,一定要产权明晰,规模小而社区化,设计其资产等保证制度,政府有关部门不能图监管方便,而应当积极地推进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为中国目前和未来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体系。
5.尽快改革目前的注册登记年检、执法监督制度。
虽然国家工商总局陆续出台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些规定,放宽了一些限制。但是,所列的一些措施对于鼓励创业,对于为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还远远不够。建议是:放宽中小企业的审批准入,降低注册资本的门槛;考虑降低创业者成本,允许在自己的住所注册公司(租费是办中小企业一项最大的成本,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办公司,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呢?就这一项,将许多可能能办公司的创业者档在门外);由中立的研究机构提出清理目前还存在的注册登记前置审批,报国务院尽快取消;尽可能简化工商登记,公开明示所需要的文件;颁布法律规定注册登记企业所需要的时间,最长应当为五个工作日,如果期间办不完,视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违法;再一次清理准入限制的行业,除了国家军事等特殊的行业外,一切民间资本都应当准入;同一些发达国家一样,允许一部分非登记经营户和小型企业存在,实行备案制,有的经济上负无限的自然人责任,但必须得由管区税务部门登记,纳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取消企业年检,工商行政部门不得以注册登记、抽检企业等同时,搭车收费,禁止个别工商部门与中介组织结合通过年检过程,利用收取年检费和订报订刊等谋取部门利益的现象发生。如果工商注册登记和管理理念和方式不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转变,我们鼓励创业者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期望必定会付之东流。
而其他诸如质检、卫生防疫、城市管理、交通行政等等一切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有关的政府部门和行政性事业机构,不得以执法、检查和监督为由,收费和罚款。除非严重违法,对于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和经营,应当以教育为主,以引导为主,应当以促进就业为主。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如果正常经营,有关执法机构和人员,不得随意检查和骚扰商户和企业。
总之,在2009年和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由于就业和民生领域的使然,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兴,则社会投资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会增加,国内消费需求会强劲,社会安定祥和;而反之,我们则会陷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僵局和困境。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简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04-26
对健全商业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论析04-26
简析管理者绩效评价体系04-26
浅论对国企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构建04-26
浅谈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04-26
浅论企业技术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
试析国有外贸企业如何强化激励与约束机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