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广告修辞的劝说理论应用分析

时间:2024-04-26 10:51:3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 现代广告总是千方百计地运用各种劝说方式,试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并尝试说服受众按广告的意图去行事,因而西方传统修辞学的劝说艺术在现代得以复兴并发扬光大。本文分析西方广告修辞中常用的四种劝说理论,探索其影响受众心理的劝说机制,以便在策划广告时,切合实际地运用劝说艺术,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
  [关键词] 广告 修辞 劝说 机制
  
  一、现代广告的劝说艺术与西方传统修辞学
  现代商业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劝说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改变想法。广告修辞就是研究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受众)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据此策划广告,制定广告目标,根据广告场景,运用劝说策略,达到理想的广告效应。
  劝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我们每天都在说服他人或被他人说服,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不可避免地成为劝说者。西蒙斯(H. W Simons)在他的《社会劝说学》中明确地解释了劝说的定义:劝说是一门人类交流的艺术,用于影响自我判断和他人的行为。劝说是一种尝试改变他人思想、感觉和行为的方法,但并不通过严刑拷打、高压逼供之类的强迫方式达到目的,也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感观认识,还包含有金钱交易和物质的影响。劝说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真假的辨认,可能或不可能的判断,对他人和事物的评价,个人及社会的责任,甚至影响人的基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形成。
  在西方社会,劝说自古以来就是传统修辞学的核心内容。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将修辞学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找出所有可供使用的劝说方法的艺术”(Solmsen,)。劝说策略至今仍是修辞学研究的重点。当谈及修辞学的实际应用时,布赖恩首先将其定义为“话语中信息性和劝说性的基本原理”(温科学)。因此,劝说理论可以运用于多种不同的领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广告。当代西方新修辞学甚至认为,所有书面和非书面的表达方式都可用于劝说,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动作等。现代修辞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所有语言形式,更包括了所有非语言交流方式。美国当代著名修辞学家博克就认为服饰代表了着装人的社会地位,可用于修辞分析(Bizzell)。在西方国家,修辞的劝说艺术在现代广告上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写照。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广告修辞的劝说机制
  广告作为最普遍的劝说形式,其主要目的是改变或加强受众的态度。广告人必须首先清楚他的目标是如何取得受众的信任,接受广告所倡导的价值观,然后决定该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广告修辞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劝说策略,尤其在商业广告中,这一点十分突出。商业广告的根本目的是推销商品,也是广告人获取利益的工具。但是,要让消费者付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了说服他们,广告人必需竭尽全力,找出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地方,让消费者相信他们所推荐的商品是值得购买的。为了使广告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广告人需要寻找最佳途径把观点展示给消费者,假设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消费者的心理状态,从而进行劝说。
  广告修辞是否发生作用,要考虑到如下四个要素:一是分析受众对商品的感知过程,对受众的潜意识施加影响;二是分析受众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取得受众的认同;三是分析受众消费动机的形成过程,研究如何激活消费者的动机;四是分析受众态度转变的过程,引导受众对商品的喜爱和忠诚。下面就这四个方面,结合相关的理论,分析现代西方广告修辞的劝说机制。
  1.受众的感知过程与潜意识劝说论 (Consumer Perception and Subliminal Persuasive Theory)
  人们深藏于意识之后的潜意识可能会受到刺激,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察觉到了这些刺激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与刺激因素之间的关系。刺激因素可能很微弱,在视觉和听觉上很难察觉,但足以被感受细胞接受,这个过程称为潜意思感知。
  感知是对刺激因素如光、色彩和声音的选择、组织和诠释的过程。感知的选择过程指人们只需要关注很少部分的刺激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人类的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非常有限,所以消费者对他们所要关注的事物会精挑细选。
  广告有很多足以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因素,包括版权、模特性别、模特姿势、广告篇幅大小、印刷板式,以及广告放置的位置等。商家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方式的广告,试图引起消费者对他们的产品的注意,包括在媒体上购买巨幅版面展现引人注目的广告,或挖空心思地将广告放置在人们目光能够得到的地方,如购物卡背面、购物中心电梯、公交车等地方,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这类广告相对于传统上印在报刊的广告更能使消费者的目光停留。
  在诸多的刺激因素中,差异对比最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广告人经常使用极端的引人注目的手段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差异对比,从而打动观众。然而,广告不是非得标新立异才能显示出其与众不同,只要与它所处的环境形成对比反差即可,例如,印刷广告中大量使用留白,电视广告开始时的无声都可形成强烈反差,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另外,在印刷广告中使用经典的黑和白来强调和突出商品,将轻而易举地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运用超现实主义比喻以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再者,简洁明了也是一种很好的吸引注意力的方式,如在“PEPSI”(百事可乐)广告中的“Ask for more(渴望无限)”。与其他华丽复杂的广告相比,这则广告非常简单,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潜意识广告功效的认识始于美国劝说理论家维卡利(James Vicary)。1957年维卡利在美国新泽西州一家电影院进行一个实验,检验广告对观众潜意识的影响。实验的内容是,在放映电影时每隔短暂的时间闪动一个瞬间标语“吃爆米花”和“喝可口可乐”。这么短暂的画面,观众的眼睛根本无法察觉,但结果显示,在进行实验的六个星期内,爆米花的销量增长58%,可口可乐销量也增加了18%(Weir)。维卡利的实验表明,广告影响了受众的潜意识,消费者在不觉之间接受了广告所宣传的商品。
  上世纪70年代以后,潜意识理论得到普遍的重视,广泛运用于商业广告。广告人通过视觉或听觉两个渠道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创造潜意识信息,说服消费者购买其商品。如在Giblet金酒广告中,广告人别出心裁地使用冰块影响受众的潜意识,冰块中的字母显示出“性”这个信息。此类广告能够触发人们潜意识的情绪反应,当人们在商场购物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些广告的商品。
  除了潜意识视觉信息,消费者同样会受到隐藏在录音里的信息的影响。听觉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中,这类劝说称为心理声学劝说。据说在美国,一千多家商店为预防盗窃,反复播放同一则信息“I am honest.I won't steal.Stealing is dishonest.(我很诚实,我不会盗窃,盗窃是不诚实的行为)”。九个月后,六家连锁店被盗的案子减少将近40%,商店损失减少六十万美元。
  2.受众的认知与可能性推敲论 (Consumer Learning and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自1980年起,双路径信息处理模式在劝说理论中占着主导地位,这就是可能性推敲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该模式认为人们收到信息后可能采取两种处理途径推敲信息并改变态度:一种是深层次处理的核心路径(central route),另一种是浅层次处理的周边路径(peripheral route)。消费者透过核心路径对信息中的资讯进行仔细的考虑和评估,从而被其中合理的观点所打动。周边路径则透过低层次的推敲,通过这种路径的消费者通常对信息不感兴趣,也不会去分析信息的内容,而更多地被信息周围的线索所影响。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广告人尽可能地去改变消费者的想法,因此了解消费者的思想和心理显得极其重要,这就涉及到消费者心理的第二个过程——认知。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根据可能性推敲理论,“推敲”是指人们认真思考相关信息的程度。推敲包括谨慎地思考、观察、获取相关信息、对事物进行综合评估并最终得出有利的结论。推敲能够产生说服效果,不同程度的推敲会造成不同的态度转变过程。消费者只有在认可和赞许广告的观点时,才有可能被说服。可能性推敲理论在市场营销中的运用随处可见。例如,针对高端产品,商家需要从多种角度强调物品坚固耐用的高品质,某汽车广告展示的两段文字就很有说服力:赢得2006年世界汽车大赛和2000年至2006年连续6年的大奖,可见质量非同一般。而对于低端产品,重点要放在陈述的形式而非内容,如采用名人代言或形象的符号广告。
  3.消费动机和期望值理论 (Consumer Motivation and Expectancy Theory)
  当消费者的需求被唤醒,并且希望满足这个需求,消费动机才能形成。但是,一旦需求被激活以后,一种使消费者减弱或完全否决这种需求的焦虑感也随之产生。广告人总是尝试着创造出能够满足消费者渴求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降低消费者的焦虑感。在广告策划中,往往运用期望值理论来达到这个目的。
  期望值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强的实用性。该理论假定,人们的期望值会受到他人言行的影响,当传播人的言行所传达的信息超出接收人的期望值时,信息接收人很容易接纳并高估该信息。反之亦然。期望值理论简单有效,可应用于所有劝说场景。
  人们认识期望值在改变态度或行为的过程中的作用,源于布鲁斯(R.D.Brooks)1970年公布的一项研究。他通过研究在劝说行为中应该说的或者不该说的话,试图“转变先前所持态度”,以此建立一个劝说模式。期望值理论作为一个理论框架,用于解释不同的信息源、消息和受众在信息劝说中所具有的不同的影响。信息源变量的研究包括信任度和可信度。研究表明,高信任度的沟通者具有优先的地位,其语言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而当一个人被认定为低信任度的消息来源时,他所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就非常有限。
  当目标市场将消息的来源视为高度可信,那么该信息将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态度,这就是信息源信任度。信息源信任度由两种基本的参数组成:可信度和专业度。消息的来源可以是实名或者匿名的人,一个公司或组织,甚至可以不是一个活人,比如卡通角色。信息源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同一条消息,不同的来源会使接收者做出不同的回应。如果信息源没有进行明显的辩解,而是提供完整、客观和精确的信息,就会被认为是可信任的。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专家,并且没有明显的动机来误导大众,则会被认为是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源。
  因此,被公认是可信和专业的组织及受人尊敬、崇拜的名人,在这类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如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提升了Nike品牌形象并使其销售额大增。
  4.受众态度的转变与认知差异论 (Consumer Attitude Change and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认知差异理论来源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斯廷格(Leon Festinger)1957年提出的一种社会认知论。认知差异论提出,人的心理存在着很多相关联的认知,它们彼此间也许会相互矛盾,这些矛盾就会造成心理上的不协调或不适。为了消除这些不协调的感觉,人们的思想,感觉和行动会因此而改变以寻求“和谐”。不协调的感觉可能源于心理上的不适和文化差异,认知差异论的前提是消除人们因需求而引发的不协调行为的动力。对于广告商而言,非常重要的是创造一种改变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态度的感觉,其中一种策略就是使人们产生一种认识差异。广告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创造出一种认识差异,使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或者概念产生有利的回应。
  态度的转变是人们对所处环境某些方面的感知、认识、诱导和情感状态的一种长期的重新组织的过程。消费者的态度对于广告商而言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影响广告商对产品的评价。一种强烈的肯定态度可成为对一种品牌喜好或忠诚。如果不是一种强烈的态度,就算它是肯定的,也不足以让人们采取行动。消费者对于不同的广告展示会产生不同的感知(影响)和判断(认知)。这些感知和判断反过来又影响着消费者对广告展示的态度和对品牌的信任。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以及对品牌的信任最终影响他们对品牌的态度。
  广告运用认识差异论的一种常见手段是恐惧手段。恐惧手段在态度和行动都无法获得的情况下,利用来自负面的威胁。恐惧是在市场沟通中的一种颇为有效的广告手段,因为消费者对于运用恐惧手段的广告具有更为深刻的记忆。比如,南非一家广告公司做的“反滥用毒品”系列公益广告就非常有效。广告中一位少女神情呆滞地坐在购物中心的楼梯口,她的眼睛、鼻子、嘴唇乃至整个面部、肩膀、手臂上都充满了红色斑点,身边放着一块黑底白字的小牌,牌子上写着:吸食毒品,你的结局会同我一样。这样的广告让人看了不寒而栗,它运用“敲警钟”的方法进行恐惧诉求,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
  三、结语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对受众施加影响,说服受众接受广告所宣传的观点,这与西方传统修辞学的目的一脉相承。亚里士多德建立的古典修辞学,强调以听众为中心的劝说作用。修辞活动以劝说为目的,早已为西方人所熟知并习以为常。修辞的劝说功能在古希腊就广泛运用于舆论宣传,在当代得到发扬光大,其大显身手的场所就是广告。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广告铺天盖地,其目的无非是引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因此,广告人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受众心理进行研究,将劝说理论应用到受众的心理反应之中,在广告中科学系统地运用不同的劝说策略,以取得广告策划的成功。
  参考文献:
  [1]Bizzell,P & Herzberg,B.The Rhetorical Tradition:Readings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M].Boston:Bedford Books of ST,1990
  [2]Brooks,R.D.The generalizability of early reversals of attitudes toward communication sources[J].Speech Monographs,1970.37:152~155
  [3]Burgoon,M.Toward a message-centered theory of persuasion:Thre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language intensity[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75.1:240~256
  [4]Festinger, L.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M].New York:Evanston,1957
  [5]Hamilton, Hunter,& Brugoon,M.An empirical test of an axiomatic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intensity and persuasion[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0.9:235~255
  [6]Petty,R.E.and Cacioppo,J.T.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ttitude Change[M].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6
  [7]Simons, H.W.Persuasion in Society[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001
  [8]Solmsen, F.The Rhetoric and Poetics of Aristotle[M].New York:Random house,1954
  [9]Weir,W.Another look at subliminal“facts”[J].Advertising Age,1984
  [10]温科学:20世纪西方修辞学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宋 丹:从消费者心理谈广告创意[J].郑州轻工学院学报,2002,(3)
  [12]吴丽萍:劝说艺术与广告心理,广西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论企业在职培训的风险决策分析04-26

关于深化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探讨04-26

浅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04-26

在职培训的风险防范及其相关的决策分析04-26

技术型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和预防措施研究04-26

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探析04-26

基于价值实现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能力/公司治理整合04-26

关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应注意的问题分析04-26

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问题分析研究04-26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下高校科技发展战略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