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建设成和谐社会为目标,企业给自身责任的定位就不仅仅是经济责任,为社会提供充裕的物质精神产品。本文从社会责任的内涵出发,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间的关系以说明在社会大生产中承担社会责任是必然的,再借助博弈的模型论证了企业以逃避社会责任获取比较优势是不可持续的。最后通过成本收益图的分析发现企业是存在最佳社会责任承受点的,并以具体公司的支出结构表为方法,得出该公司的社会责任承受范围。
【关键词】社会责任 博弈 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一、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对于社会责任,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观给出的一般解释是企业为所处社会的全面和长远利益而必须关心,全力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适应和发展的参与。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改善社会环境、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义务。企业作为开放性质的经济组织,其基本功能和职责是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并获取盈利。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主体地位的加强,人们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行使自身功能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通过对概念的解读,我们不难理解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一种法律责任,除此之外应有一种自觉的道义责任。所谓自觉的道义责任,是不受法律约束的,是不被强制要求的。而当我们回归到企业的概念时发现,新古典学派赋予了企业以“经济人”的含义,认为企业是使得厂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完全的理性,并掌握完全的信息,不断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就产生了一个关于承担道义责任必要性的问题以及承担责任大小的疑问。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1.从企业属性的角度分析
企业是市场经济主体,单个企业则可看作是社会的一个细胞,于是我们可以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表达为企业包含于社会,而企业与社会同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实际上,从企业的自然和社会二重属性的角度我们也可以得出企业社会间的关系。企业的自然属性决定了要持续经营则必须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而同时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决不能无视社会责任。
2.用博弈论的模型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企业生产存在经济周期,市场经济中各个企业相互揣摩竞争方的策略,以作出下一步有利于自身盈利的策略,这样就形成了企业间的博弈。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多少,也是企业在该营业周期内必须作出的决策之一,而作出这种决策的依据则部分依赖于同行业内竞争方的决策选择。当然,竞争方也同样将企业可能的决策倾向作为自己的决策依据。假设双方同时作出决策,这样,一个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模型就诞生了。
假设存在A和B两企业,双方就是否承担企业对社会环境负有的社会责任展开博弈,以采取最优化策略收获最大化的利润。在企业的经营中,存在企业的生产周期,政府政策的时滞,市场信息反馈的周期。因此,我们就可以将这两个企业间的博弈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时间阶段。
企业在产品的一个生产周期中若承担起依法纳税,处理好产生的环境问题,向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等社会责任,那么这必然将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把增加的生产成本部分转移给消费者,即提高产品价格,同时部分内部消化。
因此,在短期内,按照履行社会责任引起的盈利的能力的变化,我们可以假设两企业在各方面的生产能力和条件完全一样的条件下,双方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0,一企业履行而另一企业不履行的利润分别是5和20。这是因为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了生产成本,由此而失去的市场份额转向了另一方。两企业都不履行时,在平等的生产成本条件下竞争,则利润都是15。从这个博弈矩阵中可以发现,对于A企业,为了尽可能追求利润,它的最优决策是不履行社会责任,考虑到A企业的选择倾向,B企业也会选择不履行社会责任,这样双方实现了15的利润。
在中期,企业完成了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轮生产,双方均未承担社会责任,政府注意到企业的逃税行为,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罚款并加强监督,因生产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使企业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同时,对公益事业的冷漠,一方面,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责任感受到质疑,另一方面,不利于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设想整个行业在初期的博弈结果是逃避社会责任,那么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开始恶化,行业前景不被看好。
然而,因为政策时滞或企业内部人员的侥幸心理,企业开始有意识的承担但并未完全承担起足额缴税和环境问题处理的责任,居民也还未完成企业形象的重新定位,但试图寻找该企业生产产品的替代品而使得需求量有所减少,行业环境虽然恶化但并不明显。由于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我们得出了新的博弈矩阵。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8,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是4和15,A、B企业都不履行的利润是10。由此可见,因外部条件的恶化,企业的盈利能力较短期内下降,然而不承担社会责任仍是A、B企业以至该行业的最优决策。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经过中期的经营,企业开始反省利润降低的原因,意识到随着企业形象的日渐受损会导致商誉这一无形资产的急剧跌价,行业环境继续恶化的结果是该行业的整体破产。同时,企业已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有能力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这也符合他们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若一企业继续选择不承担社会的决策,其周边环境和企业形象的恶化会使利润大大降低,直至无利润,最后破产。新的博弈矩阵如下:
A、B企业都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15,一方履行,而另一方不履行的利润分别是0和20,A、B企业都不履行社会责任后的利润是0。很明显,A、B两企业会承担起社会责任,实现了他们的利润最大化。
通过企业在短、中、长期的博弈分析,总结得出企业只可能在短期内以逃避社会责任来获取高利润,但这种获利方式是不持续的。从长期来看它将不会获得任何利润,从而退出该行业,因此,企业要立足于长足的发展,必然要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企业的社会责任承受能力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必要的,但并不是无限的,要量力而为,但又不能流于形式。因此,探求企业社会责任承受能力也是必要的。
如下图所示,承担道义责任的边际成本是不变的,可以设想用相同数量的投入去履行一单位的社会责任,但当履行社会责任达到一定程度时,此时企业已有一定的声誉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其履行社会责任的边际收益递减。不难发现,在MR=MC处,企业实现了最大化的利润,即承担R0的道义责任时企业处在社会责任承受能力的最佳点。承担多于R0的道义责任,则会成为企业过重的社会负担,而承担少于R0道义责任,则不足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从图中可以看出,R1—R0是社会责任承受范围,企业要持续盈利则在每个营业周期中至少要承担R1道义责任。
现实社会中,承担道义责任对外部条件和企业商誉的影响是难以确定的,因而承担道义责任的收益难以精确计算,但我们可以放松求最佳道义责任的条件,扩展成一个范围。
下面引进“袁隆平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支出结构表作一个实例分析,以探求该公司最佳的社会责任承受和可以承受的范围,下面就是该公司各年度支出结构的表格反映。
在公司的长期经营中,它会估量出承担道义责任对净利润的影响程度,在分析过程中,我们不妨赋予这种影响程度一定的权重,例如0.5%,我们假设其他条件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历年净利润的升降关系,通过同一个坐标可以把捐赠支出占全部营业外支出的百分比P,净利润W的趋势变化反映出来。
可以这样分析,从2000年到2001年P值大幅减少,然而W小幅上升,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2001年相对其他年份履行了过高的道义责任,以致利润有所下滑。在2002年底,P值降至最低,但我们也发现利润降到了最低点。随着公司加大在道义责任方面的指出,公司的利润明显在2003年得到了回升。把这种分析移到成本收益图得到如下图形:
从上图分析中,我们推测出此结论:该公司的道义责任最佳承受范围为6.35%~18.66%,而其可承受道义责任的范围为1.11%~18.66%。如果将更多年份的数据纳入分析,那么可以把这个范围进一步缩小,逐步得到精确值。然而这个分析模型是有缺陷的,因为它假设了其他的条件变化没有对历年净利润的升降造成影响,实际上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会经常出现,但这个模型的价值在于证明了企业是有最佳社会责任承受力的,以及提供了一种不太完善但针对某些现实有效的简单计算方法。事实上,只要精确计量出各种条件对利润的影响权数,收集足够的数据,那么则可以建立一个更加现实的模型,也能得到一个更加精确的值。
四、总结
在以上的论述中,分别用企业的二重性,博弈模型来论证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然后借助成本收益图证明另外企业存在社会责任承受范围和最佳承受力,并进行了简单的实例分析。无论是对必要性还是最佳承受力的论证都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完成的,都是围绕着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平衡中展开的,更能引起相关利益者的关注。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义务,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实现双赢的决策。
参考文献:
[1]田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推进机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李立清,李燕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
[3]张向前.和谐社会的企业责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对策04-26
企业理财目标的评价与优化04-26
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04-26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困境及国际竞争力04-26
试论如何加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04-26
国有企业融资管理战略研究04-26
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探析04-26
企业不良资产现状成因及对策04-26
试析企业激励耗散结构的构建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