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元经济是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重要经济环境。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关键词:二元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思考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而农业生产仅需劳动力不过2亿,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必须要创新思维,制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规划,从二元经济结构的角度,坚持农业内与农业外相结合、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为出发点,双管齐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
1发挥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缓解转移矛盾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出路目前主要还是在农村,要靠农业本身。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政府必须从宏观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在当前,我们可以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产业化经营为纽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以有效缓解农业劳动力过量蓄积与城市吸纳不及时的矛盾。
(1)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双高农业(即高质高价值而非以往的高质高产)来提升产品竞争优势促进农业劳动力的相对集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供给摆脱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充分利用农业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尤其要通过技术支持等手段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和精准农业,促进劳动力的集中。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各地区都要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区域内部初步形成有特色的专业生产带。
如:东部地区以无公害绿色蔬菜和水产品、花卉等为主体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生产;中部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集中的主要地区)作为我国粮、油、棉、瓜菜、水果、畜禽品及名、优、特产品供应的基地;西部地区“双特”(特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2)打好农业综合开发牌,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文章。据统计,我国可利用的山地资源是现有耕地面积的2.5倍左右,内陆水域与耕地面积相比也达到了20%,开发潜力极大,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充分挖掘山林,水域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优、新、特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此外,中西部地区应抓住当前农产品充裕和国家财政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机遇,通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政府每年可拿出一定的资金,同时通过吸引外来资金,建立和完善水利基金制度和劳动积累工制度,采取以工代赈、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形式,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即引导农民在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加快荒山绿化、加强农村交通建设等方面投工投劳,达到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目的,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
(3)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纽带,拉长产业链。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贸易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其基本特征是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增强“关联度”,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乡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还可以延伸到贮藏、运销等环节,带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同时要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扶持政策,引导他们发挥地方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并精心构筑产业化服务体系,抓好专业性市场的培育和建设。
2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最终途径
从吸收人口的成本和效果比较,大中城市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投资少、转移数量大的优势。从世界城市发展史来看都是先发展大中城市,然后配套发展小城镇和卫星城,最后实现城乡一体化。若反其道而行之,违背城市发展规律,必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不仅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还能够加快城镇化进程及经济发展的步伐。
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结合是关键。发展大中城市并不是不要发展小城镇。在城镇发展链上,需不需要小城镇,主要应该是由地理上的分工、协作、交易等等的经济性所决定的,不能“没有金刚钻,非要揽瓷器活”。特别是政府的目标应与农民的目标要结合起来,政府应该根据农民的意愿确立政府的工作目标,如不这样必将引发新的政府与群众的矛盾,因此即使在一个地理结点上需要一个小城镇存在,应当由市场调节引导投资、人口、企业、居住、文通、物流、人流等等而形成,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市场的作用结果,而不应当是政府随心所欲而定。在发展中要特别注重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政府应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以现有的县城为骨干,选择部分条件好且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建制镇重点加以发展,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待遇,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建立乡镇工业小区,连片开发,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发挥好小城镇的“聚集效应”。同时政府还要培育新的增长点,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大乡镇企业改制力度,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继续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小城镇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应主要通过引资来解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可本着共同受益、共同负担的原则来筹集,同时应搞活小城镇房地产市场,通过经营土地、有偿转让等方式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为加快小城镇建设,政府必须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富余人员,并通过地方政府,事业单位等机构的集中,提升乡镇工业小区的地位和作用,使小城镇与乡镇企业协调同步发展起来。
3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归根到底必须依靠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说到底还是“转移农民”的问题,而农民能否转移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多的劳动力集中在过少的生产要素上,造成农业边际收益小于零,即刘易斯所说的零值劳动。而农民的收入不能靠提价和政府保护而增加,只能靠农村劳动力转移,但实施这一对策必然遇到农民素质这一根本障碍。中国近70%的人口在农村,而90%以上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由于文化程度低,缺乏一技之长,农村人口难以有效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也制约了我国乡镇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目标调整的实现。文化程度低,缺乏技能的劳动力,难以在城市中找到就业岗位,已成为阻碍我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大量低文化、低素质的富余人口滞留在农村,也是农村消费品市场不能开拓、内需不能启动、农业难以实现效益化、产业化、规模化的主要因素。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随着国力的增强,必须在农村推行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目前农村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主要来自乡镇政府投入、农村教育附加费和向学生收费,而乡镇财政是筹资能力最弱的一级财政,而教育附加费的征收又很困难,因此农村学校只能提高学费标准,农民在现付成本与即期收益的比较中选择了让子女辍学。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根本没有达到9年义务教育的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年限,也可以起到降低劳动力供给、减缓劳动力的供需矛盾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义务教育是在所有教育阶段中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阶段,在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后,农村劳动力就具备了读书看报的能力,能够从更多的渠道获得所需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自身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因此政府必须从投入体制上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同时向农户宣传义务教育的法律地位,保证在农村普及9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普遍素质,为农村劳动力的长期转移夯实基础。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新机制:(1)必须建立与农村适用技术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模式,革新教学的内容,培养适用初级人才,大力培养创业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需要。(2)必须建立健全培训网络体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立体农村教育体系,采取不同的形式,分层次、分类型、分专业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技能,增加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需要。(3)切实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改变农村教育的财政体制,基础教育经费支出应以省为单位统一核算。同时要鼓励社区、企业、私人等社会力量办学,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解决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
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因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也是全方位的,尽管对渠道有所倚重,但从根本上说,它还需要全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不断在深度和广度上寻找更多的就业空间,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特区展望,2003,3(14).
〔2〕陈广汉. 刘易斯的经济思想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3〕王郁昭.农民就业——走出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5930.
〔4〕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三联书店,1994.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谈我国资本市场及其发展04-26
论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创新体系04-26
我国政府支出与国民经济的计量经济模型研究04-26
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04-26
谈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04-26
论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04-26
如何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04-26
会计的历史真实、主观真实与现实真实性解析04-26
论企业导入CIS设计的商业意义04-2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文化特征浅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