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国家标准”,最新修订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已于日前面世,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原《通则》相比,它更着眼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诸多方面均有创新。
那么,在会计师事务所和《通则》所适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眼中,新《通则》最大亮点在哪里?与原《通则》相比的新变化会对企业产生怎样的影响?《通则》的施行,将对企业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起到多大作用?
全面保护国家利益
在北京中瑞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何培刚看来,新《通则》的最大变化就是各级政府都要加强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监控,由此,《通则》对国家利益的保护更加全面。《通则》的内容极为丰富和细化,“如果说1993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原《通则》是一本小册子,那么新《通则》就成了一部大辞典。”何培刚说。原《通则》对公司结构、公积金和职工福利等方面论述较多,对企业本身的要求还是以资本为核心。而此次新《通则》则重点规定,政府作为主管人、管理人和监管人,对企业的监控力度必须加大。注重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职责不分、角色错位的问题,这对国家利益来说是一种保护。
比如在第五十一条中,“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何培刚认为如此规定至关重要。在现实中,有的企业未获利润,但最终还是以管理费、使用金等各种名目,仍向相关投资者分配了利润。《通则》把好了这一关,如果当年没有利润,就不能“吃”旧有利润,也不能变换名目。
关注职工和中小股东
除了保护国家利益,《通则》对企业职工和中小股东利益也更加关注。比如第五十条中,在企业年度净利润方面,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盈余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这项规定就保护了其他投资者。也就是说,对于国有企业收回自己发行部分的行为将有所限制,回购后不转让部分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从而保护了小股东。而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这是在说不要操纵利润,同样也是保护和照顾其他投资人。在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方面,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这是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能力,减少投资者风险。
再比如第六十六条中,企业应当在年度内定期向职工公开的信息包括,职工劳动报酬、养老、医疗、工伤、住房、培训、休假等信息,以及经营者报酬实施方案。在此,职工和经营者两者是分开的,从两权分离上说,它既照顾到经营者的利益,也兼顾了企业利益。应当公开的信息还包括企业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及处置情况,以及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这些规定均旨在保护其他中小股东利益。今后,企业要重组、入股,或到其他企业参股、控股,都必须透明操作,将有关信息予以公布,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扶持技术创新
同时,《通则》还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在第五十二条中,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作出规定。在原《通则》开始施行时,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形式很少,而且很多时候与侵占公有资产难以区分。比如,如果当时一个企业的总工程师利用厂里的实验室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他如果利用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就会被视为违法。
第三十八条也规定,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何培刚表示,允许集团公司合并使用整个集团的研发费用,将改变目前很多企业在研发时“撒胡椒面”的状况,合并使用有助于企业集中财力攻克技术难关,完成更大规模的研发项目。
控制财务风险
修订后的《通则》增加了财务监督一章,对企业财务的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予以明确,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做了必要的规定,既约束企业、经营者和相关责任人员,也约束财政执法人员,维护了国家财务管理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何培刚说,造成企业作假的因素较多,其中有的涉及政府监管不力,而《通则》既管企业又管财政管理部门,明确了政府所负的责任。
何培刚说,《通则》对于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有积极作用。依据《通则》,企业今后在自主运营特别是资本运作上将会更加规范,而企业须建立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也会提升到战略高度。此外,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目的就在于控制财务风险。他认为,风险控制不光是指企业财务风险,它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预警。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今后将会越来越大地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虽然《通则》主要适用的是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看似覆盖面较窄,但其他企业也应参照执行。从这个意义上说,《通则》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
有业内人士表示,《通则》与此前发布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一起,构建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完整框架。此《通则》的施行并非政府的权宜之策,其适用的时间将会较为长久。
相关文章:
楚天激光企业边界研究04-26
施工企业上市利弊分析04-26
论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创新04-26
世界直接投资对我国企业的启示04-26
我国民营企业组织变革研究04-26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路径探讨04-26
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应对金融危机路径探讨04-26
诚信领导理论研究04-26
绩效考核与企业利润最大化研究04-26
企业孵化器发展影响因素分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