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社会学思维方式。是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它的每一次转变,都会对很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对会计研究中的规范和实证研究方法进行了诠释。然后,从后现代主义的三种理论一符号学、福柯的系谱学以及后结构主义角度时会计和会计研究进行了批判性的解读,试图从批判中构建一种更加开放的、多元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关键词:人文社会学;后现代主义;会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5-0110-05
在会计研究领域,实证研究方法的逐渐兴起,引起了规范与实证研究的优劣之争。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推行实证研究;有些学者认为两者应该和谐共处;有些学者看到了西方最新研究趋势,提倡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要前瞻性地利用其他一些人文诠释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这种纯方法论的研究思路忽视了会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忽视了会计研究中的人文社会思维,忽视了会计作为人文社会系统中子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忽视了各种研究方法背后更深层的人文社会学寓意。本文试图从人文社会学诠释的角度,借鉴人文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方法,重新对会计和会计研究进行多角度的透视。希冀引出一些更深层的、有意义的思考。
一、人文社会学视角诠释:一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
众所周知,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传统形而上学认识论的影响,会计研究以规范为主,主要回答“会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在这种研究范式下,会计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内在逻辑的、可以自我演绎的技术体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思维的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坚信会计存在一个深藏不变的本质性的东西,坚信那些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坚信透过现象是揭示事物本质的唯一抑或主要途径,坚信从技术上研究和发现最能反映真实状况的准则体系是会计界的学术使命和内在规定。长期以来,对会计本质的追问就是本质主义研究思维的逻辑体现。
2、会计的自我演绎性(deduetive)。相信会计应是可以通过概念的思辨和演绎取得内在一致的逻辑体系,相信依据会计的假设或目标,可以推导出足以解释会计实践、指导会计未来的会计理论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概念框架(concepts framework)的研究就是这种思维的经典总结。
3、会计的凸显技术性(technical)。既然会计存在一个本真的东西,而且其理论体系又是可演绎的,那么依靠人类理性的力量,可以从众多纷繁芜杂的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出最接近客观事实的那一种,甚至可以设计出一些可以遵循的原则,来应对万变的客观世界。会计研究走的是一条技术的、立法的路线。过去会计文献多集中在对某项具体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探讨,就是这种技术性研究思维的充分体现。
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证会计研究方法异军突起,大有取代规范研究之势。从思想根源上讲,是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如以孔德和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思想、以马赫为代表的马赫主义思想、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思想、波普尔的朴素证伪主义和拉卡托斯的精致证伪主义思想,等等;从需求动因上讲,信息需求、教学需求和政策需求推动了实证会计的发展;从客观条件来讲,资本市场的建立、企业理论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的应用为实证会计研究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抛开会计研究规范与实证的纯方法论之争,从人文社会学角度分析。会计研究方法变化的背后。无疑蕴含着人文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都会对很多学科的研究范式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纵观哲学史中的“三次转向”,均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带来创新性、甚至根本性的转变,康德曾把他在哲学上的转向比喻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在哲学界发生的“解释学转向”,把特定社会情景引入研究场域,带来了许多学科研究范式的转变。解释学要达到解释存在的目的,需要借鉴不同学科的知识,直接加快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使学科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田野调查(field work)研究方式的出现,法律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兴起等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变革的直接后果。
在会计研究领域,也正感受着人文社会思维方式转变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会计的规范到会计的实证,归根结底是哲学“解释学转向”在会计研究领域中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带有“革命性和根本性”的研究范式的转变。一般认为,鲍尔和布朗(Bau&Brown,1968)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开创了会计实证研究的先河。时至今日,会计实证研究已涉及到会计市场有效性检验、会计与破产和风险、收益预测、信息披露管制理论、会计程序与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会计与政治程序(political process)、会计选择的实证性检验、定价(valuation)理论、盈余管理和审计问题研究等10个方面。研究的核心都放在:会计作为一个系统在特定社会语境下与其能量交换的各方产生的互动方面,都包含了更多人文社会的内容和意识。主要表现在:
1、强烈的解释学色彩。实证会计研究最终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事实对假设进行解释;二是对事实本身进行解释。假设可以推翻,但无法改变的是事实,所以实证研究基本的任务还是发现和解释事实,所谓的统计、计量技术和数学模型只是试图去发现事实是否存在的一种手段。把事实放在特殊的社会情景中去解释它的意义正是解释学最主要的任务。
2、开放的研究范畴。实证研究最主要的任务是“发现和解释事实”,而对事实的研究往往是发散性的、多思维角度的,因此,只要技术上允许,和“会计事实”这一现象发生联系的领域都可能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对象,这不仅拓展了会计的研究范围,搭建了学科交融与借鉴的平台,而且相应提升了会计学科研究的高度。
3、多维的透视思考。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是会计实证研究的法宝,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研究问题是会计实证研究永恒的主题。从不同学科角度透视会计问题并给予新的不同解释,无疑会加深人们对会计意义的认识,从而使会计研究走出偏狭、封闭的理论怪圈,以更加开放和宽容的姿态对待自身的存在。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二、后现代(Post modernism)主义:一种新的诠释方式
后现代主义发起于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各国。作为一种人文社会思潮,从事的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批判。其思想后来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科学家在研究后现代主义科学,而且文学家也在谈论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状态”。相对于现代性的统一、秩序、整体、客观和永恒而言,后现代主义呈现出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本质主义,放弃对本质
相关文章: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研究04-26
解析电网企业推行的作业成本04-26
从企业要素构成看共享机制的建构04-26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企04-26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就发布《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答记者问04-26
国有企业决策机制的研究04-26
浅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策略04-26
企业员工沉默研究04-26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