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农村科技服务提出许多新的、更迫切的份求.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科技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制度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生了重要变革,这一变革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农业和农村的快速变革我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城市化的伟大进程中,这对农业、农村和农民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个转变:一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尽管传统农业及其生产经营方式在我国农业中仍占有相当大比重,但正在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经营方式、技术墓础等正在不断确立;二是传统乡村群落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在过去30年,我国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农村社区正在逐步建立。计划经济体侧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转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我国的体制改革采取渐进改革方式,即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在探索建立新体制的同时,逐步吸纳旧体制中的合理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旧体制的摩擦成本,最终达到建立起新体制的目标。
在这样的制度背.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面临着改革和发展的双重使命。一方面.要探索建立新体制,通过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范围,来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科技服务裕求;另一方面,推动旧体制改革,促使其中积淀的资沫得以激活和利用。二者同时推进,要求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尽可能减少改革成本,实现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徽观荃础的,要变革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做观组织荃础的再造。
传统农技推广组织加速转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通过深人改革,发生本质变化。各级农技推广机构经过分化、整合和转型,角色定位日渐清晰,并以新的形式发挥作用。中央、省二级机构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职能;市、县二级机构,逐步将工作重点聚焦于公益性服务领域,寻求与各类新兴攀层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差异化服务定位,并为荃层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等服务;乡(镇)、村二级机构和人员则成为各类新兴服务组织的技术、人才、信息、产品服务的主要源头。目前这一体系保持相对完整和相当规模,仍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骨干力.。
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快速发展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各类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这些组织更加贴近市场和农户,能够更好地体现农民惫志应对市场需求变化。这些组织一方面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沟通桥梁,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另一方面,它们扮演着科技二传手的重要角色,在服务供需之间发挥着沟通与协调作用。
此外,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及其他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等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咨询服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或参与到农村科技服务之中,探索科研、教育与推广服务结合的有效方式和机制。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发展,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其定了坚实的组织垂础。
“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特色发展路径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创造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亮点。
形式多样的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棋式一是着眼于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主体。该类模式主要是通过培育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并着力增强各类服务组织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典型模式如农村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传播站等。
农村科技合作社最初由湖南双峰县农民自发创办,它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营销等的农户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面向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培训、信息、小额贷款担保贴息、市场营销、组织农产品加工等服务。农村科技合作社采取县总社、乡镇联社、村级分社三级联动的运作方式。合作社与农民签订科技服务合同,确保农民增产增收。该模式已在周边地区得到推广。农业科技传播站是河北省自2003年开始建设的,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为签础,以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依靠市场机制运行的新型农技服务机构。传播站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示范、传播和服务。传播站实行企业化运作,主体投入由主办企业自筹解决,专家与传播站双向选择、自愿结合,签订科技合同或以技术、资金入股,进行合作研发和服务。该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科技服务的有效途径。
二是着眼于整合农村科技服务资源。该类模式是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和盘活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引导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流向农业和农村,以更好地满足农户、合作组织等的科技服务礴求。典型模式如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港等。
科技特派员制度最初是!999年由福建南平推出的,通过政府推动,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大批具有市场惫识、科技素质较高的人才到农村与农民相结合。科技特派员主要来自各级涉农部门、农业科研院校和乡镇农技站等,任职时间1993年。派出人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常年驻扎农村,为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等服务,与种养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参与或领办合作社、技术协会等。农村科技服务港是北京市2004年启动建设的,旨在打造一个综合性、基础性的、面向京郊农村地区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探索城乡科技资源的对接机制,拓展农村科技服务通道,将科技资源和服务畅通地传输到农村荃层,为各类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和能力提升服务。
三是着眼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该类模式是将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结合起来,激励科技人员走人农村,推动科技人员、企业、推广机构、中介机构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典型模式如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村技术承包制等。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陕西省宝鸡市2006年率先创办的。专家大院多数建在田间地头,配有培创教室、图书资料室、科技咨询室、专家起居室等,专家大院旁边有试验田或农业科技示范园。专家进门能进行科研和培训,出门可以进行现场指导和大田示范。专家大院采取“政府引导、专家指导、企业主导”的办院原则和“五个一”(聘一位专家,建一处科技示范园,办一所培训学校,带动一个产业,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方针,探索出专家技术人股、科技服务有偿化等运行机制,形成“专家+龙头企业+农民”、“专家+中介服务组织+农民”等多种运作方式。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建立近700个专家大院。
山西省从1986年开始推行农村技术承包,即有关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科技人员,同农民签订技术服务合负资解决农民采用新技术成果中出现的各种问皿技人员从农民的最终收成中按一定比例抽取技术承包费具体运作中按承包对象、承包人组合、承包技术内涵等采取多种形式。20多年来,山西省平均每年有1万多名科技人员今与农村技术承包,成为科技进入农村荃层的一种有效机制。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四是粉眼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该类模式主要是结合农村实际条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便捷地向农户提供科技咨询、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典型模式如农技110等。
农技110是1998年底浙江衡州市率先推出的。农技110借助电话、电视、电脑网络,上联全国各专业网站、科研院校,下联农村千家万户,采用网络服务、电话服务、农民上门咨询和农技人员下乡服务等多种形式,提供便捷、实用、有效的信息和服务,大大拓展了科技服务的砚益面.解决了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一条快速的通道。在各地实践垂础上,20拍年推出星火科技“12396”全国统一服务号码,并启动首批试点。
荃层创造出的新模式远不止上述几种,这些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并衍生出更多的新模式。各类创新模式在运作和效果上有许多共性特征,体现出农村科技服务的一些垂本规律,也为各种模式相互补充、触合创造了条件。
“以棋式创新带动体系挽设”特色发展路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是建立在空白签础上,是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而服务模式创新在促使旧体系向新体系渐进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带动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促进了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培育和成长,强化了机制创新,实现了科技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科技服务的效益和效率,推动了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由此,探索走出一条“以模式创新带动体系建设”的特色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发生三大转变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下,通过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内涵、模式和体系架构等都在发生重要变化。
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村科技综合服务转变农村科技服务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一是不再局限于农业领域,而是面向整个“三农”,包括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更广阔的领域;二是不再局限于技术推广范畴,还包括科学思想、观念、方法、以及各种生活、卫生知识等的传播和扩散;三是更加强调服务功能。不再局限于技术示范推广,还要帮助农民科学决策,提供与生产经营各环节相配套的综合服务,甚至还要承担一些公共服务职能。
自上而下单向推广模式向双向互动服务棋式转变新时期农村科技服务更加强调林重农民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强调服务供摇之间的双向互动。注重通过信息交流和沟通来了解农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引导农民采用适合的技术。注重通过培训、咨询、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选择、吸纳技术的能力。注重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全过程,使农民由技术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主动采用者。
以政府为主导的推广体系向以政府为引导的多元化服务体系转变随着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政府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的角色逐步从主导转为引导,政府职能发挥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和提供公益性服务。农村科技服务也不再局限于少数部门的职资范围,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教育科研部门、企业、民间团体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性事业。
上述转变表明,我国农村科技服务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并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发展道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藉要、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浅论商品流通模式创新的趋势与内涵04-26
浅论我国国民经济动员体制的构建04-26
基于20世纪50-70年代陕西重工业化结构成因探析04-26
关于中国零售业连锁经营初探04-26
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本土资源04-26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04-26
浅论“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的发展及历史意义04-26
试析“心经济时代”的营销组合论04-26
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问题研究04-26
论政府接连“救市”房价会再度高涨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