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需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变动趋势

时间:2024-04-26 10:40:1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在我国经济中占据绝对地位,对经济增长发挥着绝对作用。其中,消费占内需的比重波动下降,投资所占比重波动上升,投资和消费失衡问题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并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预计到2020年我国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关键词:内需增长;主要特点;变动趋势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增长的总体特征
  
  (一)内需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平均增长速度达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需(消费加上投资)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10%,比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低0.5个百分点。内需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达19.4%;最低值是1989年,只有2%;波动幅度达17.4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增速波幅大5.7个百分点。
  
  (二)内需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但与GDP增长不同步
  按照波峰——波峰划分,1979—2006年我国内需增长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85年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1%,峰值为19.4%,谷值为5.7%;1986~1993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8.9%,峰值为15%,谷值为2%;1994—2006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峰值为13.2%,谷值为5.4%。2007年后,内需增速回落至12.1%,目前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下行阶段。前两个周期,内需增速峰值基本比GDP增速峰值滞后1年,但在第三个周期里,受外需贡献加大的影响,内需增速峰值比GDP增速峰值提前1年。
  
  (三)内需占GDP的比重很长时间稳定在98%以上,但2003年后有明显下降
  1978~2007年,内需占我国支出法GDP的比重平均为98.4%,占据绝对地位。其中,1996年以前比重基本在98%以上,最高比重出现在1985年,为104%;1997年后开始缓慢下降,2003开始有较快下降,比重从当年的97.8%下降到2007年的91.1%(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值),年均下降1.7个百分点。同期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2%提高到8.9%,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四)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较大波动,2003年后出现了内需增速加快与贡献率下降并存的情况
  1978~2007年,内需对我国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92%;最高值在1985年,为166.4%;最低值在1990年,为49.6%。总体上看,在2003年前,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与内需增长率基本保持同步变动:内需增长较快时,贡献率也较高;反之则较低。但2003年后,随着净出口在GDP中比重的提高,内需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贡献率却出现下降,从2003年的99%下降到2007年的80.3%,四年下降了18.7个百分点,年均下降4.7个百分点。2004—2007年内需对我国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2.7%,比改革开放30年的均值下降近10个百分点。
  
  (五)消费占内需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投资所占比重波动上升
  1978—2007年,消费占内需的比重平均为61.8%,投资(即资本形成总额)为38.2%;消费对内需增长的平均贡献度为62.1%,投资为37.9%。总体上看,消费占内需的比重逐步下降,投资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但又具有一定阶段性。1978~1982年,消费比重上升,投资比重下降,消费占内需的平均比重为65.2%,投资所占比重平均为34.8%。1983—1993年,消费比重下降,投资比重上升,消费的比重平均为63.6%,投资的比重平均为36.4%。1994~2000年,消费比重又逐年上升,投资比重逐年下降,消费的比重平均为61.3%,投资的比重平均为38.7%。进入新世纪后,消费比重再次下降,从2001年的62.7%下降到2007年的53.5%,年均比重为57.1%;相应的,投资比重从2001年的37.3%上升到2007年的46.5%,年均比重为42.9%。同时,消费占内需比重具有很强的“逆周期”性:经济增速下降阶段,消费比重和贡献度会上升,经济增速上升阶段则会下降。而投资占内需比重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增长的加速阶段,比重和贡献度会上升,经济增长减速阶段则会下降。但2003年后,投资实际增速已开始下降,但消费却加快增长,并持续到2006年。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投资增长的主要特点与阶段特征
  
  (一)投资年均增长11%,平均增速和波动幅度均高于GDP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总体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11%,高于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投资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5年,达28.4%;最低值是1981年,只有-0.8%,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惟一的一次负增长;波动幅度达29.2个百分点,比支出法GDP增速波幅大17.5个百分点,比内需增速波幅大11.8个百分点,说明投资增长的波动性较大。
  
  (二)投资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周期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
  按照波峰——波峰划分,1979—2003年我国投资增长经历了三个周期:1979~1985年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6%,峰值为28.4%,谷值为-0.8%;1986~1993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9.3%,峰值为24.7%,谷值为O.5%;1994~2003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9%,峰值为20.1%,谷值为4.4%。2003年后,投资增速回落,从2003年的20.1%下降到2007年的13.6%,目前还处在第四个周期的下行阶段。
  投资增长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周期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是波动幅度降低,峰值逐周期下降,而谷值逐周期上升。三是与经济增长周期不同步,峰值较GDP增速峰值晚一年出现。进入新世纪后,情况又有所变化,投资增速在2003年达到峰值,而GDP在外需和消费增长的拉动下,还继续保持增长,峰值在2007年才出现。
  
  (三)投资率及投资贡献率总体上不断上升,并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投资率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1978~2007年,投资率均值为37.5%,最高值为43.2%(2004年),最低值为31.9%(1982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值为36.4%,最高值为80.9%(1989年),最低值为-4.3%(1981年)。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的波动周期与投资一致,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总体呈上升态势,2004—2007年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42.7%和44%,比1979~1985年分别高8.4和12.1个百分点。二是具有顺周期性,在经济上升时期,投资率和投资贡献率上升,在经济向下调整时期则下降。2003年后,受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增长放缓,投资率稳中略降。
  
  (四)固定资本增长不仅是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也是投资增长波动的主导因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1994年后存货投资在总投资和GDP中的比重显著下降;而固定资本在总投资和GDP中的比重显著上升,2004~2007年,这两个比重分别达95.O%和40.6%,比1979~1985年分别上升12.9和12.4个百分点。因此,我国投资率的上升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投资所引起的。随着存货比重的下降,其对投资增长波动的影响也不断下降。1992年后,固定资本增速与投资增速基本同步,是投资增长波动的主导因素。
  
  (五)投资效果系数波动较大,投资效率总体上不断下降
  通常可用投资效果系数(又称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来测度投资的宏观效率。在一定时期内,投资效果系数越大,表明投资的宏观效率越高;反之,投资效果系数越小,表明投资的宏观效率越低。根据投资和GDP是按现价还是按不变价计算,可将投资效果系数分为名义投资效果系数和实际投资效果系数。由于实际投资效果系数剔除了价格影响,更能真实反映投资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实际投资效果系数总体呈下降态势,而且波动性也在降低。1979—1984年,实际投资效果系数均值为O.246,波动幅度为O.237;1985~1992年,实际投资效果系数均值为O.238,波动幅度为0.259;1993~2007年,实际投资效果系数均值为0.228,波动幅度为0.133。2000年以前,实际投资效果系数变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经济增长的上升期,投资效果系数提高;经济增长放缓的阶段,投资效果系数也下降。但进入新世纪后,实际投资效果系数波动明显放缓,基本都在0.22左右。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六)政府投资占GDP比重有较大上升,是我国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投资占GDP比重波动上升,从1992年的27.8%上升到2005年的28.5%;政府投资占GDP比重有较大上升,从1992年的2.1%上升到2005年的5%;90年代中期后,随着居民购房的快速增长,居民投资额占GDP比重也呈上升势头,从1992年的6.7%上升到2005年的9.2%。2006~2007年基本延续这些趋势。
  2005年,我国投资率比1992年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政府投资贡献了2.9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7.3%;居民投资贡献了2.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1.3%;企业投资贡献了O.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1.4%。因此,政府投资增长、居民房地产投资增长是我国投资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与阶段特征
  
  (一)消费年均增长9.4%,低于GDP平均增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79—2007年年均实际增长9.4%,低于支出法GDP平均增速(10.5%),也低于投资平均增速(11%)。消费增速最高值出现在1984年,达15.5%;最低值是1989年,只有2.2%;波动幅度为13.3个百分点,略高于GDP增速波幅,大大低于投资增速波幅,说明消费增长的波动性较小。
  
  (二)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周期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消费增长的周期性没有GDP和投资那样明显。按照波峰——波峰划分,1979~2006年消费增长可划分为三个周期:1979~1984年为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周期,平均增速为10.9%,峰值为15.5%,谷值为8.8%;1985~1992年为第二个周期,平均增速为9.4%,峰值为14.8%,谷值为2.2%;1993~2006年为第三个周期,平均增速为8.7%,峰值为11.4%,谷值为6.1%。2006年后,消费增速开始回落,2007年增速为10.8%。
  总体来看,消费增长的周期均值呈下降趋势,周期波动幅度逐步降低,峰值下降而谷值上升,周期也不断延长。1992年以前,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周期基本同步,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出现过若干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背离的年份。
  
  (三)消费率自20世纪80年代后总体呈下降态势,尤其是2000年后急速下降
  1978—1981年,消费率从62.1%上升到67.1%,此后由于消费增速长时间低于投资增速,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2007年消费率为48.8%,较1981年下降了18.3个百分点。尤其是2000年后,消费率急速下降,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受消费率下降的影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呈波动下降的态势,2004—2007年基本在39%左右,较1979—1984年的76.8%有大幅下降。
  
  (四)政府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比重大幅下降
  从消费主体构成看,政府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呈小幅攀升态势,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左右上升到目前的27%左右;占GDP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3%~15%之间。城镇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基本逐年上升,从1978年的29.8%上升到2007年的54%;占GDP的比重总体也呈上升态势,从1978年的18.5%上升到2000年的31.1%,此后开始下降,2007年为26.4%。相反,农村居民消费占总消费及CDP的比重在经历1978~1983年的上升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农村消费占居民总消费的比重下降到25.6%,比1983年下降了36.6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下降到9.1%,比1983年下降了23.3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
  需要关注的是,2000年后,政府消费、城市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均呈下降态势,导致消费率的急速下降。这一现象是历史上所没有的。
  
  (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较大,衣食消费比重均大幅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一是城乡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下降,但农村居民降幅要小于城市居民,2007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比城市居民高出6.8个百分点。二是城乡居民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比重都有较大上升,但农村居民总体上仍低于城市居民。三是城乡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比重变动相反。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4.79%上升到2007年的9.83%,上升了5.04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18.23%下降到2007年的17.80%,下降了O.43个百分点。
  
  四、我国投资和消费比例的合理范围及变动趋势
  
  我国内需的主要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即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一方面,我国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有其合理因素。主要是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需要大量投资,再加上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也需要大量投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当高的投资率是客观需要的。另一方面,投资率长期偏高和消费率长期偏低又是不合理的。目前,我国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偏高约20个百分点,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偏高约10个百分点;消费率比世界平均水平偏低约30个百分点,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偏低约20个百分点。因此,有必要通过纵横向比较,来分析我国投资率、消费率的合理范围。
  各国工业化进程表明,伴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投资率会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但在工业化进程结束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稳定。但绝大多数国家的消费率在下降过程中都没有降至60%以下,投资率也没有超过30%以上。目前,世界平均的投资率在22%左右,消费率在78%左右。其中,高收入国家投资率均值为20%,消费率均值为80%;中上收入国家投资率均值为22%,消费率均值为75%;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率均值为31%,消费率均值为66%;低收入国家投资率均值为29%,消费率均值为75%。各国消费率一般都在60%以上,投资率一般都在30%以下。
  从国内看,某些年份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消费关系比较协调,这些年份的投资率和消费率也可作为合理范围的一个参考。年份的具体选择标准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合理,接近周期均值;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为正;CPI涨幅在0%~6%之间。根据GDP核算历史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符合上述条件的有1979年、1982年、1983年、1991年、2000年和2001年共6年。这6年,投资率在31.9%~36.5%之间,年均为34.6%;消费率在61.4%~66.5%之间,年均为63.9%;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从经验数据出发,考虑到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各国经验,我国较好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是: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从历史经验看,若要保持一个较合理的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就不宜过快。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还将加快,投资率不会很快下降,消费率也不会很快上升。初步预计在2015年之前,投资率可能处在40%~43%之间,消费率可能处在49%~51%之间。随着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和储蓄率的下降,到2020年投资率可能降到35%以下,消费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观念创新04-26

浅析我国贸易顺差问题04-26

论科学消费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04-26

论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04-26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04-26

如何在有限责任上完善企业改革04-26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概述04-26

论中国现代经济的政治-经济周期04-26

浅谈辽宁省服务贸易的现状与优势04-26

对三次产业分类法应当正视的几个问题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