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绿色GDP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通过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真实发展水平,因此绿色GDP是一种考虑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的速度指标。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发展模式的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资源投入,资源利用效率和重复利用率很低。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绿色GDP 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在追求GDP增长过程中,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核算方法,即计算出的GDP包括个人消费支出、个人总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等,并未考虑环境因素。治理环境所发生的费用只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扣除项,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坏损失及环境收益则未能得到充分反映。
这种核算方法客观上鼓励政府部门和企业及个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甚至忽略了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负面影响。这种核算方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不符。因此,通过引导构建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GDP是指在通常的GDP指标中,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即扣除生态成本之后形成的真实的国民财富。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兴起,一些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尝试将环境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发展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便是绿色GDP。
国内外专家多年来致力于此项研究,虽取得了重大进展,却也存在不少争论。目前,有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绿色GDP结果。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实施障碍
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面临着技术和观念上的两大难点。
首先是技术难点。GDP通常以市场交易为前提,产品和劳务一进入市场,其价值就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它传达出来的是以货币为手段的市场价格信号。市场供求规律所决定的自由市场价格,是GDP权威性的惟一来源。但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买卖,如何衡量其价值?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卖掉原木,原木的销售价可表现出价格,即可以纳入GDP统计。但因为森林砍伐而导致依赖森林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鸟类或微生物灭绝,同时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而这些野生的鸟类、哺乳动物、微生物与流失的水土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难以确定它们的价值。虽然人们提出过许多办法,如按市场成本来估算的倒算法,还有将具体项目的环境成本按市场价格进行推算的方法等,但从目前研究出的测算模型与方法来看,各有优点,各有侧重,也各有缺陷,这只能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其次是观念的难点。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绿色GDP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之上。一旦实施绿色GDP,发展内涵与衡量标准发生改变,扣除了环境损失成本,会使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大大下降。较之过去各地区以单纯的GDP增长为经济发展和业绩考核的衡量标准,现在要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会面对诸多阻力。
绿色GDP的启动实施,虽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但能以科学的基础数据来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实现对整个社会的综合统筹与平衡发展。那么,应如何科学合理的解决在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从而在不断探索和试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循环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实践,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益、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在现实操作中,循环经济需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旨在建立一种以物质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经济,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资源环境和谐共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资源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技术层次上,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的“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循环经济实质上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由上可知,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其减量化的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从而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量;再利用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避免物品过早失去利用价值。循环经济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以此促进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才能保证经济、环境、发展的三赢。
发展循环经济对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为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法律基础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到国家法律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范和引领,通过实施《国家循环经济法》和相应的《国家绿色消费法》、《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法》等法律,并辅以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真正起到预防污染和绿色导向作用。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了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并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同时,通过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鼓励措施等。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这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将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也可为今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法律制度创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发展循环经济破解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技术难题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只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评价的做法。在GDP核算中考虑资源环境因素,最终反映经济的净增长。这种核算方式是改变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复合型环境污染问题的新模式。但目前直接运用绿色GDP核算方式尚有一些技术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可以通过从小循环到中循环,最终到大循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尝试绿色GDP的核算方式。
小循环—企业层面:根据生态效率理念,在企业大力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根据相关制度设计充分考虑其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都成为生态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进而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中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域层面: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最有效利用,从而达到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
大循环—循环型社会层面:在一定区域内, 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步建成循环型社会。
综上,通过各循环过程的有效实施,使企业、地方或部门乃至全社会对资源、环境、生态有全新的认识,并在生产经营或决策过程中高度重视且着力谋划,绿色GDP核算体系构建的技术难题会逐步得以解决,最终促进科学合理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完善。
(三)发展循环经济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提供思想保证
资源和环境危机的实质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和技术问题,而且还包括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加上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提高,全社会将逐步树立起“生态道德”观念和循环经济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将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社会公众会从自身的身心健康出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日常消费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从节能和环保的角度去重新评价。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将深入人心,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公民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这种公众观念的变化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也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高了社会公信度,从而推动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尽早建立。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04-26
如何在有限责任上完善企业改革04-26
基于中国服务业FDI概述04-26
论中国现代经济的政治-经济周期04-26
会计职称有效的学习方法汇总04-26
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04-26
对基层行审计效能的调查与思考04-26
《中国会计年鉴》2003年卷目录04-26
事务所内部治理:正人先正己04-26
西北电网公司06年预算管理取得新成绩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