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动会计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一项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将工作重点以预测、分析、决策等功能上来,着力提升会计工作层次。当前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会计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对我国会计现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以“市场化”改革为重点,大力推动会计工作创新,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一、我国会计现状
(一)会计理论基础薄弱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而且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和中等学校开设了会计专业,但很多都是从财务会计入手,我国管理会计教材还比较落后,特别是结构体系以及词语方法都不够统一。尽管我国会计理论已经具有一定基础,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但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相脱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大量的理论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去。特别是由于会计理论还停留在抽象化、模型化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让人很好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造成了专业化中的专业化,还缺少对我国会计成功经验的深度总结。由于会计涉及多学科,我国在会计人员的培养上很难培养出特别优秀的专业人才,中小企业中更缺少了专业会计人员,导致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高,特别是缺少“复合型”的会计人才。
(二)会计制度存在缺失
尽管我国对会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行的会计规范还没有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接轨,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使我国会计信息缺乏国际性。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实行了一系新的会计制度,并对很多核算与报告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比如对于报表各类的设置,《工商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商品销售利润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但《公司法》还要求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这就造成了相当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矛盾性”,不利于会计人员进行有效操作。此外我国会计制度在完整性和系统性上还存在一定不足,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基本上都是从会计事项出发,由国家进行统一规定,因而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管理会计缺少应用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理论与管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联合效能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预测、管理、控制、考评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最大经济效益。尽管我国很多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都应用了管理会计,但由于对管理会计的功能作用宣传不够,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在保证企业科学决策、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完善企业控制措施等方面缺乏认识,即使一部分管理中小企业设立了管理会计,但在职责任务等方面还仅仅局限于财务方面,还没有把管理会计应用到管理层面。由于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专业化、职业化不够,导致中小企业对管理会计的职能失去信心。由于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叠加,导致中小企业不知道、不明白甚至是不愿意设置管理会计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P
相关文章:
高校“小金库”现象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探析04-26
基于内部审计的内部风险管理框架构建04-26
会计教育职业规划指导的探索与理性思考04-26
财会文章期刊要求04-26
事业会计资产要素定义研究04-26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04-26
浅谈多媒体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合理应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