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需求 农民负担
摘要: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从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依据,通过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的对比分析,探讨在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思考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该注意的事项。
农村公共产品(countryside public goods),概括起来涉及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会保障、社会治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供水、供电、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环境综合整治,防灾减灾、气象、公共科技资源与服务、病虫害防治,社区服务等诸多内容。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作为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促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福利和生活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安徽省位于华东地区,靠近长三角,2005年末全省人口总数达6515.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47.02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农村工产品产的需求供给状况,课题组在安徽省355个行政村,由400民本科生进行实地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64份。根据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民需求的内容、机制的比较等关系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两大方面共设计了26个问题,从不同的维度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和需求状况进行了调查,反映在农村公共产品的已存供给与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差异
一、安徽省农民的基本特点
(一)农民的基本信息
被访者所在村平均人口3169人,平均耕地面积3500亩。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被调查者总人数364人,家庭平均人口4.6人,平均劳动力2.7人,占人口数的58.70%,其中平均外出打工者1.1人,占人口数的23.91%。其中男性占81.40%,女性占18.60%,被访者的平均年龄为44.7岁,其中村干占14.59%。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5.69%;小学文化者,占18.70%;初中文化占44.72%;高中文化者占21.1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0.57%。
(二)农民的经济现状
对目前家庭收入,45.38%的人满意,54.62%的人不满意。主要是由于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低,无论是农业收入还是外出务工的工资都较低,难以应付庞大的开销,尤其是医疗、教育费用难以承受。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安徽省公共产品供给需求和供给现状和对比分析
(一)农村公路变通设施的需求与供给对比
农村基础道路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位于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第1位。在361份有效回答中,有108位农户强烈要求要建设当地的基础道路建设,原因是道路关系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信息交换的主要枢纽,当地农民非常迫切的需要搞好农村基础道路建设。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消费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与外界建立其比较快速完善的流通体制,这需要农村公共等基础设施的强力支持。而目前的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的供给显然不能满足发展农产品的流通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也不利。
(二)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关于农田水利设施,仅次于农民对于农村基础道路建设需求,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2位。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仍然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78位农户要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保证农业的增收稳收,同时保障农村和国民经济的稳定。
根据调查,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数量有限,面子工程多,实用工程少。比较实用的,大多年久失修,带病运转。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粮食的安全稳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水利设施对于保障粮食的安全更是不言而喻。而目前的基础水利设施显然已经不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技术服务和培训的需求和供给对比
技术服务上,有41位农户非常需要加强技术服务的培训,排在农民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第3位。农民自身强烈的感受到由于技术的缺乏,已经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技术服务和培训在安徽省农村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供给严重不足。对于调整老化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落后的农民种植方式、发展农村市场经济,技术服务和培训,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技术服务和培训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非物质形态的供给,由于其无形性,最容易被供给公共产品的地方政府所忽视。这对农业的结构调整,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市场经济是极其不利的。
(四)农村医疗保障需求和供给
据调查,在安徽省农村,农村公共医疗供给水平低,卫生投入严重不足,接近60%的农民在生病时会选择小病自己扛、实在扛不住才上医院。调查中获悉,近1/3的地区没有自己的医务室,医务室规模不大,能治疗的疾病有限,且因为医疗费用、道路状况和医疗技术等原因,对于大多数农民看病仍然是个很艰难的问题。
超过50%的农民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由于农村的医疗保障仍处于初级的阶段,不是全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自2003年启动,全国已有21%的县(市、区)顺利推进,参保农民超过2亿人。但是由于筹资机制不健全、制度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使得该保障制度受益面窄,补助标准过低,使得广大的农民无法受益。
(五)教育产品的需求和供给
安徽省农村近2/3的地区还没有普及学前教育,而这些本村没有幼儿园的村庄也不会把年龄幼小的孩童送到外村的幼儿园就读。相对较严重的学前教育缺失,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情况虽较好,但仍不尽人意,近两成的小学生要到外村上学。
2007年后安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免学杂费,会让学费问题更一步得到缓解,但教育乱收费在农村仍然是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如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真正有学识的人才,以适应国家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仅需要在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添置学校基础设备,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努力,完善的教学环境和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在农村建立起来。
三、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的原因
(一)农村公共产品总量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国家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主要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其中中央政府的投入决定着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体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上述各项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总体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国家财政农业支出1978年为150.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2003年为11754.4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7.1%。若剔除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近些年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国家对农村公共产品投入过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提供。李琴和熊启泉(2004)根据2001年有关资料进行的研究也表明,在全部农业投入中农村救济费只占3.3%,科学技术3项费用只占0.7%。基础教育作为农村纯公共产品,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更是显然的事实。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和主体的错位使得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缺乏效率
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上,仍然以中央政府或者地方政府的领导集体决策为主,没有考虑群众个人需要,主观性地“自上而下”,没有真正做到“自下而上”,没有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的需求意愿,给予农民需求表达权,协调农村公共产品的供需,从而引发公共产品的供给错位,缺乏效率。根据西方经济理论,由于在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供给方无法真正获悉消费者的需求,就会造成公共产品的供求不均衡,严重影响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
与此同时,由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主题的错位也造成了公共产品供给缺乏效率。际上,地方政府名义上承担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但由于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确立了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以及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为从根本解决,基层财政仅仅充当一个“收钱的机器”,缺少固定的资金来源(尚长风,2004)。因此,地方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事责,体制内财力的不足而缺乏有效的经济支持。
(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不合理
农村公共产品中关系农民生产生活、基本人权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极其短缺。由于在水利设施修建、农业技术研发和市场信息采集上受可操作性或者成本过高的限制,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供给相当缺乏。农村医疗保健水平落后,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滞后也已成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瓶颈式障碍。如杨翠迎(2005)的研究,从1991-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平均为15%,已经达到某些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保障水平,而农村只有0.18%,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乡镇领导对上级有考核要求公共产品供给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出于对政绩的偏好,往往存在投资短线行为,热衷于一些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产品,追求政治目标最大化,却很少考虑到农村经济利益最大化。一些具有生产战略性、不容易短时间出效益,对农业发展具有长期效益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不够。
四、安徽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考
(一)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资冷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投入的充足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财政资金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财力保障,首先在总量上加大财政投入。第二,财政供给主体地位明确,各司其责。应该按照以税种为基础的财力分配情况为依据,中央级和省级由于财政收入比例高,承担受益范围广的公共产品财政责任,县乡财政由于财政收入水平低,承担受益范围。第三,拓展“制度外筹资”渠道。动员社会资源,引入更多的优惠措施鼓励制度外筹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投入机制。
(二)建立顺畅的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有效
建立农民平等权利的农村公共产品公共选择机制。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直接受惠者,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活,有着切身体会,因此他们最具有发言权。建立农民参与的不同层级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制度,按照农民需求位序结构安排不同性质和层次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行透明、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三)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确保农村会共产品供给内容的合理
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尤其是事关经济发展和农民关注的重点领域。首先,提高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便利条件,为农产品的流通和农业结构的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其次,尽快研究和完善面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福利保障,解决农民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后顾之忧。再次,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和科技下乡培训服务,重视基础教育和科技发展意思,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素质,为心农村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影响因素分析04-26
我国职业运动员奥运后就业安置与解决对策04-26
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对策04-26
我国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04-26
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分析04-26
哲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透视04-26
谈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04-26
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发展问题研究04-26
浅谈资产负债观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