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时间:2024-04-26 10:33:1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客观分析这些困难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战略,具体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 问题 对策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由此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在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把节约资源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旨在以较小的资源消耗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国民经济步入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见,构建“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立足国内实际,排查摸清我国社会仍面临的制约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因素和问题,相机抉择采取对策措施,对促进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节约型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1.相当一部分人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认识不清,观念模糊。有的同志认为现在还谈“节约”完全无此必要,认为国家经济发展了,产品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应当允许人们大胆消费,享受生活;有的同志认为“节约”与“发展”对立,认为节约是缩减消费,影响内需,最终影响经济发展;还有的同志认为国家机关、公共场所的财物是公共产品,不用白不用,谁节约谁吃亏。持有这些错误观点和认识的同志,由于缺乏对“节约型社会”内涵的正确了解,因而也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在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2.国内多数企业由于“节能”技术陈旧,导致巨大的能源浪费。多年以来,我国大部分采矿业或制造业企业由于缺乏技术上的自主创新,生产工艺陈旧落后,“节能”意识淡薄、资源循环使用率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巨大资源浪费。以国内煤矿业为例,目前我国采煤工艺落后,房柱式、巷柱式采煤浪费极大,由此导致国内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相当于采1吨扔2吨,自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我国煤炭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近280亿吨。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20多倍,专家据此测算,如果我国能达到日本目前的节能水平,那么我国的能源需求量今后60年内都不用新增。
  3.公权浪费严重,导致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其一,财政供养人员日益膨胀,加重了公共支出负担。目前,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已超过3800万人,加之工资制度改革等因素,财政每年需要增加的工资性支出就占国家新增财力的60%以上,在不少地区新增财政收入约有80%以上用于人员经费。其二,政府部门公款消费支出巨大。仅2005年,政府部门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三项合计高达6000亿元,占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全民义务教育投入的5倍。其三,决策失误造成了巨额的浪费。在不少政府部门,由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缓慢,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监督机制,相当一部分领导决策随意性大,仅凭自己的经验与好恶决策,决策前拍脑袋、决策中拍胸脯、决策失败了拍屁股的“三拍”干部并不少见,最终受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的15年间,我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5000亿元。
  4.缺乏以节能为导向的财税政策体系。主要表现:一是财政缺乏支持“节约、节能”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投入不足,财税调节手段单一,往往仅采用税收减免的单一做法;二是没有专门针对能源使用征收的税种,也没有形成对节能的支撑体系,没有做到以节约、节能为中心;三是现行税收政策甚至明显存在一些背离构建“节约型社会”基本原则的不合理规定,如:我国税法规定,金属、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3%,低于正常税率4个百分点,这无疑鼓励了对于能源产品的过度开发和挥霍。又如,现行资源税以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为课税依据,使得企业对可开采但无法销售或自用的资源不负任何税收代价,也造成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积压浪费。再有,一些高科技企业在更新设备、投入研发、引进人才等方面得不到税收政策的支持,甚至往往比同等规模的资源消耗型企业纳税更多,严重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5.立法不完善,执法出现“疲软”现象。目前,尽管我国已出台《水法》、《土地管理法》、《节约能源法》等法规,但由于这些法规条款过于原则化,缺乏相应的配套辅助法规及细化标准,实践上操作性不强,导致出现立法的“真空地带”。此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指标,不惜牺牲环境能源为代价,为一些外延式、粗放型企业大开绿灯,甚至为一些高能耗企业开脱罪责,致使一些严重浪费能源、破坏环境的企业责任人员得不到依法惩处,客观上导致了执法“疲软”的现象。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对策措施
  
  1.大力倡导节约意识。古人云: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节约是长久国策,不是权宜之计。节约不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而且还包含了如何使用才能更加合理、恰当和高效。地球上的资源在总量上是有限的,所以无论是发达抑或落后,富裕抑或贫穷,都需要厉行节约。节约是一种世界潮流,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构建“节约型社会”与过去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内涵更广泛,发展的层次更高。它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既要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做到循环利用,又要保证全社会较高的福利水平。倡导节约意识,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广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宣传节约资源的先进技术,表彰节能先进个人,揭露严重浪费资源的现象和个人,需要在全社会大力推广节约资源的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节约每升水、每斤粮、每度电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统一体,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核心内容是经济活动的4R原则:(1)减量化原则(reduce)即资源投入减量;(2)再利用原则(recycle)即废弃物资源化;(3)无害化原则(harmless)即资源的利用循环;(4)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即资源要素整合。循环经济理念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之后便在欧美国家风行至今,不仅显著改善了欧美国家的环境和生存状态,而且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物质利润。循环经济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都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行业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按循环经济要求,先后投入资金7亿多元,建成废气、废水、废渣综合利用装置123套,把废水处理成中性水,余热用来发电,仅2005年通过“变废为宝”即新增销售收入30亿元,当年投资回报率高达430%。
  3.大力构建“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是“节约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部门应当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表率,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应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大幅度地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具体可采取四条措施:一是下决心精简机构和人员,控制行政机关的规模和编制,重点解决好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等问题;二是进一步细化政府部门预算,试行单位经费总额包干或分项包干使用,结余留用,提高政府部门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三是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重点查处贪污挪用公款、私设小金库、用公款请客送礼等违纪行为;四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此同时,尝试建立决策失误问责制、赔偿制和引咎辞职制,给决策失误者以应有的惩处。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建立起一套以节能为导向的财税政策体系。节能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属社会公共产品范畴,政府必须通过制定有力的财税政策予以扶持: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推广节约技术、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开发新能源的财政补贴力度;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对节能和环保的支持力度,重点向节能行业、节能技术、节能住宅、循环经济等方面倾斜;三是形成与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税收政策,重点是建立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环境税体系,实行税收差别税率,同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产品,实行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
  5.完善节能立法,加大对严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其一,应抓紧完善我国《水法》、《土地法》、《节能法》等法规的不完备之处,尽快出台与这些法规相配套的辅助法规及其细化标准,增强可操作性。其二,建议尽快设计并出台一系列以节能行为为客体的奖惩制度,可考虑由各级财政垫资建立节能环保奖励基金,奖励那些年度内各行业节能环保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而对于那些高能耗、严重破坏周边环境的工业企业或立项,应坚决予以关停或取缔,对已造成能源大量损耗或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真正起到“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的效果。其三,借鉴国外经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从法律层面敦促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过程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废弃物的无害化和循环利用。愚以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内容应包括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经济激励的手段、激发公众参与、政府和有关主体的义务责任等四方面,同时加强执法及司法力度,以确保此部法律真正起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杨开太.建设节约型社会:理论假设与现实意义.经济论坛,2007,13.
  [2]王东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现状与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3]祝四清.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人本观.求索,2007,11.
  [4]高建设.构建节约型政府关键在制度创新.现代经济现代物业,2007,9.
  [5]孟莹莹.运用财税杠杆助力建设节约型社会.铜陵学院学报,2007,6.
  [6]王森,王庆,赵涛.节约型社会的人力资源节约对策研究.生产力研究,2007,9.
  [7]蒋少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金融视角.特区经济,2007,8.
  [8]臧子东,刘秋月.建设节约型社会税收政策问题探讨.科技与管理,2007,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我国职业运动员奥运后就业安置与解决对策04-26

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及对策04-26

我国规划环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04-26

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分析04-26

浅议全球经济危机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04-26

哲学视角下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透视04-26

谈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04-26

我国粮食批发市场发展问题研究04-26

浅谈资产负债观在会计准则中的体现04-26

浅论会计职业判断1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