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管理,按照财政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的要求,结合财政“金财工程”预算执行管理系统,余杭区从2007年起对会计集中核算模式下的行政事业单位,实施了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的二维综合核算。从实际操作来看,取得了较明显的实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对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的概念和核算要求
1.概念
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要按照支出的经济内容或用途分类归集,记入统一设置对应的会计科目进行明细的会计核算;同时又要按照支出的“功能分类”,根据预算单位的部门预算项目将其分解,确定记入相对应的预算科目与预算项目,进行项目核算;从而实现按会计科目、预算项目分别生成相关的账簿、报表及其他信息资料,使会计核算与预算执行管理相结合。
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核算两者的区别表现在:一是具体核算方式不同。会计科目核算是按支出“经济分类”的类、款级科目标准来归集费用, 主要特点是统一性,保证了会计核算的一致性及可比性。而预算项目核算是按照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单位收支预算项目,在功能分类的“项”级下进一步的细化核算,由预算单位根据实际行政事业运行发展情况而具体设置,更多体现的是个性、特殊性,每个单位具体的支出项目及金额都不完全相同。 二是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角度与反映内容不同。会计科目核算主要反映单位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从具体费用支出核算角度对财政资金实施管理。而预算项目核算主要反映单位业务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综合反映行政事业职能活动支出的内容和方向,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对财政资金实施项目控制。
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反映对象与管理目标一致,从不同角度核算、反映同一会计主体的同一项经济业务活动。以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各单位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事业运行成本为共同目标。
2.核算要求
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要求会计人员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熟悉明细会计科目,并且全面熟悉本单位的预算编制与具体项目内容。实际核算时,预算项目支出内容要对应相应的会计科目,并且要求将会计科目所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与所列支预算项目的年初预算作比较,以确保内容相符,严格执行预算。如:在人员经费项目中列支的费用,相应的会计核算科目是“基本支出-工资福利支出-工资奖金”等明细科目、“商品服务支出-办公费、交通费”等明细科目、“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离退休金、住房公积金”等明细科目。如果在人员经费项目支出中出现的对应科目有“招待费”,则说明预算项目与会计科目不适应,以招待费挤占了人员经费。
在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下,所有收入支出均按照批准的预算项目进行核算,不允许发生无预算项目的支出,使同一笔经济业务从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两个不同角度,分别得到了反映,核算中心能够用预算指标项目来规范和控制单位的各项支出。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现阶段集中核算模式下,二维综合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偏重预算项目,忽视了会计科目的正确运用。存在把在同一预算项目中列支的经济业务,笼统地列入同一会计科目中反映的现象,即未按其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列入对应会计科目。有的报账单位误认为只要将预算项目列支正确就行了,忽视了对会计科目的正确运用,使会计科目核算过于粗化,不能真实地反映项目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容易产生经费混同使用。如:部分单位在业务费项目中列支的招待费、会议费、考察费等支出,混同在“其他商品服务支出”会计科目中一并反映。虽然预算项目没错,但会计科目运用不正确,造成会计科目核算粗化,不符合会计核算的明晰性要求。
2.预算项目放置不当。存在预算项目放置错误或预算科目与项目不对应的情况,个别甚至出现只填写会计科目,而预算科目与项目栏空白,由核算中心审核时再来“填空”的现象。这不仅加大了中心的审核工作压力,而且直接影响了项目核算的正确性。由于报账会计对预算项目了解不够,经常出现经费支出放错预算项目,之后又调整支出的情况。在调整时,涉及的会计科目、预算科目与预算项目未一一对应,支出明细账出现了“三头挂账”现象,影响了核算的真实性、及时性。
3.预算项目编制不科学、不够细化带来预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有的单位预算项目内容比较笼统,不够细化,有的项目没有明确具体列支内容与范围,有的一个项目涉及的内容较多,但未在备注栏加以说明,有些预算项目虽然在备注栏中注明了相关的经济业务内容,但未注明列支金额比例。在实际核算时,单位会计难于确定在哪个项目进行归集列支,执行起来有困难,容易产生项目间的错位、移用。
核算中反映出报账单位对支出进度控制不严,有些单位支出进度较快,影响后续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部分单位虽然对预算项目指标的额度严格控制,但对项目支出的内容控制却不够严肃,出现在项目经费中列支与项目无关的支出,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的情况。
4.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其他收入资金的项目核算尚不够细化。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资金、其他收入资金目前尚未纳入细化的项目核算与控制。由于各单位的职能、业务不同,核算中心对以上资金的具体来源、性质不甚了解。而资金到账时,如果单位结报项目填列不够清楚,则会增加中心审核控制的难度,使其难以进行项目控制。
5.对集中核算单位预算执行的控制监督与分析欠深入。核算中心依据单位全年各项目的预算指标数,开展项目核算,且按其指标额度进行项目指标控制,但对各单位具体全年收支预算内容的构成不了解,因而在实际审核中,对于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内容与用途是否符合年初预算要求,以及对经济业务内容真实性的识别存在一定难度。仅依据二维综合核算的信息难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单位的预算管理与核算中心二维综合核算相分离,核算中心对单位项目经费的具体列支内容、资金来源和性质等了解不够;另一方面,单位报账会计对二维综合核算的概念模糊,对本单位的整体收支与预算不熟悉,对项目经费具体的列支内容与范围不了解,报账会计的业务素质尚未完全达到二维综合核算的要求。
三、提高二维综合核算水平的建议与设想
1.夯实二维综合核算的基础,强化报账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做好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是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报账单位的领导层应重视支持财务管理工作,提高报账会计的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与监督考评体系,创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集中核算形式下的二维综合核算并未改变报账单位的会计责任主体,各单位必须对自己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在具体操作中改变对核算中心的“依赖性”。
2.加强二维综合核算的业务培训,提高单位报账会计的素质。一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总结经验,针对问题开展业务后续培训,使报账会计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合核算的业务水平,能正确理解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核算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二是加强报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报账会计的职业道德水平与相关法律知识水平,建立职业道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报账会计的工作行为,提升他们的责任心。三是加强报账会计业务知识的更新培训,提高业务胜任能力。通过业务培训,使报账会计做到既掌握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会计科目运用,又熟悉本单位的预算编制全面情况和各预算科目与项目的对应关系。报账时能正确填写会计科目、预算科目、项目,同时掌握经济业务及票据的来龙去脉,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水平。
3.完善报账单位预算管理制度,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提高项目核算的信息质量。按照各单位的具体行政管理职能,进一步科学地细化项目预算编制。采用“零基预算”编制项目经费,使各项目简明扼要,科学实用,使具体实施项目核算时更具操作性。强化预算约束意识,加强事前、事中控制,规范内部经济业务审核、审批内控程序,特别是项目经费与专项资金、专款的使用,应经财务主管履行审核后,再交上一级领导审批,谨防超支与违规使用,以保证预算项目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
4.完善会计科目的设置与预算项目的细化核算。根据实际核算所需,改进、完善支出明细科目体系。按照预算管理的完整性要求,将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等资金纳入项目明细核算,实现预算内外所有资金纳入项目细化核算管理,同时对所有资金实施项目指标控制,禁止无指标列支费用 ,同时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要求,将预算项目的支出内容一一对应到会计科目中核算,使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的核算有机结合,综合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5.提高核算中心人员业务素质,明确中心在实施二维综合核算中,对报账单位的预算执行进行监控的职责与地位。目前核算中心的业务工作,实际上已从单一的审核支付与会计核算,向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渗透。按综合核算的要求,应强化培训学习,不断提高中心人员综合素质与工作胜任能力,特别是要提高其项目预算执行与监控识别能力。核算中心人员不仅应熟悉报账单位的预算项目指标数,而且要了解报账单位的具体预算项目内容,在审核时,既能实行项目指标额度控制,又能识别项目列支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明确核算中心预算执行监控的职责与地位,强化预算执行与监控职能,使中心通过二维综合核算,能加大监控力度,加深执行分析,杜绝违规行为。
6.加强核算中心与报账单位的联系与配合,共同促进提高二维综合核算水平。明确双方职责,加强联系与配合。报账单位作为会计主体,财务管理职能不变,在实际工作中,单位不能只履行报账,在财务管理上放松,将责任归入核算中心,而应在加强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同时,配合中心做好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的二维综合核算。同时核算中心应主动与报账单位联系,了解单位实际业务开展情况与具体的项目经费列支内容,加强监督,注意有关经济事项的前后衔接,共同促进会计科目与预算项目二维综合核算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浅谈经济全球下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04-26
论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一个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04-26
市场经济、收入分配与贫富分化04-26
关注民生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新转变04-26
农民工收入与消费问题的实证分析04-26
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对策分析04-26
我国休闲经济发展探讨04-26
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有待于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04-26
国内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不同研究视角综述04-26
消费券发放问题探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