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者认为,当前的高校会计制度已不适应高校的发展,在分析高校会计制度存在症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以使高校财务工作能更加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体制的变革,高校已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依据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会计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记账方法到会计科目的设置、支出结构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但因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表的设置等与高校目前财务管理需要的不适应,使得在对一些经济事物的账务处理及报表反映上,不能够真实反映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本文对高校现行的会计制度症结及如何解决做初步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不适应性
随着预算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预算会计也进行了重要改革,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我国预算会计仍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已不能满足高校目前财务管理的需要。以往高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而现在已形成了财政拨款、学费收入、金融借款、科技创收、引资等多种渠道并存的资金来源方式。例如学费的收取,在收付实现制的核算方式下,只能反映已收取的学费数额和上缴财政数额,而不能反映学生欠交学费数额,形成了表外资产,体现的高校资产负债率不真实。
(二)不完整、不真实的资产反映
1.固定资产
高校的固定资产不同于企业,它反映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由高校占用和使用,能够为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的资产。高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进行成本核算,所以对固定资产也不提取折旧,每年只是根据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由修缮费和设备购置费分别列支。对在经营过程中使用的资产以收取条件费的方法弥补资产损失,形成的基金用于购买学校的固定资产和对固定资产的维修。但是用这种方法计提的修购基金与固定资产实际使用中的实际损耗不一定相符,另外目前的账务处理方式也不能体现固定资产的现实价值,致使高校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资产的价值有很大的差距,不能真实地反映高校的资产情况。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权利,这种客观存在的权利具有内在的价值,当无形资产进行转让或对外投资时从价值上应得到确认并在账面上予以反映。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口号的提出和对高校科技转让有关优惠政策的出台,高校的科技创收和技术转让在高校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账务处理方式只是从收入和支出的角度予以反映,而没有从资产的角度去考虑这一问题。
3.债权性负债与债务性负债反映不明确
高校的负债一般包括:从金融机构借入的各种款项、由外单位汇入的暂时没有归属的款项、各种应交税金、替挂靠单位管理的代管款项和各系创收提取的款项等,其中各系创收提取的款项从资金的性质上来说是高校的资产,属于债权性负债,但是在现在的账务处理方式下却列做了高校的负债。
4.高校的收入反映不全面
目前高校学费实施“票款分离”的收取办法,所收取的学费直接上缴财政,然后由财政根据各高校的用款计划分次核拨回各高校,这种管理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集中财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高校来说占高校大约70%的收入进行了体外循环,既不利于高校的监督又不能真实反映高校的收入。
(三)会计报表设置的不合理
高校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基本支出明细表、收入支出明细表、基本情况统计表等,其中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单位在某一时点经济状况的报表。然而高校的资产负债表却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五要素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高校在某一时点上的经济状况的指标,而收入和支出却是反映高校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情况的指标,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同在一个报表上反映,是不符合报表性质要求的,不能明确地反映高校的资金状况。
(四)高校基建财务与学校财务的相互独立不利于全面反映高校的实际情况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的基建规模也日益扩大,每年高校安排的自筹基建资金、金融机构的基建投资借款、省基建预算专项拨款等,因高校本身的财务管理体制,高校的资产在基建项目未交付使用前一定期间
内被人为地分为两部分,不能够全面反映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解决思路
(一)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的方式
1.学费的收取采取“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因为高校的学费、住宿费等收入实行“票款分离”,收入直接上缴财政,这部分资金在财政未核拨前形成了高校的账外资产。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式,那么这部分资金就脱离了高校的监控,进行了体外循环,极易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和贪污现象的发生。如采用“权责发生制”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缺点。以高校学费的收取为例,每年核定高校在校生的应缴学费收入作会计分录:
借:应交学费收入
贷:应交财政专户
以实际收取的学费金额:
借:应交财政专户
贷:应交学费收入
这样“应交学费收入”借方发生额为学生应交学费数额,贷方发生额为学生实际上交费数额,余额为学生欠交学费数额。而“应交财政专户”贷放发生额为学校每年应上缴财政的各项收入,借方发生额为学校每年实际上缴财政的数额,余额为学校应代收而未收未交的数额。
2.对于外单位汇入的暂时不明款项、为挂靠单位管理的代管款项等仍采取收付实现制的记账方法
款项到达时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现金)
贷:代管款项(其他暂存、事业收入等)
支出代管款项时的会计分录:
借:代管款项(其他暂存、事业收入等)
贷:银行存款(现金)
3.金融借款、融资等利息的核算应采用权责发生制
按照借款等的协议,采取计提的方式进行账务处理,明确会计主体应负担的债务,避免因会计信息未作揭示,造成财务危机。
会计分录:
A:根据借款协议按月计提利息:
借:事业支出
贷:其他代管——应付利息
B:支付利息时:
借:其他代管——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二)固定资产的核算
在固定资产项下设置固定资产原值、折旧两个明细账,分别核算固定资产的原值及计提的折旧。“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用于反映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保证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固定资产购入时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代管款项等)
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原值
贷:固定基金
然后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计提折旧,按年计提,年终做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经营支出、代管款项等)
贷:固定资产——折旧
同时,借:固定基金
贷: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三)无形资产的核算
1.购入无形资产的核算
A:无形资产在购入时,以支付的价款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B:依据该无形资产的使用期限,采用直线法在使用期限内进行摊销,摊销时
借:事业支出
贷:无形资产
2.自创的无形资产
依据谨慎性原则,在未形成无形资产之前,据实列支;一旦转化为无形资产,则将成本予以资本化。
(四)高校基建财务的核算
1.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直接由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基建款项并入到校财务的教育事业收入项下;基建融资与校财务的借入款项合并;基建支出去掉由校财务拨入的自筹基建款形成的支出,列入到校财务基本支出固定资产支出项下。
2.基建财务核算与校财务核算合而为一
启用校财务基本支出项下的固定资产支出,反映当年形成的基建支出,年终以当年形成的基建支出数额结转固定资产,待资产交付使用后以基建项目的审计报告为依据调整已结转的固定资产。
(五)区别对待债权性负债和债务性负债,对债权性负债和债务性负债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
1.债权性负债
目前高校此项负债主要是高校内部各单位利用学校资源进行的各项创收,所有权应归属学校,各单位只有使用权,属学校资产在学校和校属各单位之间的再分配,当此项业务发生时做会计分录:
借:事业支出——学校
贷:事业支出——校属各单位
2.债务性负债
主要是为挂靠单位代为管理的款项和外单位汇入的暂时不明款项。账务处理如前所述。
(六)变革会计报表形式,更好地反映高校的资金运营情况
把资产负债表分为两张表: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把原资产负债表上的“收入”“支出”项去掉,增设“未分配结余”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表结账不结的方式,“未分配结余”填列年初至报表当月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使“资产负债表”能够真正地体现高校在某一时点的资金状况。
相关文章:
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与全面收益的比较分析04-26
论信息需求与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04-26
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04-26
企业投资开放式基金的帐务处理04-26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04-26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的探讨04-26
浅论会计职能的重心转变04-26
谈论新形势下的会计职能研究04-26
浅论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