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顺应形势发展,析加快审计转型步伐

时间:2024-04-26 10:24:1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银行内部审计转型是当前内部审计的热点和难点,为此,各家金融机构都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包括审计体制的改革、手段的创新等,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从国外内审的职能定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阐述国内外的不同做法,旨在提出国内银行内审转型的思路,开阔视野,更新理念。 
  【论文关键词】国内银行;审计转型 
   
  一、加快审计职能转型,以风险为本,从传统的合规审计转型到风险导向审计 
  银行经营货币业务,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生命线。目前,通过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进而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的风险导向审计,已逐渐成为国外内审的主要方式,它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资源监控企业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的风险。据相关机构2010年对全球大型企业内审部门的调研,企业风险从审计角度看60%是战略风险和商业因素,如需求不足、客户流失、流程改进、产品结构落后等;操作性风险占20%,财务风险占15%,其他合规性风险占5%。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关注重大风险或新兴风险已成为国外银行内审的发展趋势。如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风险审计,无论是信息技术管治、外包风险、信息安全等传统的信息技术,还是新兴的云计算、大众媒体、移动设施等技术风险关注度、参与度都很高。再如新产品风险审计,随着衍生产品越来越丰富,审计业务领域不断增加,内审部门开始参与衍生产品的设计开发,加强对新业务领域和新产品的跟进,较系统地评估风险,提出改进措施。而相比之下国内银行的内审部门对以上领域的参与或关注的不够,近乎于空白。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它符合新形势下的审计定位,即站在决策层的角度,以风险为导向,俯视和审视经营管理全过程,并对其作出评价。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内审部门应适时作出改变,一是在科学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将高风险领域列入审计范围。二是以风险为导向全面整合审计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三是加快由过去单纯的合规性审计向风险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并重的方向发展。其中,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审计,主要审计经营管理是否到位,领导班子的决策力、经营力、执行力等是否符合监管要求和全行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行为审计即揭露风险,通过审计监督经营行的经营行为是否到位、合规合法;绩效审计即监督其经营绩效、投入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是否做到了科学、持续、有效的发展,并提出规范管理和防范风险的审计建议。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更新审计手段,重视数据运用,加强非现场审计的支撑力度 
  目前,国外内部审计广泛应用数据分析工具及专业团队为审计项目提供有力的支撑,据相关调查统计,国外约有1/3以上的内审人员主动应用数据分析工具筛选评估风险点,并由专业团队进行技术支持,通过数据分析编制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及工作效率。相比而言,国内对应用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高,但执行运用的一般。目前仅限运用既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数据分析,非现场人员数量有限,数据的准确性较低,很少使用数据分析工具或依靠数据分析专业团队获得支持。因此,我们的内审部门应充分借鉴国外同行的先进做法,充分运用数据分析工具,不断更新审计手段。一是重视对非现场方面的投入。加强数据分析应用的环境建设,加大设备投入,改善硬件环境。二是重视队伍建设,通过成立专业小组、专业团队等,提高非现场专业水平。三是适当采取外包方式对个别业务或系统进行审计,以弥补自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四是充分利用非现场审计手段,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有机结合,提高审计效率。     三、发挥咨询职能,客观独立的参与管理,有效实现审计价值的增值 
  按照全球惯例,内审部门提供咨询职能的时间不应超过全部审计时间的25%,香港则为20%。目前国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内审咨询管理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多的内审部门参与了企业的管理和决策,独立客观地实现了审计价值的增值作用。如现代企业的内审部门十分注重建设客户服务文化,与利益相关方沟通与交流并进行互动等。在香港,有些企业把内审部门作为业务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利用内审部门业务全面、知识密集的优势,提倡业务人员和内审人员的岗位交流。内审已取得管理层的充分信赖,并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之中,如参与企业的投融资、并购以及参与新产品设计研发等。反观国内的内审机构在咨询服务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过分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忽视了审计和被审方的目标一致性。内审部门应当通过实施审计行为,揭露被审单位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体制、制度和流程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被审单位建立良好的合规文化,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价值增值,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其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内审部门通过认真履行职能作用,发挥好谋士、保健医生的作用,当好董事会的“眼睛”,实现自身价值和审计增值的目标。 
  四、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适应审计事业的新要求 
  巴塞尔协议要求内审人员不低于企业总人数的1%,同时,在素质上对内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情况,有关部门对国内外内审部门做了专门调研,将未来三年内审部门对知识的需求分为风险管理知识和方法、专门的技术经验等8项,对技能需求分为沟通、领导及协同团队合作3种。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内审部门对其中的6项知识和3种能力的需求较以往都有所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业务品种越来越多,人员分工越来越细,风险逐步呈现多样化,对审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国内的调研结果同样也证实了这一点,除跨国经验需求和以往持平外,其余的7项知识和3种能力需求也都在增加。企业对内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内审队伍整体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对内部审计工作至关重要。内审是一种成本,也是一种投资,随着商业银行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急需一批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业发展要求,拥有专业的技术水平、丰富的审计工作经验,同时具备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内审部门应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适应审计事业的新要求。一是要深化审计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内部审计体制,充分发挥审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二是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培训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加其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素质。通过开展多层级的培训,实践练兵,提高职业敏锐度和专业能力,以胜任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五、明确使命,科学制定审计规划,将内审的价值和服务对象落到实处 
  国外现代企业非常重视内审的目标计划,作为实现内审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审计目标的充分实现,国外企业首先要科学制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并通过具体审计划实施和执行,以便将内审的价值定位和服务对象落到实处。一般来说,内审战略要考虑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以及经费和人力资源因素,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兼顾与其他风险和控制职能的优化整合,并辅助于外包方式以提供专业的技能。同时,建立控制自我评估程序,强调与企业管理层和其他部门的沟通,并在制定审计战略时充分考虑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的优先等级。审计战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关部门应每年重新审阅和修订战略计划以确保和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为全面落实审计战略,内审部门应在符合审计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根据风险变化及业务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同样,国内金融机构也应定期规划审计战略,并制定详尽的审计计划。在落实监管部门、高管层重点关注的高风险区域外,要根据风险排序情况制定自己的审计战略目标,并具体落实到每年的审计计划中,同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进行修正,以保证内审部门的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关文章:

风险导向审计在基层央行内部控制的应用之我见04-26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分析04-26

计算机审计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影响04-26

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 提高审计独立性04-26

独立学院会计教学中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议04-26

浅谈信息科学与现代教育手段04-26

基于“会计管理”概念高效开展企业会计管理04-26

会计管理/会计控制/会计监督辨析04-26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影响04-26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异同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