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会计研究

时间:2024-04-26 10:17:0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 要:从零售连锁企业的经济现实来看,由于其经营目标、组织形式以及日常的经营管理方法比传统单店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如:企业的边界已经扩展为由许多不同的法人实体依托契约组成的价值网络;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向外向型、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其经营活动表现为许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价值链条;日常经营管理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能够实时传递等,均要求对连锁企业的经济活动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进行反映与控制。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有关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会计相关问题。
  关键词:连锁经营 价值链 价值管理

  一、零售连锁企业的网络化特征使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会计信息重构成为必然
  
  在零售连锁企业中,既有通过产权联系的直营店,也包括产权松散的特许店和自由连锁店,以及相应的辅助机构。在整个企业外部,还存在大量直接或间接联系着的供应商和产品用户,它们与总部之间或彼此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易与联系,最终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组织。复杂的网络结构必然带来价值链条的多样化和多层次性,连锁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单元价值链、各个业务单元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每项价值活动不同的作业活动以及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最终形成一个价值网络,并伴随着物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的流动而有序运转。这要求从纷繁复杂的经济联系中识别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链(包括主价值链、子价值链、子支价值链等),将其分解到作业层次,动态反映企业的价值信息。因此,在连锁经营环境中,特殊的网络结构使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会计信息重构成为必然。
  在连锁经营环境中,网络信息共享使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会计信息重构成为可能。在实践中,零售连锁经营企业依靠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等的应用,本身正在成为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收集系统;众多的店铺每天源源不断地输入连锁系统总部的大量市场信息,被自动记载、自动归类整理、自动存储进入数据库,为正确决策提供了充足信息。总部将其中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或直接向其提出订货,使预测性生产建立在市场信息比较充分的基础上,将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生产转化成针对市场需求的订购性生产,在最大限度内达到市场出清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各方预期。零售连锁企业会计数据的取得如图1所示。
  
  
  会计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分析
  
  1.识别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活动。价值作业也称为价值活动。价值活动和日常会计分类很少相同。传统会计分类(例如间接费用、管理费用、直接费用)按技术上完全不同的活动进行分类,并把同一种活动的各个部分分离开来。价值链会计与之不同,其出发点首先是识别有各种明显差异但相互联系着的价值活动,这从根本上保证了不同价值活动在价值链会计核算中的完整性。以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为例,基本价值活动包括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商品销售、市场运营、售后服务五个方面,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准备、技术开发、投入物采购四个部分。其中,每一种价值活动都会对连锁企业的价值链产生影响,这些相互联系价值活动共同作用为连锁企业创造利润,从而形成连锁企业的价值链系统。
  2.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确定。为构建价值链会计,有必要在一个特定产业定义连锁企业的价值链。从基本价值链着手分析,个体的价值活动将在一个特定企业中得到确认。实际上不仅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即使是在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价值链。下面以某一大型零售连锁企业为例,具体分析其价值链构成情况

  3.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的内外部联系。在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系统中,有两类联系活动:连锁企业内部的联系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内部联系主要是顾客管理系统,它跨越职能工作,有效地解决了节点企业内部的成本与资源配置问题。企业之间的联系贯穿于价值链系统的全过程,通过对整个价值链上决策流和信息流的调节与控制,不断优化物流、资金流与工作流,致力于进一步减少价值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冗余成本与缓冲库存。通过了解连锁企业价值链的内部与外部联系,可以理清价值链关系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其会计体系。
  
  三、基于零售连锁企业具体经济环境的价值链会计与传统会计之间的区别
  
  1.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突破了传统会计的主体界限。传统会计理论一般认为会计主体只能是某一特定单位,它可以是一个法律实体,也可以是一个非法律实体。当前形势下,那种“一方赚利别人亏”的局面已经很少存在,企业更应追求的是整个价值链联盟的共赢,也唯有建立在共赢基础上的企业竞争优势才可以长久、稳定地保持。价值链会计的核心是由企业的内部会计问题拓展到外部会计问题,突破了以前会计体系中会计主体的局限。
  在零售连锁企业中,除包括由部分直接投资的直营店外,还包括各种非产权性质的特许店和自由连锁店。这些分店均构成连锁企业内部价值链条的重要环节,企业内部的各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经由各节点企业而有序流动。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总部与各分店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系统,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鉴于此,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会计研究应该站在整体企业的战略高度,反映以内部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价值信息。以此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在连锁企业外部,其会计信息涉及的主体范围也已经大大超过财务会计所假设的特定会计实体,包括上游价值提供者——供应商、下游价值接受者——客户以及竞争者——同行企业。因此,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研究的主体假设应该表述为:以价值链形式存在的一切可以量化的会计管理主体。
  2.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信息要素的扩展。我国会计界把会计要素归纳为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目前,零售连锁企业在价值链会计信息要素上的突出问题集中在要素范围扩展及要素类型更加多样化上。(1)资产范围的扩展。资产是被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为企业带来未来或现实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而经济资源又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扩展的概念。对传统商业企业而言,其拥有的经济资源的基本形态是货币、商品、原材料、厂房、设备等物质形态,相应的资产结构为单一的物力资产。在连锁经营环境下,企业的价值链会计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力资产,还包括品牌、良好的供应渠道、消费者关系等其他软资产。(2)商品成本外延的延伸。与传统会计相比,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核算所涉及的商品成本的外延有了更大的扩展。不仅包括传统的商品采购成本,更涵盖了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中其他与商品销售相关的成本,如商品配送成本、营销成本、顾客服务成本等。(3)会计信息要素的类型。从会计信息要素的类型来看,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信息的要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而且包括消费者服务、生产效率、生产周期、商品质量等新的会计管理要素。信息的类型也不仅是事后的反映和核算信息,还包括事前计划和预算的信息、事中监督的信息。

      3.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以“价值增值最大化”为目标,强调时间价值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从价值链理论分析,连锁企业内部广泛存在着各种由产权或契约联系着的价值链条,在外部还存在各种与供货商或顾客之间的、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横向或纵向价值链,整个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各种价值活动以及各种价值链条之间的协调与制衡。鉴于此,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目标可以表述为:提供连锁企业价值创造的动态信息,借以制定和优化连锁企业内外价值链,实现整个体系价值增值的决策,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控制。
     4.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计量单位多样化。价值链会计的突出特点是其生成的会计信息(包括非财务信息)有助于决策,而且不必受会计准则的限制。因此,在价值链会计概念框架内,计量单位不仅包含货币单位还包含非货币单位即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共存,可以弥补以往财务分析的不足,扩展财务分析的功能,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作用。
  5.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实现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实时控制。价值链会计实施的是全方位、全过程的会计管理,它以管理过程的时间序列为依据,实现了事前管理的统筹规划、事中管理的实时控制和事后管理的分析考评。同时价值链会计还借助信息技术这一平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和远程控制,其反映速度快,时效性强。
  
  四、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的体系结构
  
  根据价值管理的构成要素,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的体系结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价值信息管理。连锁企业的价值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实际工作流程中价值信息的跟踪(即会计核算)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评价。价值信息跟踪通过在连锁企业内部各业务流程中实施信息技术,实现财务业务的在线操作。目前,ERP系统、CRM系统、SCM系统在连锁企业应用广泛,这使具体的业务操作与日常记账处理融为一体;此外,XBRL语言将不同格式的会计信息标准化,这样,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转换将变得十分方便。从记账方法上来看,要求以作业为基础建立量化、归集体系,以从一对一的角度实现价值增值管理。价值信息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法、基准指标法、经济增加值法等。
  2.价值增值管理。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增值管理主要是对成本的控制。这在作业为基础的量化体系中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首先识别零售连锁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然后将企业在价值信息跟踪中归集的相关成本,分摊到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中去,如商品采购成本、固定资产摊销成本、职工的招聘、教育培训费用等。分摊的目的是产生一个反映成本分布的价值链,通过比较各价值活动的成本分布,从而找出可以改善成本的突破口。这是零售连锁企业价值增值管理的关键环节。
  
  五、结束语
  
  价值链会计作为一种新型会计模式,本文的研究为其在零售连锁企业的实务应用提供了思路。主要从会计的角度探讨了零售连锁企业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会计信息重构的必然性、可能性;在以作业为基础的量化体系中,对零售连锁企业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价值链会计在信息涵盖量、前瞻性等多方面较传统财务会计的优势;根据价值管理的构成要素,探讨了零售连锁企业价值链会计的体系结构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张晔清.连锁经营管理原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2.王田苗,胡耀光.基于价值链的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集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陈良华,李文,缪云霞.基于供应链理论的会计信息重构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阎达五.价值链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4(2)
  5.王天东.陈亚民.企业价值、价值链的会计学思考[J].财会通讯,2006(5)
  6.孙芳城,何建国,何雪峰.研究新问题实现新跨越[J].会计研究,2006(11)

相关文章:

当前我国地方债券发行研究04-26

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思考04-26

论资产证券化及其基本会计研究04-26

沪市股指收益率及波动性研究04-26

资产证券化市场会计信息披露研究04-26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04-26

论我国证券网上交易的发展前景04-26

我国IPO发行抑价现象分析04-26

论股权分置改革04-26

浅谈我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构建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