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的产业集群研究

时间:2024-04-26 10:14:1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产物,是一块被赋予特殊权能的试验田,具有区域环境优化功能、增长极辐射功能、内生制度创新功能。而产业集群作为另一推进区域发展的力量源,在实际发展中则出现了创新能力不足、竞争优势刚性和网络封闭性问题。因此,探讨试验区对区域集群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集群;制度
  
  竞争最激烈的集群,是最好的战略据点。如今,这种新的集群竞争,正日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突破点。它虽然带动力强劲,可我们也应看到,并不是每个地区产业集群都发展到较完善程度,集群功能都能充分发挥,相当部分集群还存在简单扎推现象,真正意义上的集群结构尚未建立。这便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探寻完善集群发展战略的方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落后区域集群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它的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集群战略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障。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具有的功能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1]。它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内含着一些独有的特点和内在属性。
  1.区域环境优化功能。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统领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功能。因为它能够根据所在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势与特点,在符合政策层面的基础上,突破原有体制下,各种力量的束缚;能利用思想的解放、创新意识的培养,完善上层建筑保障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摒除内在精神思维约束着的陈旧想法,进而能有效改善试验区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和法律规范。另外,通过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地方政府能大力提高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杜绝人为因素牵制下,导致的限制区域产业发展的地方意识;能培育市场经济高级阶段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契约机制,保障区域发展所必须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内生制度创新功能。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决定社会经济绩效的并不是社会的资源存量和技术要素,而在于对这些资源与技术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为社会经济生活与交往提供了一种确定的结构,预见行为可能发生的走向,防止产生凌乱、任意的不利于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恶意行为。正如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能有效修正经济参与人的经济行为,防止参与人破坏集群网络;不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将对社会、企业集群组织带来巨大损害一样。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协调着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减少了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消耗。对应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试验区内涵制度创新的特性,它能在中央政府权能的释放下,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改革,利用先进区域不断发挥的先发优势,以立为主,把制度创新的累积化成果通过中间媒介传导,辐射到其他区域。在区域推动力上,这种制度创新,充分展现了对经济主体、经济发展载体的服务力量,为区域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促进区域产业模式创新和结构升级。
  3.增长极集聚辐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文,从产业关系中抽象出经济空间概念,认为经济关系中存在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这种空间有着类似磁极的力场,能发出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使区域总是处于非均衡的极化状态。其中位于高位势的区域就是符合佩鲁模型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在集聚各产业、各部门和周边区域要素资源后,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向外扩散,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与此类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场,可导致物质与能量远离平衡位置,当运行机制发生效力时,周围空间就不再是绝对的虚空,而是布满着无数含有极化作用的力线,传递着力的作用。因为它可通过“优良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利用经济势能的运行规律,逐步使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资本、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现代经营管理集聚的核心。同时,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展示了其蕴含的市场潜力、资源潜力和经济潜力,从而吸引外部的优势资源,使其集聚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辐射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增长和发展”[2]。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并具备一定规模,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国内现阶段形成的集群在地区发展上还很不平衡,集群内部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经济现象,成为今后亟待我们破解的难题。
  
  1.群内企业缺乏创新力,集群品牌形象受损
  从创新角度来看,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性知识交流所激发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融合,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但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集群的网络关系主要由信任和承诺维持,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许多问题出现。主要表现为:群内企业过度依赖集群网络产生的知识外溢和技术共享,自身缺乏创新意识,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培养。他们认为,自主创新的风险投入过大,一旦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机密暴露,其商业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他们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创新,而是搞机会主义、“搭便车”,抄袭模仿他人产品,坐收渔人之利,结果导致本地企业产品结构雷同,质量低下,最终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受损。
  
  2.对优势资源过度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
  集群内企业通常会加强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或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能力。可是,如果区内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产业或产品,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路径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从而降低产业集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因为当一个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时,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就会较高,而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固定资产投入的风险增大,群内企业会无意识地排斥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市场覆盖面低,创新能力不足。当出现市场需求的重大调整时,群内企业难以转型,便会导致整个集群的衰败。另外,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几个大型的推进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集群结构。这种结构造成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过度依赖。他们的产品价值链也只局限于集群内的一些企业,如此循环,容易使群内企业的价值链萎缩,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对接,进而使集群内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出现趋同刚性,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3.集群发展缺乏政府有效支援,引发集群网络封闭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系统,一个网络组织,也是一种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的社会资本网络。它具有根植性,基于这种根植性,群内企业与企业间,与社会组织间能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不断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反之,如果群内企业缺乏开放性,则会出现集群锁定、技术创新刚性和产业发展网络结构刚性,最终使集群丧失活力和竞争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政府缺乏有效的支援存在巨大关系。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分权式改革,地方政府成为享有独立利益的法人主体,加上我国官员晋升主要考核标准是他对地方做出的经济贡献。这些无形中造成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经济增长,通常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将企业集群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并无法保证集群发展所需的配套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健全及完善。另外,随着集群与外界联系的切断,集群与集群间、集群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失,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三、试验区对产业集群发展所起的作用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改革的“实验田”,是一个状的实施特色经济的区域,它的发展必须对全国区域经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必须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上先行试点并取得突破;必须通过创造新的发展方式,消除原来起阻碍作用,不适应推进国家生产力和谐布局、社会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既有全国示范性,又有区域推进性和城市发展个性,在推动区域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彰显著无穷的驱动力量。
  
  1.提供了优越的促进集群发展的微观环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应对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原有单项改革无法适应新形式、新任务、新问题的背景下,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设立的。它的设立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试验区享有中央政府让渡的部分权力,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行体制创新;能够在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引进具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的推进型企业和促进集群网络完善的项目进入试验区,以从源头上解决造成产业集群出现简单扎堆、过度占用资源及“搭便车”等行为。其次,试验区在发展集群战略上,能从增长极功能出发,来构筑区域间相互依存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集群生态系统和生态链,强化集群网络的协调功能。最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从全球价值链上搜寻资源,以不断提高试验区的学习效能和创新能力;能通过对知识的创造和对知识的整合,为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2.调和了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助跑器,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内政策优势、潜在发展后劲不可避免是各类型企业追逐的热点。在试验区中,政府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竞争和合作伙伴。这有效地使区内企业实现了和外界的对接,给集群发展注入活力,并调和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一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显著的促进区域及区内企业发展的能力,能吸引大量的具有同种功能和类型的企业聚集。因此,企业间具有合作关系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以低廉的费用变换合作对象,从而使地理位置固定而产生的资产专用性降低,缩小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及集群造成的影响。二是由于试验区区内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其区内优胜劣汰机制展现得非常充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弱化了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因为在高度的竞争机制下,企业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而造成要求投资了资产专用性固定资产的企业维持与原有企业的交易关系并不具有必然性。他们为分散风险会多元化地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群内企业由于能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当中,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作对象,这无形中就减弱了群内企业价值链趋同刚性的影响。
  
  3.完善集群发展的产业协调配套体系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的改革模式,制度创新是其内涵的固有特性。它能把制度创新成果不断累积,形成制度累积创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试验区中能吸引大量的大中型推进型企业,这些推进型企业为提升企业竞争力,通常会实行产业环节的分解,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能力的部分。同时,在试验区中受过严格训练的管理者和母体公司科技人员,他们在离开原公司后,通常会自主创业,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他们便成为区域集群网络化发展协调配套体系中的一员,为集群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将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造政府结构,真正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建立起实施新型职能的管理体制。这使政府提高了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功能。如它能建立、健全适应集群发展的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减少官办垄断色彩;能培育各类要素市场,解决好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能完善政府法规体系和服务机构,实现集群企业与外界对接,增强产业集群发展体制等。综上,试验区的设立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支撑,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洋.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特征与目标.http://www.whmm.org.cn/blog/u/lichunyang/archives/2007/200733016843.htl
  [2]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8.
  [3]黄健康.产业集群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王家庭,张换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8.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旅游产业内部的行业层次结构问题研究——论旅游产业和04-26

旅游产业投资趋向及约束机制探讨——以北岳恒山旅游区04-26

创新整合纺织产业链,提升纺织产业竞争力04-26

产业演进阶段识别方法研究述评04-26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演化轨迹分析04-26

新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04-26

从政府与市场的角度探析产业政策的有效性04-26

简述北京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04-26

美国东部都市群旅游产业密集带的发展及启示04-26

论黑龙江省旅游产业职业培训的四个提升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