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成本管理的利弊与对策

时间:2024-04-26 10:05:21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企业管理重要一环的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着一个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因此分析传统成本管理利弊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本管理;传统;现代;辨析;对策
  
  一、成本管理的定义
  
  成本管理是指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成本方针;成本目标;成本策划;成本控制(降低成本和保持成本水平等)。
  成本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必须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和推动。成本管理的实施需要组织中全体成员的参与。企业成本管理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经济效益的要求,对各项资金耗费进行事前预估,确定控制的标准或目标,然后进行核算,对实际与标准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考核。并采取相应措施,目的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顺利实现。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成本为对象。借助管理会计的方法,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的一个会计分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的利与弊
  
  学术界对传统成本管理评价有两种观点。观点之一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传统成本管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须建立全新的成本管理体系;观点之二是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认为20世纪50年代的成本管理办法在实践中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1952~1960年之间可比产品成本是逐年降低的,所以应以20世纪50年代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为现代成本管理的基础。笔者认为,对传统成本管理持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的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既要看到建国以来,我国成本管理积累了一些较好的经验,又应当充分认识传统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传统成本管理的成功经验
  我国传统成本管理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计划方面。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编制方法,尤其是在编制成本计划阶段的项目测算法在今天仍然是比较科学的。这一方法将成本计划降低额分为递延降低额和计划年度节约额。前者是指在计划降低额中有一部分并非是计划年度采取了措施,而是由于上年末实际单位成本就比上年平均单位成本低而实现的降低额;后者是指企业以上年末单位成本为基础,依据计划年度内采取的成本降低措施,测算求得的预计节约额。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成本计划降低额中哪些是在上年末已经实现的,哪些是计划年度通过职工努力才能实现的节约额,而且测算的计划节约额是在广泛集中群众智慧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发掘内部潜力,采取上下结合的方式,逐级进行综合平衡,使成本计划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
  2 成本控制方面(即成本日常管理)。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采取了各种控制方法。例如,材料控制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并通过分批核算法或定额核算法对原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数量差异进行控制;工资控制采用劳动定额、出勤率和非生产工时损失的控制以及制定编制定员、落实工资基金指标的方法来进行;费用控制实行费用指标分解到责任单位。并通过费用限额手册和厂币等方法对各责任单位费用支出进行反映和控制。上述方法的应用,对于控制损失的发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成本计算方面。创造了定额比例法,简化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问题,创造了平行结转分步法。克服了在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下一步骤的产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完毕后才能计算出来。而且本步骤的产品成本水平还受到上一步骤成本水平影响的缺陷,既加速了成本计算,又便于对各步骤成本升降的分析和考核;推行了成本计算定额法,初步解决了成本的日常控制问题,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做到了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的有机结台。
  4 在成本分析方面。一是有些企业从开展一般的经济分析发展到联系企业生产特点的成本技术经济分析;二是从单纯的本期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相比,发展到同行业成本指标的对比分析;三是以企业为对象的成本分析发展到深入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的成本分析,并进一步扩大到部门的成本分析。这些做法使成本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发展,丰富了成本分析的内容。
  5 成本管理民主化和群众化方面。创造了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将成本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单位、班组和个人,作为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控制标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切实贯彻;建立了包括班组经济核算在内的厂内经济核算制,核算和控制各部门、班组和个人的生产消耗,检查分析分管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保证成本指标的实现,可以说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展了厂部、车间和班组三级成本分析活动,既实现了专业分析和群众分析相结合,又可以发扬民主,集中群众智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以上这些经验和方法对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成本管理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一些弊端,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管理领域上,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计划、核算和分析,没有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在管理体系上,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难以充分发挥成本管理的预防性作用;在成本责任方面,存在着大锅饭现象,没有形成一套责任预算、责任核算和责任分析的管理体系,没有与厂内经济责任制度密切结合。
  1 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成本管理仅限于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忽略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2 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意味着高效率,但未必就是高效益。我国许多企业按照成本习性划分和核算产品成本,通过提高产量可以降低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如此,产量越高,单位产品成本就越低,在销售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也就越高。这种做法导致企业不管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存货的积压,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提高短期利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导致成本信息在管理决策上出现误区,似乎产量越大,成本越低,利润越高。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管理,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可增可减,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在成本的具体核算中,只注重财务成本核算,缺少管理成本核算;或只注重生产成本的核算,而忽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以及销售成本的核算。至于成本管理的手段仍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4 传统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各个环节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有时甚至出现连编制成本报表的人也难以解释自己的“产品”成本构成的尴尬局面,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另外,传统的成本管理对象局限于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难以起到为战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作用。
  5 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之上,成本的核算过程过分简装化。在过去高度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对核算所作的这种简单假定(即以直接人工小时数或产量为依据来分配间接费用),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但在现代化的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制造费用所占比例大幅度上升,再使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会产生不合理现象: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成本去分配占有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忽略不同批量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使用传统成本核算法将导致产品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使企业错误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
  
  三、推行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
  
  针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弊端。我国企业应该积极推行现代成本管理,其实施对策包括:
  
  (一)更新观念,推行全面的成本管理
  企业要强化现代成本管理,首先要从思想、理念着手。企业管理者应有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打破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旧观念;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科技观念、信息观念、系统观念、质量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新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二)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实行现代成本管理必须加强企业管理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员工教育等基础性工作。有关企业成本的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等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基本情况;要健全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耗定额、工时定额等制度;台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要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
  
  (三)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日常管理
  成本控制是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的具体管理。成本日常控制的重点有:控制高于或低于废品率差异;控制计时工资的生产效益差异;控制材料消耗定额三方面。
  
  (四)注重对成本驱动要素的管理
  企业要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对影响成本的要素进行判断分析,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控制,达到企业成本在同行中处于优势地位,包括生产规模的控制、生产能力利用率、外联关系的控制、企业整合控制等。
  
  (五)注重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性和前瞻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它是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首先,应增加高新技术含量高的生产工艺投入,改粗放型经营为集约型经营。减少重复性建设;其次,通过市场调研,根据企业自身的优势,确定开发新产品的战略;再者,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企业要强调以人为本,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高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六)加强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产品达到与维持某种品质水准而发生的成本总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在生产各环节中严格把好各要素的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废品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不必要的成本费用。
  
  (七)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开展绩效考核。不仅可以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使企业在综合考虑全面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投入产出,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八)建立现代化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
  当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成本管理现代化的标志。现代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处理上可以进行综合的加工处理。为不同管理层提供所需的管理信息,它所采用的实时处理方式,为加强对成本的及时管理提供了依据,它能够提高决策效率,并且通过与外界进行交互式沟通,达到有效的资源共享。现代成本管理是以新经济环境和新管理观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它不仅从制度上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且深化了成本管理的内容。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发电集团ERP系统建设之探讨04-26

暂时性差异与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比较分析04-26

新形势下高校规范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04-26

浅谈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选择04-26

金融危机下海外应收账款的特点与风险防范04-26

基于ERP流程管理的IT治理初探04-26

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04-26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创新04-26

执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困惑及对策04-26

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