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的企业成本控制

时间:2024-04-26 10:05:1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 采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的企业根据订单安排生产,由客户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是一种需求拉动式的生产方式。实现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目标的关键在于: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与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筑入”与实施过程的控制、成本控制结果的评价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目标成本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是一种集企业、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等于一体,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各种资源,在标准化技术、现代设计方法学、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技术和思想的支持下,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率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与其他生产方式相比,该生产方式具有以客户为核心、以模块化设计和零部件标准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为支撑、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以敏捷为标志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与其他生产方式的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与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成本的“筑入”与实施过程的控制、成本控制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制约着企业的成本控制。
  
  一、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与目标成本的分解
  
  (一)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个性化为中心的成本管理,其目标是在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上按照客户的个性需求,来设计、生产和交付产品,产品成本根据顾客的需要进行“筑入”。所以,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的一切思考方法和改善方略,归根结底必须与产品模块化设计的灵活性与成本经济性紧密结合,所有判断的标准要视能否满足顾客的需要来决定。因此,大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应该从行业、市场、生产三个层面遵循以下逻辑进行设定。
  1.行业层面的目标设定。企业通过对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替代品、价值链和成本动因的分析,应决定固守所在的行业,并选择稳定型的竞争战略,采用以差异化为主的行业竞争战略。因此,采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的企业在行业层面上体现出来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追求商品或者服务的差异化,快速满足不同顾客的个性需要,并按照不同顾客的需要,将产品成本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路以最经济的方式“筑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稳定型的竞争战略,从而固守住所在的行业。
  2. 市场层面的目标设定。采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的企业在设定了适应企业差异化竞争战略的目标成本以后,企业在市场层面的战略首先是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客户群,在对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针对细分市场推出不同的产品——根据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差异性以及企业的实际制造能力决定产品组合,并在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和企业设计制造能力的最大利用之间达成平衡。同时,分析产品质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尽可能少的费用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并保证适当的质量水平,以获得尽量多的收益。因此,企业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市场层面的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为:以行业层面设计的差异化战略为基础,以自身的特色产品为依据,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的基础上,固守产品单位模块平均成本最低的理念,设计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目标成本。
  3. 生产层面的目标设定。采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的企业在设定出适应企业行业和市场战略的目标成本以后,通过对企业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自身能力的分析,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把顾客纳入到产品的设计中来,将产品进行最佳的模块化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层面的模块化半成品目标成本进行再设定,在满足顾客需要的不同产品变异类型中,对最终商品进行成本的再次设定,即商品选择哪些功能模块还要进行最终的成本竞争战略选择。在设定时,坚持“以大量生产的成本水平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或服务”为宗旨,针对不同顾客对产品功能提出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最佳组合,使顾客满意。一方面,要采用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分析法对企业自身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采用成本企画和作业成本管理确定产品各模块的目标成本;同时,还要采用预算管理、全面质量成本管理和责任成本管理对产品各功能模块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二)大批量生产方式下目标成本的分解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企业对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以行业层面、市场层面和生产层面的成本战略目标定位为基础,以“迅速满足顾客对商品或服务需求的差异化”为目标,主要从顾客和产品两个维度进行。
  1. 顾客维度产品目标成本的确定。这一维度的核心是从顾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以顾客所需产品的价值来确定其市场目标成本。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实际需要,才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所以,在顾客维度产品目标成本的分解,首先是对顾客所需产品的功能模块进行定位和分解,分析产品的主要零部件成本和总装配成本及顾客愿意承受的价格;其次是确定该产品的价值流和成本流,并对其成本进行分解和最终产品的装配和成本“筑入”,并消除浪费。
  2. 产品生产维度的产品目标成本分解。这里的产品生产维度实际上包含了产品进入生产(开始加工)程序前必要的个性化设计过程和生产(开始加工)过程中的制造和装配过程。因此,生产维度目标成本的分解应从产品的再设计和生产两个方面进行:
  (1)产品再设计维度的目标成本分解,是产品的价值流和成本流流动的起点,设计应当使其在后续的加工和装配等阶段没有中断和迂回。产品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功能模块划分的合理性:一方面,从物理的角度看,各模块所包含的功能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联系;另一方面,各模块的价值分配要相对合理,核心模块应当加强整合,有利于核心竞争力保护也有利于整体降低产品成本,其它模块和零配件、包装则可以设计多样化,价值含量适当减少。同时,产品的设计应考虑到让顾客拉动价值流,也就是说由下一工序告知前一工序具体的需求,依次向前下达生产的指令。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不是最终顾客需要的产品,必然造成无效生产和浪费。
  (2)产品生产维度包括制造和装配两个主要生产过程。此时的产品目标成本分解,主要是把设计过程的目标成本分解为各种零部件级的制造目标成本和装配目标成本,再分配到各个责任中心,各责任中心再将各类零部件级制造成本和装配成本分配到每项作业上,形成作业级的目标成本。对顾客没有价值的组成部分,应及时进行删除。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目标成本的“筑入”与实施过程的控制
  
  (一)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目标成本的“筑入”
  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企业对产品目标成本进行 “筑入”时,主要用到目标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质量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等成本管理工具。
  1. 目标成本管理工具。利用目标成本管理工具对产品目标成本进行再设计、制造和装配等不同维度的分解,对产品的再设计、制造和装配等各项具体作业进行成本构成分析与设计。
  2. 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工具。利用标准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工具对生产产品的标准“通用模块”和作业进行标准的制定,形成标准作业成本。并对产品“个性化模块”的零部件和各项具体作业进行成本“标杆管理”,实现这部分成本的“瞄准”或成本“维持”。
  3. 质量成本管理工具。利用质量成本管理工具对生产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结合看板控制等工业工程技术,对产品成本进行“筑入”。利用责任成本管理工具建立成本中心,通过目标责任成本的制定、实施、控制和考核,对产品“成本筑入”进行验收和评价。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4. 作业成本管理工具。利用作业成本管理工具对生产产品的所有作业进行作业的优化和选择,以及作业共享,对各项不必要的作业的成本进行减少和消除。
  
  (二)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实施过程的控制
  大批量定制生产是通过模块化设计、并行工程、柔性制造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工具的综合运用,争取产品质量、成本节约和交付时间上的全面竞争优势。所以,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实施过程的控制是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含制造和装配)、销售阶段的质量和成本的控制。
  1. 接受订单阶段的控制。与其他生产方式不同的是,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产品的局部特征是只适合特定顾客的,因此,该批次产品的诞生必须体现顾客的特别要求,这也是大批量定制的立足点。因此,企业在接受客户订单时,必须为顾客提供描述个性化信息的平台,并过滤相关信息,将关键的个性化信息经顾客确认无误后输入生产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还应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完善订货的个性化信息采集系统,防止顾客提供的信息不够充分而导致企业的重复作业和资源浪费。
  2. 个性化设计阶段的控制。企业与顾客确认了关键信息,生产才能转入下一个过程,即进行个性化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产品大部分的模块是事先设定好的,因此个性化设计只是对少数模块或者模块的局部进行修改,产品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基于标准型的构造。因此,在个性化设计时,既要满足客户的个别要求,设计过程中或设计完成后要不断与顾客沟通,使其满意。同时,在个性化设计时,还要尽量避免对产品的基本模块做根本性的改动,以免增加产品制造、装配过程的作业难度与作业量。
  3. 生产阶段的控制。顾客产品的模块分解完成以后,就可以进行“通用型”零部件的制造,“个性化”零部件则需要在个性化设计完成以后才能启动。因此,对“通用型”零部件制造只需按照企业标准化的生产要求进行控制就可以了;对于“个性化”零部件制造则需要严格按照“个性化设计”的要求进行。但是,必须注意制造和装配参数的恰当设定,出现偏差时要及时纠正:在制造阶段,生产和装配中的偏差应及时纠正;由设计失误造成的偏差要重新返回设计阶段调整设计;当装配实施过程发现有偏差时,应将不符合要求的结构单元、零部件返回制造过程进行修复,待合格后才能进入装配。
  4. 后续处理与产品交付的控制。一般来说,当产品制造装配完成以后,后续处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产品的整体质量检验、清洁和包装,产品在后续的整体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质量缺陷时,应查明原因,分别处理,甚至重新进入个性化设计阶段,修改设计方案。产品交付是大批量定制生产过程的最后阶段,企业应当按照客户的要求执行,对产品包装有特殊要求的,企业在实施之前也要再次确认客户是否修改订单,并及时调整。
  
  三、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控制结果的评价
  
  大批量定制生产的成本控制结果评价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确定评价主体和客体
  由于大批量定制的管理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和看板传递生产信息的,因此评价本级质量和成本形成过程的主体一般就是上一级管理部门。客体从空间上分为战略层面、战术层面和信息层面,从时间上则包括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实施和控制。
  
  (二)确定评价目标
  评价目标是进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选择的基础,成本控制结果评价的总体目标就是对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和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是否有利于企业在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保持和改进成本竞争优势,并据此给予奖惩,从而为成本管理的下一步或下一个生产项目提供信息。其具体目标则因成本管理模式的不同以及背景和环节的不同而不同。
  
  (三)优选评价系统
  以EVA指标作为成本控制结果业绩评价的核心指标,吸收传统财务业绩指标体系中合理的成分,一方面运用BSC的原理和方法,根据成本管理的特点找出影响企业成本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反应企业战略、战术和信息三个层面成本竞争优势的财务、顾客、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等四个方面的指标;另一方面还要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根据成本管理的特点找出影响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贯彻反应企业战略、战术和信息三个层面成本竞争优势的基本原则,包括:“提高顾客满意度”、“减小企业风险”和“降低质量成本”等。
  
  (四)确定评价标准
  运用标杆法,调查先进企业(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有关评价指标水平,也可参照本企业类似个性化生产批次项目的最好水平,了解其优势之所在,结合现时的情况确定评价标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成本控制业绩的顾客满意度、风险水平、成本降低水平等方面的总体指标及其分指标进行权重的分配。
  
  (五)收集信息进行评价
  成本控制结果的业绩是成本管理评价的依据,所以,在对成本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分类之后,再分析各指标在考虑权重情况下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并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
  
  (六)编制评价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由评价主体综合各种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得出评价结论、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案,并形成书面评价报告。
  
论文检测天使-学术行为不端检测免费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综上所述,大批量定制生产方式下企业通过成本管理目标的设定与目标成本的分解进行事前成本控制,利用目标成本对“筑入”与实施过程进行事中成本控制,运用成本控制结果的评价进行事后成本评价,促进下一个控制循环,以期实现大量定制生产方式下成本管理行业、市场和生产的三级目标,最大限度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 荣烈润.大批量定制——2l世纪的主流生产方式[J].机电一体化,2005,(1).
  [2] 祁国宁.大批量定制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0-67.
  [3] 武振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 胡国强. 成本工程管理论[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中美高校预算管理比较及启示04-26

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处理浅析04-26

企业集团强化资金管理应对金融危机的思考04-26

高等学校现行会计核算的弊端分析04-26

构建高校预算管理新模式04-26

当前村级财务会计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04-26

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务考量与会计处理探讨04-26

油田企业海外工程项目财务集中管理探讨04-26

我国高校现行财务制度特点及弊端分析04-26

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机制浅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