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荀子和王阳明的性本论

时间:2024-04-26 09:53:4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键词:荀子;王阳明;性本论

  首先感谢马老师能够给我们这么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将自己读史书的一点感想以及观点和马老师进行交流,因为感兴趣的地方太多了,因而索性以杂谈的意识流形态写出此文,望老师不吝赐教。其实,自己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史学还是较为感兴趣的。从小至今,读的书逐渐增加后自己对历史的观点也在发生着慢慢的变化。

  窃以为,对历史的认知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层次我认为是“知事”,就是知道何年何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很多草根专家都是出身于这个层次,比如家父常常谈到的儿时村头的伯伯们大侃魏晋隋唐;第二个层次我认为是“识律”,就是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比如当春秋战国开启了由统到分的变化后,中国又由分裂走向了统一,之中总是有规律所寻的,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历代的儒家学者对于这种史学观总是多多少少存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直至近代,卡尔.马克思才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于社会的发展规律作出了最为科学的解释。正如当前我们这一代人在高中历史课上经常被灌输的一点真理性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三个层次是我从本科读《明史》后才渐渐悟出来的,窃认为,从指导实践的角度来看,读史的最高层次应当为“读心”,即识人性。人学习知识,尤其是社会科学的知识,最终的目标总是要解决社会问题,而从微观的个人角度来看,就是要解决如何和人打交道的症结,而对应这个问题最为直观的学科就是史学。《明史》里层出不穷的人物,论军事斗争的谋略,当属洪武一朝;论政治斗争,则除了嘉靖一朝而无可出其右者。一个又一个的人物上台又下台,夏言、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如何揣测对方的心态,正是要从基本的人性出发,恰如托.福勒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能够把握住自己的人,就能很快控制别人。”

  一、荀子的性恶论与孔子的性善论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和家叔探讨过很多次,孔子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法家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儒家切切实实地把每个人当做具有情感的个体对待,而不是如法家一般只把人归为一种趋利避害的动物。儒家让我认为最为精辟的一点,就是抓住了中国社会人文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的“亲疏有别”,我不知道这种情愫是否是儒家长期倡导后而形成的国民性格,但窃以为这种感情是出自人的本能。这种以一个人为中心,而围绕其出现亲远不同的关系圈子,精辟地解读了在中国社会处理问题的关键所在。用费孝通老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所作的表述,这种与西方社团格局不同的人际关系特点,叫做“差序格局”,恰如一颗抛入水中的石子泛起的涟漪,一层一层,一圈一圈泛开。这种倡导与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所提倡的所谓“兼爱非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要高明的多,成熟的多。墨子所谓的平等的爱在我看来只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普及到众生是万万不可能的。正如孟子对其的批评:“夫物之不齐,物之性也,汝比而同之,乱天下也。”

  而伴随着《三字经》带给我们的耳熟能详,尤其这头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耳濡目染,太多的学者对于这种观点产生过质疑,而支持性善论的人也分为“性本善”原教旨主义者和“性向善”的解释改良主义者。比如,在百家讲坛叱咤风云一时的易中天老师就鲜明的表示过自己是支持“性向善”的。

  与孔子的这一学说相对立的自然是荀子,这位圣人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人之生也固小人”,从而被后人认为,荀子所支持的是“性恶说”。很多人对此解读为,人出生下来是自私的,趋利避害的,所谓礼仪仁义都是后天的教导。由此基点发展推演下去,最终也奠定了法家用严刑峻法引导人们趋利避害的理论基础。

  但是,说实话,我一直对此不以为然。

  首先,我真的不知道历朝历代的史学家或者说理学家判断人之善抑或人之恶的标准何在?如果说孔子所言的那种“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信”为善的话,是不是达不到这种高标准就算作恶呢?莫非这个世界是非善即恶吗?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王守仁之所谓“性恶论”与天泉论道

  1895年,与日本陆军元帅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神”的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在甲午海战中,全歼清政府北洋海军。之后的日俄战争中,其率领日本海军歼灭前来支援的俄国波罗的海海军。战后,东乡平八郎亮出一个腰牌,上面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既然能让半个世纪后的日本军国主义军神折服到这步田地,王阳明自然也是个在明朝历史上不世出之奇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哲学、军事、文学、武术无一不通。其开创的“心学”在明朝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无比巨大的影响,近的有铲除严嵩的徐阶,再者有“泰州学派”,再远点也有李贽、顾炎武一批异端思想家。

  很多史学家研究王阳明,也就是王守仁的心学,先是给王老先生扣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后来又有人谈及王守仁在性善论抑或性恶论这个问题上的立场之时,讲王守仁打到了性恶论的阵营。对这两个问题,我都很不太理解。

  我读王守仁的很多观点,其核心思想在于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洞察人心,知行合一。尤其是王守仁在贵州龙场悟出的知行合一,让后世的多少人去践行了一遍又一遍。所谓主观唯心主义,其核心词在于唯心主义,修饰词为主观。何谓唯心主义?根本在于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而主观唯心主义不同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志在于,前者认为人的主观意识可以决定物质,后者认为存在超脱于物质世界的神灵存在。可是恕我无能,我实在无法把王老先生的所作所言套入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而让我觉得更直观的一种反驳方式就是王守仁在正德年间的叱咤风云。江西剿匪时又打埋伏又假劝降把土匪诈的团团转,手中无兵仅靠一令牌就平定了宁王叛乱,最后广西叛乱王守仁披甲上阵,叛军一听是王守仁来了,索性直接投降。一个在现实实践中能将事情处理到如此令人折服到五体投地的哲学家,怎么可能终其一生,贯彻着一个谬之至极的主观唯心主义呢?这是不可想象,甚至说白了,就是不可能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考验的王学绝不可能是什么主观唯心主义。我不知道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个给王守仁扣这个帽子的学者是谁,但是“主观唯心主义”这一词是出自卡尔.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据此推断应当是近代的红色学者,毕竟早期我党的思维有“两个凡是”的逻辑,他们实在不可能去承认在马克思之前居然会有人认识到唯物辩证法。

  其次,我们又要谈到前文性善抑或性恶的问题。事实上,把荀子归为性恶就是有待商榷的,荀子的确说过“人之生也固小人”,但是不是因为这句话就可以说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呢?毕竟荀子也说过“本始材朴”。也就是人最初是无善无恶的。

  而说王守仁主张性恶,那更是天方夜谭。在王守仁得知朝廷要派已重病缠身的自己前去广西剿匪时,与弟子于天泉论道,即历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其所言也可作为王老先生心学思想的最后表述以及概括:“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为格物。”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守仁将心之本非恶说的很明明白白。近代的达尔文之进化论也可以让我们得出这种结论,人是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动物,当人不接受前人智慧积累形成的社会关系熏陶之时,人只会如同印度狼孩故事中的狼孩子一样,沦为一种动物。那么动物的行为是善是恶呢?他既不会像孔融一般去懂得让梨,也不会去残杀甚至强奸自己的同类。我叔叔曾经问我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我当时回答:“人之初,性本自然” 。

  而谈到这里,又产生了一个可能性,即,荀子和王阳明在“性本”这个问题上所持的观点实际上都是无善无恶,那么这里尤其是荀子,被说成是“性恶论”难道仅仅是为了和孔子的“性善论”形成鲜明对比吗?我想,也许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儒生硬生生地给荀子的思想扣上了一个不证自伪的帽子。毕竟,敢和他们至圣先师之意见向左之人的观点是不能让他对的,至少要让他看起来就是错的!

  假如真的是如此,那荀子也和王阳明一样,被彻彻底底的让后人带了一顶帽子,也许在真相被揭示之前,这顶帽子还要一直戴下去,甚而永远。王阳明在弥留之际,面对众多王学弟子,被问及还有什么要说之时,指了指自己的胸,淡言之:“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作者简介】

  杨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南昌大学法学院学士。

  

相关文章:

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对策04-26

浅析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创建永福养生旅游示范区的构想04-26

浅谈煤炭企业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应对措施04-26

我国低碳经济推进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融合发展04-26

对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制度探索04-26

低碳经济与中国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探索04-26

浅析建筑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现状与对策04-26

市场经济条件下森检工作的现状和对策04-26

中国牧区贫困的经济原因分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