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和成长四阶段学说以及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的理论三个方面,对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理论研究做了一综述。
关键词: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理论;钻石模型
1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1.1 绝对优势理论
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斯密于1776年在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适宜其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条件,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互进行交换,那么彼此都能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1.2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英国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中,李嘉图认为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是两者的不利程度是有所差别的,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劣势要相对小一些,即具有相对优势。李嘉图实际上已经指出生产技术的差别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在生产技术上处于最有利地位的产业,其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是在承认各国各产业间存在比较优势,而且承认比较优势对国际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和分析各国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以及影响各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3 资源禀赋理论
此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提出的,他们认为各国资源察赋的相对差异和要素利用强度的差异是国际分工的依据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有些商品在某一地区比在其他地区能够更便宜地生产出来,一个地区的出口商品含有大量相对的比其他地区便宜的生产要素。
2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和成长四阶段学说
2.1 “钻石模型”理论
著名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专家迈克尔·波特是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从产业层面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他首先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定义方法,把产业定义为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集合。这样定义产业就可以把企业、产业和国家结合起来分析,从而为全面、正确地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在对许多国家的多种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波特得出结论说,一个国家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以下六个要素:
(1)生产要素条件。
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基本要素是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用花费太大代价就能得到的要素;高级要素是指通过长期投资或培育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随着世界贸易结构越来越转向以制成品为主,以及基本要素的普遍可供性,一个国家基本要素的重要性正日益下降,高级要素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2)需求状况。
国内需求是影响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因素。波特认为,国内需求分为细分的需求、老练挑剔的需求、前瞻性的需求三类。一国若在某一个细分市场上的需求量大,则这个国家在此细分市场上将占优势。老练挑剔的需求对企业形成经常性的压力,消费者的这种需求是企业所不能回避的,只能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生产出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一国国内的前瞻性的需求若能在国外市场上迅速铺开,则该国产品就具有别国产品所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3)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
这主要是指原材料、零部件等上游产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上游产业的存在为下游产业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上下游产业的紧密合作,会增强双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强的上游产业可以及时为下游产业提供新概念、新创意,而下游产业也成为上游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所。因此,有国际竞争力的相关产业往往同时在一个国家产生。
(4)企业的经营战略、结构与竞争方式。
这是指企业的组织结构、战略决策特点及竞争程度所赖以存在的国家环境。一个国家内部市场的竞争结构会对该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最有力的刺激因素。激烈的国内竞争还会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因此,经过国内激烈竞争锻炼的企业往往更加成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5)机遇。
一些偶然性的事件和机会有时也会对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产生影响,比如纯粹的发明活动、外国政府的政治决策、世界或地区需求的高涨、战争等。
(6)政府行为。
政府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实际作用是影响上述前四个方面因素。政府对这四个因素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反之,政府的行为也可能会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波特将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绘成一个菱性状图形,来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思维框架,我们称之为“钻石模型”理论。
2.2 成长四阶段学说
波特不仅给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准确的定义,而且提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四阶段学说。他认为,一国特定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大致可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4个阶段,前3个阶段是国际竞争力增长时期,第4阶段则是国际竞争力下降时期。这四个阶段分别是:
(1)要素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产要素,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等。
(2)投资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确立以国家及其企业的积极投资意愿和能力为基础。
(3)创新驱动阶段。在此阶段,企业不仅运用和改进从其他国家获得的技术,而且创造和发明新的技术,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
(4)财富驱动阶段。此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衰落的时期,其驱动力是已经获得的财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试图通过影响或操纵国家政策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广泛地发生企业兼并和收购事件是向财富驱动阶段转变的一个迹象,兼并造成了发展的假象,实际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强现有企业的竞争优势,而往往有损于未来的创新。
3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的理论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管理发展学院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均衡的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它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过程的统一。根据此定义,他们把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准则分解为10个要点:(1)竞争力资产和过程是两个方面的结合;(2)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新资产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3)单纯依赖资源察赋的国家可能富有,但却不具有国际竞争力;(4)资源贫乏的穷国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极富国际竞争力;(5)穷国可能比富国更具国际竞争力;(6)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或输出扩张能力或两者兼备的基础上的;(7)竞争是可以测度的,可以划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8)硬指标的周期比软指标要短;(9)从趋势看一国越发展经济,就越依赖软指标的表现;(10)国际竞争力是变动的,但也是可以长期保持的。
基于对国际竞争力的上述理解,他们把国际竞争力分为八类要素:国内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际化、企业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政府管理和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1〕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
〔2〕 赵洪斌.论产业竞争力——一个理论综述〔J〕.当代财经,2004,(10).
〔3〕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论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博弈04-26
请不要再打法律的耳光04-26
我的司考方法与经历04-26
试析商业能力欺诈04-26
再论情势变更原则04-26
试论立法平等与差别对待04-26
谈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04-26
预防网络犯罪与保障经济安全04-26
浅析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04-26
论环境侵权的公益诉讼救济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