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30年来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经济领域来看: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2007年是249530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7年的4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2007年的13786元,比1978年增长6.5倍;2007年底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17.3万亿元,比1978年底的211亿元增加818.3倍,人均由21.9元增加到13058元;居民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184元增加到2007年的7081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7.2倍[1].
30年的成就固然巨大,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结构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依然不够协调;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收入分配差距仍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进步的根本要求最终要落实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上,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就经济社会全局的必然。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从指导思想上要求我们从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向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基本要求,要把全社会的发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2].科学发展,简单来讲就是要把经济发展、财富增加与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相联系,把今天的发展与子孙万代的发展相联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永续利用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市场经济体制对科学发展的挑战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效率是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的。因此,市场经济的主体都是从自身的成本收益出发,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在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迫切、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到位的现实情况下,在经济领域存在着的客观实际影响和阻碍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自然资源,特别是矿物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制定发展战略的主要依据之一,历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低投入、高产出的逐利性要求下,我国的一些企业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秉承“避重就轻”、“捡好弃次”、“简单粗放”,技术投入少,精加工能力差,循环利用程度低,从而造成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极低、浪费严重,加快了资源的枯竭速度。
二是在环境保护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三费”不可避免,而且还有可能产生剧毒有害物质,根据国家有关三废处理标准规定,只有有害物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才能排放。为使排放物达标,企业必须投资建设污水、粉尘处理设施。这些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如此,日常的运行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企业的收益水平。于是,许多企业要么不建设“三废”处理设施,要么在建成之后当作摆设,当作应付检查的工具,采取打“游击战”,偷偷排放污水、烟尘,倾倒垃圾,致使许多河流污染和大片良田被毁,许多厂矿企业周边数十公里区域内空气刺鼻。当地的环保部门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这些违法现象不作为,企业的有形生产成本降低了,收益增加了,但周边的居民群众却深受其害,甚至子孙后代也受到了影响。
三是在人力资源培养使用上。现在,大多数企业在招人、用人时都喜欢“有经验”,甚至要求有“五年”或更长时间的经验,要有较好的人脉,希望能够拿来就用,喜欢招收低成本的初级工和退休返聘人员,不愿意花成本去培养自己的员工和技术骨干。并且,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趁机压低工资,减少公司支出。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降低企业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企业没有投入,员工没有个人没有提高,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会把这样的企业或单位当作一个跳板,只要有机会,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从而使企业出现断层。企业的创新能力差,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也很低,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是在产品研发和项目选择上。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主要以低档次的模仿为主,核心部件靠进口,喜欢“短、平、快”,企业缺乏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项目选择上,“什么赚钱做什么”,什么来钱快做什么,经济利益永远是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位的,把社会急需的,见效慢的,周期长的项目和任务留给别人。低档次重复建设严重,抗风险能力差,经济附加值低,浪费严重。
三、法制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保障
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这种保障功能是由法的强制力所决定的。所谓法的强制力是指法的实现直接或间接地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即以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为后盾。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无法形成的。“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作后盾,那么法律就变的毫无意义,违法行为将得不到惩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就得不到贯彻和实现”[3].
市场经济考虑效率优先,考察成本收益,追求收益最大化。科学发展观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坚持“五个统筹兼顾”,坚持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了超出市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之外的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市场经济的效率优先原则相违背的。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必须坚持加强法制,凭借法的强制力,用法制手段来维护和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立法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当前,我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健全,但是,也存在法制不健全,发生的问题无法可依的现象,使得有些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以环境立法为例,长期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立法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以及体系化的通盘考虑和综合平衡,所立之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如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定操作性不强、法律条文之间互相冲突等问题,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实施的效果[4].因此,代写论文要加快立法程序,尤其是相关专业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做到有法可依。立法中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针对一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抽象,实践中难以把握和立法中缺乏程序性规范的实际情况,应注意对其中原则性的规定予以细化,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另外,要结合法律法规应用的具体实际,制定法律的实施细则中即补充相应的、完善的程序性规范,以确保实体性规范的实施。
二是执法方面。执法不严是我国法制假设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执法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狭隘地从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出发,没有坚持“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环境法治基本原则,走上了“重开发,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的道路,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甚至知法犯法,做出明显违反环境法律规范的经济发展决策,甚至阻碍环境、资源部门的行政执法,对企业违反环保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听之任之,有些领导还为之说情护短,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息事宁人办法,帮助企业和有关责任人逃避法律制裁,使得环境污染和生态资源破坏愈演愈烈。因此,要大力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尤其是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关系国家长远利益,而不是个人直接利用的法律法规的遵守和落实,真正做到“执法必严”,维护和捍卫法的强制力,提高企业违法成本,降低其违法收益。
三是规范政府绩效考核模式。当前各级政府部门热衷追求GDP,热衷制造增长速度和增长数据。在GDP崇拜的前提下,地方政府往往关注了经济利益,关注了经济总量。因此在对待野蛮开发、环境污染方面往往“手下留情”、“网开一面”,甚至有的地区还引进了污染项目。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除了法制观念淡薄以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GDP崇拜,对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政绩观,改变地方干部的考核、升迁选拔机制,不能简单地考核GDP总量,更要考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综合立体的考察干部政绩,把科学发展作为考核干部,尤其是区域主要负责人的唯一标准。
四是政府的引导和责任。作为全社会利益的“看门人”,政府要加大公共设施成本投入,要运用政策引导和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项目和投资,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给予优惠政策为社会收益“埋单”。
在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综合素质不高,物质增长要求迫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前提下,法制保障是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屏障。
参考文献:
[1]编写组。中国经济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10-15.
[3]姜起民。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保障作用[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9.
[4]周瑞玲。关于加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思考[J]……林业经济,2007,1 0.
相关文章:
经济宪政:宪政与经济关系新解读04-26
论个人信用信息的范畴04-26
试论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调整04-26
浅析根治小海船配员不足问题探讨04-26
浅析法律课程渗透德育教学的途径及效果评估04-26
存废之间:限期治理制度的绩效考察04-26
试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04-26
论我国村治模式的演进与农民利益的实现04-26
律师事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初探04-26
关于客观事实、法律事实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