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域,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互动关系的研究很有必要,要千方百计地发挥民族自治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加快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论文关键词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文化 政治发展 民族地区
一、民族文化发展对民族自治地方的促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从行政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这是让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相匹配,原因在于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主体赖以存在的基础,及行政发展的重要的限定和约束条件。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行政管理的独特性。由此可见,在民族自治地方,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以研究是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共有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其中有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普洱市辖1个市辖区、9个自治县。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当地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一)政治方面:民族文化聚人心,促进稳定首先,各族人民团结合作的精神,是营造和谐的基础因素,民族内部凝聚力的形成靠的就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粘合力。其次,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中的歌舞文化,把它打造成宣传政策的平台,以这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家政策,能取到很好的收效。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在学习宣传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就当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浓郁的实际,探索出融合民族文化、创新载体的学习宣传方式,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变得民族化和大众化,让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更好掌握方针政策,在政治路线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更好的促进生产生活发展。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主体民族拉祜族2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3%,占全国拉祜族人口的一半以上。为了让拉祜族群众及时、准确地掌握十八大精神,澜沧县组织精干人员对十八大报告进行拉祜语翻译,并刻录成光盘,利用县电视台、“党建之声村村通”和党建远程教育等平台,用民族语言传精神,澜沧县充分发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每村(社区)一队的161支民族文艺表演队、20个民族文化传承点、民族文化传承人、民间艺人的作用,用地方民族语言采取讲身边人、说身边事、话身边理、达身边情的方式生动宣讲十八大精神,2012年7月至今,澜沧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和161支村(社区)民族文艺表演队共开展以宣传十八大精神为主的“文艺兴边”、“送戏下村”等演出活动200余场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澜沧县结合实施“拉祜文化名县”战略和打造“世界拉祜文化中心”目标,通过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民族文化促发展,发展民族经济, “民主政治的许多基本原则和规则,不过是商品经济的原则、规则和规范在政治领域的运用和投射” 增强民主意识,这一融入文化、突出特色的方式是理论武装工作、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尝试,得到广大拉祜山乡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接受。再次,“政治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有宪政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但仅停留于制度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制度的设计和运作在于人,因而须将民主的价值融合进公民的人格系统,转化为一种非制度条件的公民内在认知、情感和态度,以公民文化的形态出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 发挥民族文化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促进社会稳定。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推行“民情责任区、人民勤务员、民情联席会、民情巡视员、民情考测评”五项制度,督促党员干部树牢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突出实效性,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发展力。
(二)经济方面:民族文化为载体,促进产业发展近年来,普洱市紧紧围绕“普洱民族文化特色大市”建设和宣传茶城形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边疆地区和谐稳定。
一是打文化品牌助发展。借助民族旅游、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带领群众开发民族旅游文化产业。普洱市利用传承千年、魅力独具的民族节日,把民族文化融入到建设“妙曼普洱”、“养生天堂”中,产生了发展的新动力、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二是走产业之路促发展。引进金洲、柏联等知名企业集团,建成了柏联庄园、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普洱国家公园、墨江北回归线标志园、澜沧景迈芒景以及梅子湖酒店等一批高端旅游景区景点和度假酒店,立足优越的文化旅游资源,构建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理性的人类心灵居所。
三是借助桥头堡建设,加强对外交往。我们始终突出“走出去、请进来”的文化开放战略,扩大了普洱文化的影响力。成功推出了《妙曼普洱》、《虎妈》等大型歌舞剧和影视作品,还力推让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队走出去,市级财政每年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从100万元增加到2600多万。澜沧县160个村,村村都有文艺队,通过积极引导和组织少数民族外出文艺打工,收入是本村人均收入的2倍多。与此同时,普洱市还实施“请进来”的战略,通过生态文化理念、民族文化魅力,引进中坤集团、华夏文化集团、汇源果汁等知名企业投资普洱。
(三)民生方面:民族文化为纽带,促进幸福安康把民族地区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充分运用起来,把人力和物力充分结合起来,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需要的文化助推,因为“经济活动承载着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 在改革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风俗习惯在不断形成,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推动少数民族群众文化活动,保护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充分挖掘文化特质,用文化促发展。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路径选择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要体现为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得到发展,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得到提高。
(一)健全法律法规和自治条例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不断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使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管理逐步向着法制化的方向迈进。例如,国务院1999年9月18日第270令修订发布的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就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发展的有效形式,把节庆文化和发展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双胞胎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木鼓节,孟连的神鱼节等,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十二届中国普洱茶节以及“中老越三国国际丢包节” 和“中老缅越四国”边境艺术节。
(二)加强民族地区的行政文化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符合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不论是在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人事等方面,都发挥了作用,但是作为行政系统的“软组织”、“软结构”———行政文化建设 被称之为“行政的非正式组织” ,它的作用不可小看,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文化既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共性,又有其个性,积极作用表现在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基础的行政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需要立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石,塑造和形成先进的行政意识,为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提供良好的文化心理支持。
(三)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民主化改革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存在群众的主体意识、参政能力亟待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民主素质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还需强化。普洱市从以下几方面着力来促进政治民主化改革,探索创新组织设置。普洱市依托民族文化协会、民族文化产业、民族聚居地设置党组织,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在民族文艺宣传队、彝族的陀螺协会、苗族的跳笙协会、哈尼族的阿米车歌舞协会、拉祜族的芦笙歌舞协会、佤族的木鼓舞协会建立党组织。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自治法地方的政治价值取正在发生改变,公众有大事小事都会想到政党和政府,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为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加快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当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自治机关应从民族自治地方实际出发,把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立足于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澜沧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不断发挥地区优势,力求在民族文化上寻找经济发展建结合点、在民族文化上寻求致富创新突破点,据调查,全县有自然旅游资源景点100多处,人文旅游资源168处。目前,全县有宾馆酒店、旅社、招待所236家,有饭店265家,娱乐场所152家,旅行社1家,农家乐87家,有天然温泉游泳馆、公园、夜市几十家,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2006年至2010年,全县共实现旅游综合经济收入3.67亿元,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50.73万人次,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开发,引进一批有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拉祜文化展示中心、景迈芒景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促进了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化、产业化的良性发展,也是澜沧县依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拉祜文化名县”战略的实施,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鲜活例子。
(五)少数民族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民族自治地方一部分领导干部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自治意识淡薄,不从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忽视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性,需要不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交往,学习交流经验,运用当地的优势,多渠道、多思路的创新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经济。
每个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发展民族文化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能把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
简论警校生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04-26
人权保护与民生建设04-26
试论公职人员罪犯的改造特点及对策04-26
试论贵州省行政村合并难点及对策思考04-26
试析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迟延交付问题探析04-26
试析亲权履行缺失与滥用的成因及对策04-26
浅析小区停车位的权属问题04-26
浅谈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调查与分析04-26
试析加强全体公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04-26
试析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