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反噬”效应

时间:2024-04-26 09:37:45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 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资助育人的重要前提。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反噬”效应。本文指出了“反噬”效应的具体表征、现实影响和形成根源,并给出了策略选择。

  论文关键词 贫困生认定 “反噬”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资助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合理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保障贫困生平等受教育权的体现,更具有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意义。 这就是说,资助工作是国家和学校帮助学生减轻求学负担、缓解生活压力,并实施以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诚信教育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不仅在客观上能够对学生产生物质生活的影响,还应该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贫困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资助育人的重要前提。这项工作如若处理得当,公平、公正、公开,受助学生符合资格,资助效果显著,就会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累累硕果。但是也需要辩证地看待,如果处理不慎,就有可能带来负面效应。本文重点讨论负面效应中的“反噬”效应。

  一、何谓“反噬”效应

  “反噬”效应是指,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资助育人本应取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被“吞噬”,抵消了正面效应并引起了负面效应。这里有三个关键词应作深入分析:一是资助育人本应取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资助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通过资助,让受助者树立起爱国爱校意识、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自助意识和助人意识等。二是正面效应:资助育人所应取得的正面效应包括客观上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减轻生活压力,主观上全面提高道德素质等。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包含在正面效应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正面效应还包括对学生物质生活的促进。三是负面效应:资助育人过程出现偏差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在思想方面形成“不公正的黑幕”意识,即受助资格的获得是凭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偏向于学生干部等;形成“不劳而获”的惰性和贪婪意识,即“部分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不要白不要,要了不白要’的错误想法,没有感激之情,没有感恩之心” ;形成“互相攀比”的意识,即为什么别人可以享受多种层次多种方式的资助而自己却不可以,为什么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别人的学习成绩不好却同样可以享受同等金额的资助等;形成“造假”的不诚信意识,“少数非困难学生争当贫困生。为了获得高额助学金或无偿资助,他们不惜弄虚作假,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中,伪造家庭经济困难资料,或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 在物质生活方面,受助者出现越资助越困难的现象,形成原因可能是资助为学生提供了玩网络游戏的条件、饮酒的条件等,一旦形成习惯之后,受助者领取资助后不仅不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反倒陷入更大的困窘之中。一言以蔽之,资助育人本应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却因为“反噬”效应,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倒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反噬”效应产生的根源

  “反噬”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资助体系不仅具有经济功能,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资助工作如果只停留在经济资助上,在资助的制度设计和操作上忽视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把助学金以及其它资助经费无偿地发给贫困生,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等、靠、要思想,而少了对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磨砺,这不利于学生知荣辱、践自强。” 从更深层次的根源上判断,具体应包括:

  (一)社会不良意识的影响

  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利益分配和协调问题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不同现实基础的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学校作为知识分子云集之所,是各种社会思潮的集散地。例如拜金主义、物欲主义、虚无主义、实用主义等,每一种思潮都由于切中当下社会时弊而备受部分人群推崇。具体到资助工作中,部分学生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认为“钱最有用,先拿到钱再说”,为此不择手段,以至于开据假的贫困证明骗取资助;有的学生信奉物欲主义,其争取资助的目的并不是用于缓解生活压力,而是购买笔记本电脑和高档手机;还有的学生信奉虚无主义,主张“今朝有酒今朝醉”,试图将资助款项随意挥霍,不为将来做打算。社会不良意识抵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果,并且,如果学生沉溺于其中,也会引起其他负面影响。

  (二)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工作疏漏

  贫困生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贫困类型多种多样,造成贫困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很难有一种贫困认定标准普遍适用。例如同样的家庭收入,在某些西部省份不能算作贫困,但是如身处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则属于贫困情形;再如有的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学生自主生存能力较强,通过兼职等方式,收入非常可观,甚至于超过了普通家庭,这是否还能算作是贫困?没有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就为资助工作埋下了隐患。在前一个例子中,很多学生很难理解区域差异,如果不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形成“仇富”心理,甚至对自己的出身产生忿恨,不利于家庭和睦;在第二个例子中,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受资助者的家庭情况,但也会因其相对体面的生活产生羡慕乃至嫉妒情绪。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就曾有学生举报受资助者“奢华”的生活,要求取消其受助资格,理由仅仅是受资助者表现得不像一个“贫困生”。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情况,加上不健全的机制,会对负面效应的产生形成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资助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实效性作为其工作考核基点。资助本身是一个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这里的育人一方面包括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为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则包括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成长为有道德的人。但是在现实中,有的教师将资助与育人工作分开,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资助事务性工作中,不能将育人融入其中合为一体,形成了“重业绩,轻德育”的局面;有的教师则认为资助是资助中心的职权所在,而育人属于思想教育科的职责,“各人自扫门前雪”;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受了资助,自然知道感恩,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不需要再下工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资助育人”一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成熟的以资助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存在问题。

  以上问题的存在对“反噬”效应的形成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反噬”效应就会越演愈烈,不仅会抵消资助育人所取得的成果,还会撼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三、克服“反噬”效应的策略选择

  克服“反噬”效应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从观念、制度、方法等几个方面多管齐下,形成长效机制。策略选择可从下: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深入理解资助育人的应有之义,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资助的意义是为贫困学生提供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关注民生,保证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要明确“资助是一种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因此资助过程不能沦为纯粹事务性的工作而丧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切实将资助与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要理解资助与育人二者不是分离的两件事情,而是同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说,资助工作者本身也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资助育人的核心是为了帮助受助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资助育人的应有之义,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体现。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使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做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许多学校都有成体系的贫困生认定方法,例如由生源所在地的行政主管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由父母所在单位开具工资证明、食堂消费状况监控、AHP层次计算等。方法不可谓不多,但是依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定量测算科学化程度较高,但是其线性模式会忽略很多复杂因素;日常生活监控看似比较合理,但是监控一是会有盲区,二是可能会侵犯受助者的隐私。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贫困生认定机制还存在很多问题,远未达到成熟,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反思总结经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保证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否则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就会出现严重的“反噬”效应。简言之,贫困生认定机制要做到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所谓程序正义,就是贫困生认定的过程要合乎规范、公开透明;所谓实质正义,就是贫困生认定的标准要全面考虑,科学系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整合力量,专门研究,互相交流,寻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采用传统的经典的方法体系基础上,创新方法,特别关注其针对性和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成熟的方法论体系,如榜样教育法、参观实践法、典型示范法等,在资助育人的工作中这些方法依旧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有的学生在国家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学业,成功的进入到工作单位,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我们把这些同学请进来作事迹报告,与在校生交流,会对在校生有较大触动。另一方面,也要针对现实问题创新方法,例如受助者有“不公正的黑幕”意识,我们就可以将他们请到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充当监督者的角色,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而绝不能以“刁民”的方式处理。重视资助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是因为如果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就是从根源上解决了“反噬”效应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和根本,而要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没有合适的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扬弃经典方法,创新方法,是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一环。

  克服“反噬”效应的策略还有很多,例如建立惩罚机制等。但总体而言,从观念、制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是比较全面的。这其中,观念是核心,制度是保障,方法是载体,三者之间互相贯通,协同运行。我们相信,只要加强研究,勇于实践,就一定能够克服“反噬”效应,夺取资助育人工作的新胜利。

 

  

相关文章:

简述从民法的发展看消费者权益的扩张04-26

简述公民违反民法行为的法律责任04-26

简述合同的解释原则04-26

浅谈公平责任原则的存与废04-26

论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领域中的应用04-26

浅谈如何理解物权法04-26

浅谈政治基础与民法取向04-26

关于从答辩状谈平等原则在民诉法中的强化04-26

浅谈我国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保护04-26

试析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