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为帮助受冲突之患的国家创造实现持久和平的条件而确立的一种独特而有活力的手段。本文将试通过对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发展趋势的阐述来分析当前新形势下维和行动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并从几个不同方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规划与期待。
论文关键词 国际组织 联合国 维和行动
联合国作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正如其会徽所诠释的那般,它一直向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目标迈进。作为这项艰巨使命的重要承担者和执行者,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已经在不断发展壮大中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但与此同时,面临各类此起彼伏的武装冲突以及国际社会对联合国与日俱增的期望值,维和行动也将面临诸多严峻挑战……
一、维和行动的发展特点及趋势
(一)数量和规模迅速膨胀
纵观维和行动的历史,冷战时期由于受到东西两大对峙集团的影响和单边主义的妨碍,维和行动举步维艰,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冷战时期联合国仅开展13次维和行动。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摆脱了左右掣肘的状况,自1988年以来的52项维和行动是冷战期间的近4倍。目前,世界各地开展的维和行动有16项以及1个阿富汗政治特派团。共计约10万多人的多国部队、警察和民事人员在四大洲工作。在那些饱受战争、种族矛盾、宗教冲突所困扰的国家和地区,维和行动被人们赋予了更高的期待。
(二)维和背景及战略的转变
首先,维和背景由传统走向复杂。在维持和平行动诞生之初,冷战对手常常使联合国安理会陷于瘫痪,维持和平的目标主要局限于在实地维持停火和稳定局势,以便能够在政治层面作出努力,以和平手段解决冲突。冷战结束后,维和行动在对象上开始从处理国家间冲突扩展到某些主权国家内部的矛盾。随着地区冲突复杂性的增加,维和行动的任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涉及到监督选举、全民公决、保护盒分发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帮助扫雷和难民重返家园等许多非传统性的工作。其次,维和战略从“维持”和平走向“建设”和平。传统的维和行动是一项临时性措施,大多是在冲突发生之后才开始部署,目的是将敌对双方分隔以便防止矛盾升级。当前的维和宗旨已日益由单纯预防武装冲突向注重引发冲突的根源问题转变。基于这一背景,目前的维和行动实际上包含了联合国通常所划分的“缔造和平”、“维持和平”、“重建和平”等方面内容。
(三)参与主体日趋广泛
随着维和行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众多国际角色努力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发言权,众多国际行为主体,如区域组织、非政府组织、私营公司等也积极加入到维和队伍中。这打破了传统时代维和部队一统任务区的局面,使得各方维和力量都加入到重建和平的行列。当前发展中国家已成为维和行动的主要力量。目前向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派遣援助人数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中国是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地区组织中,非洲联盟为非洲的安全与稳定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发展中的困惑
实践证明,维和行动在防止局部冲突扩大、解决国际和国内冲突、维护世界安全方面都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后冷战时期的维和实践呈现出的众多新特点和新趋势也表明新的安全局势为维和行动带来了不可回避的困惑与挑战。
(一)是否严格坚持传统的维和原则
1956年,时任秘书长哈马舍尔德曾就的维和行动提出过三项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中立性原则、非武装性原则、非强制性同意原则。这三项原则一直是指导维和行动的基石,然而,不断扩大职能范围的要求使得传统维和原则在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程度被逾越、被动摇的状况。
首先,中立性对于联合国维和行动是否成功至关重要。在冷战时期极其困难的环境中,维和行动的中立原则为防止地区冲突扩大化做出了独特贡献。从冷战后的实践看,动摇中立原则的维和都直接造成了行动失败。其次,维和行动本质上是一种非强制的和平手段,维和部队只有在遭遇袭击或履行职责受到武力阻碍时才可使用最低限度的武力。但冷战后的某些维和行动显露了更多的强制性和武力色彩,这反而造成局势更加紧张,使正常的维和行动难以为继。1991年,索马里发生内乱,由于维和行动不断受到武装分子干扰,安理会决定授权联合国驻索马里部队可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惩罚袭击者。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进索马里,伤亡惨重。最终联合国在索马里的维和行动没能制止冲突,也未能使其各部族间实现和解,以失败而告终。此外,近年来在频发冲突与内战的地区,地雷和轻小武器泛滥问题非常突出,对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局面也在客观上增大了维和人员动用武力的压力。再次,出于对国家主权的尊重,是否需要实施维和行动应以“当事国同意”作为基本出发点,并得到援助国认同。然而,随着冲突地区的局势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在某些冲突地区,主权的执政实体已不复存在,种族与派系斗争十分复杂,出现权力真空的局面。此时,同意原则的实施已不具备客观条件,维和的同意规则已然难以维持其原有的全部内涵。
(二)如何应对资源短缺问题
长期以来,缺乏独立而稳定的经费来源都是制约维和行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来每年都至少有10项维和行动同时在世界各地进行,资金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会员国没能履行对维和行动的财政义务,拖欠经费的行为屡见不鲜。究其深层次原因,对于那些承担维和主要财政义务的国家而言,出于对本国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的考虑,当本国的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的利益不一致时,就难以保证这些国家恪守其所承担的道德义务。兵源严重不足是困扰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又一主要难题。由于维和部队人员由各国自愿提供,长期以来维和成本的增加、风险加大、以及维和安全形势严峻等现实原因,动摇了成员国的派兵意愿,尤其是发达国家缺乏派兵的积极性。联合国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维和士兵、观察员、民警中约90%来自发展中国家,而来自英、法、美等国的人员不足1500人。
(三)维和行动的效率有待提高
近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维和行动的部署难以做到迅速、及时。首先,由于指挥和控制等方面难题,联合国至今没有实现其建立常备部队的愿望。近年来实行的待命安排机制已有90多个国家加入,但未经会员国许可联合国并不能调遣处于待命状态的人员。因此,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只能再临时向会员国求援,等待人员、装备、物资全部拼凑完成后,部署行动的最佳时机可能已经丧失,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已经无可挽回。其次,为消除产生冲突的根源,联合国努力将维持和平与建设和平结为一体。维和行动开始包括更广泛的内容: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正、改善政府管理、加强法制、保护人权等。如此职能多样、规模庞大、任务繁重的复合型维和目标要求多重角色的通力配合,这也对维和效率提出了较大挑战。与此同时,在维和环境日益复杂和恶化的今天,维和人员面临的安全风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维和行动往往处于敌对环境中,一旦冲突一方觉得自己力量足够强大,就可能撕毁停火协议、重启战端,甚至将维和人员视为敌人。除了政治动机、恐怖主义等重要原因外,自然灾害、疾病等也是维和人员面临的安全威胁。2010年爆发的海地大地震夺去了96名联合国维和人员的生命,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工作人员损失最大的一次。
三、未来发展的期待
(一)制定明确的战略性规划
1.准确的定位
在局部地区冲突仍然存在、种族和宗教矛盾仍然尖锐、部分主权国家内部局势仍然紧张的今天,维和行动作为协调各方利益、控制冲突的不可或缺手段,它虽然不能消除战争与冲突的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敌对双方放下武力、重建和平秩序。作为联合国历史上影响力较大的行动之一,维和行动应该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国际社会对此别无更好选择。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维和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和力量是有限的,某些国际社会的目标期望并非是目前的联合国体制下力所能及的。
2.着力提高行动的有效性
首先,维和行动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在部署行动之前,安理会及援助国应制订合理的目标及任务执行机制。一方面要了解受援地区的未来形势发展及其需求的支持程度;另一方面要审视维和部队自身的特点,以便在实地执行任务能够给予清晰的指令。其次,随着维和行动越来越多地与和平重建行动相结合,应具备相应的过渡战略和退出战略,以达到受援地区实现持久维护自身和平与发展的目标。因此,在适当时期,维和部队需要退出接受国,而将更多的维持秩序的任务交由维和警察及当地安全力量。
3.尽力解决财政困境
如何摆脱面临的财政困境一直是改革和推进维和行动的关键。首先应着力落实会员国承担的财政义务,此外要建立一定的关联机制,让缴纳维和经费与会员国自身的内在利益诉求联系起来。如何在较大程度上使各国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趋同化,寻求二者契合点成为提升维和参与热情的内在动因。其次,应进一步拓宽维和经费的来源渠道。现有制度安排下维和经费依赖于收纳和捐款,可以试图设立维和独立基金,如争取来自联合国的固定拨款作为维和行动的储备金。另外,也可尝试由联合国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缓解维和经费短缺的压力。
(二)力求多方行为主体的一致方向
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代表的是多数国家的意愿,应加大对国际冲突进行干预和调解的力度,单纯靠联合国维和部队本身将难以应对所有的局势。安理会在作出重大维和决议时应充分听取援助国与受援国的建议与需求,并争取诸如区域联盟等组织的认同与支持。2007年7月,安理会决定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实施联合国-非盟“混合行动”,这一由联合国提供主要资源,与非盟共同部署维和的新模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对加强非盟自身的组织建设有较大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在谋求共同繁荣稳定上取得的共识,如何寻求与建立一个有效的多方合作机制将是维和行动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维和队伍建设
随着维和任务的复杂化,维和人员面临的挑战、规模、复杂性和风险程度都是空前的,这对维和人员的素质、维和部队之间的协同合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成为维和行动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也需要多方合作的机制:参与国应当尽可能的选派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并且结构完善的维和队伍,维和组织本身应致力于协调各方面事务,以便将一支组织良好、协调一致的多国部队送往受援地区,并以此作为联合国形象的良好代表。另外,联合国应该与派兵国在维和人员的训练方面密切合作,加强对派兵国维和部队的指导和执行任务前的检查。同时,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训练上的支持。
四、结语
60多年来,联合国维和行动一直在不断摸索与创新中前行,它像一面镜子,映射着联合国的发展道路,历经挫折、坎坷却依然拥有生机勃发的灵魂。尽管在当前的发展中也不断面临着困惑和挑战,但正是这些等待弥补的缺憾,才从另一个侧面鞭策和激励着维和行动向更为宽广的方向,更加正确的轨道前行。那些一直装在世界人民心中的美好和平愿望,会一直寄托在头戴蓝盔的维和士兵们身上,让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在尊敬、仰仗、期待的目光中一路前行。
相关文章:
试论法律推理的学说演进和分类04-26
试论张居正的法律思想04-26
铁路改革亟需理顺三对关系04-26
抵触基本法还是符合基本法04-26
试论政府治理能力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04-26
试析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法治文化建设04-26
简论违反不同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认定04-26
简论《监督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04-26
浅谈契约的道德局限04-26
试论委托执行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