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影响和谐警民关系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4-04-26 09:33:08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公安机关作为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的维护者,将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和谐警民关系是开展警务工作的有效前提和保障。但现阶段各个地方时有群众砸警车、烧警车、打警察的现象发生,群体性事件多发,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极其恶劣,对此必须找出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对应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才能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论文关键词 和谐警民关系 原因 对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警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人与人和谐关系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警民关系涉及到社会治安和公共事务的管理的各个方面,警民关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群众对党委、政府形象的好坏。警民关系不和谐现象加剧,严重影响了警务工作的开展,降低警察的信誉,损害政府形象。公安机关应全面把握警民关系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密切警民关系,构建一个法治、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

  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公安机关自身原因,如警察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群众对警察的评价、警务工作开展暴力式执行、滥用职权等;二是群众对公安机关开展的警务工作认识不足,激化了警民矛盾使得警民冲突加剧,警民关系越来越僵化。

  (一)公安机关自身角度1.警察素质参差不齐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每个地方都需要维护治安,稳定社会秩序的人民警察,而我们的警力还远远没达到标准配备,所以需要聘请大量的联防和协勤来扩充公安队伍有利于开展公安工作。但是招来的联防和特勤大多文化素质不高,很多都只有初中高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这部分人对许多工作的精神和部分政策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按照自己理解去执行警务工作将可能造成与目标相违背,甚至与群众发生激烈的冲突,造成群众对警察的不良评价,群众对警察有了排斥心理,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大大不利。所以对警察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

  警察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组织能力、工作态度等,它与警务工作开展密切相关。警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工作态度不积极,不严格要求自己,偷懒应付,只做表面工作,避重就轻、轻言放弃必然导致警察在群众心目中高大毁于一旦,不利已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2.警务工作开展的暴力式执行警务工作的暴力执行,就是人民警察在警务工作执行过程中运用的执行手段或方式方法的不科学和不规范。部分执法人员不顾政策目标主体的群众感受采用强制措施,只注重政策目标达成才而采用的野蛮手段。在村民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时协调意见不一致时政策执行主体部门将会采取强行拆迁等方法,如有反抗者将以妨害执行公务为由被拘留,这样的做法加剧了矛盾使得群体性事件多发,恶化了警民关系。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反映,中国群体性事件从1993年的1万起,增加到2003年的6万起,参与人数也从73万增加到307万。2005年7月,公安部部长周永康指出:十年间,群体性事件的数量增加了6倍多。特点是:数量明显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各个领域,行为方式激烈。这些问题大多因为政策执行主体中的政策实施主体为获得利益,在农村征地、城市拆迁、企业改革、移民安置等问题上采取暴力政策执行的后果。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损害了警察形象,恶化警民关系,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3.警察执法中职权滥用“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同样人民警察权是一种以暴力为后盾的公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导致警察形象受损,警民关系恶化。一是部分警察滥用执法权,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实施刑讯逼供、如有违逆其行为的滥用强制措施将其拘留、甚至超期羁押等行为,侵犯了公民人身权、财产权。这些问题直接造成群众与警察关系紧张、情绪对立,不和谐因素增多。二是个别警察的违法违纪导致群众不信任。人民警察代表国家执行法律,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化身。然而,个别民警不为群众办实事,还做出为获得自身利益不惜损害群众利益的事,甚至于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警察信誉严重受损。三是警察作风不实导致警民关系不和谐。个别警察在工作上责任心不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当群众找公安机关办事时态度恶劣,办事效率低下,让群众感到公安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就因这一小部分作风不良,而使得群众对全体人民警察产生了强烈不满和反感情绪,导致警民关系不和谐加剧。

  4.警民沟通不畅学者朱志宏认为,政策能否确定执行,取决于先决条件:一是沟通,二是资源,三是政策执行者的态度,四是官僚机构。可见沟通在政策执行中的重要性。同样沟通在警务工作中,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也同样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警民沟通不畅,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民警主动与群众沟通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发生案件后需要向群众了解案情才会群找群众,没有案情时基本上不与群众沟通交流,导致警民之间互相了解不足,渐渐的警民关系开始疏远,甚至还产生了防范心理大大阻碍了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二是警民沟通方式的不当。公安民警工作开展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但是这一特殊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公安民警开展的宣传沟通主要以文字稿件的形式向群众展示,很多群众不识字不知道相关情况使得没提前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出现侵财、偷盗等问题后又怨公安民警没履行好职责,加深了对公安民警的怨恨情绪。

  (二)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识不足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识不足,对公安工作的配合采取消极的态度,不仅让公安工作开展受阻,而且使警民关系高度紧张。群众对公安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公安工作认知不够,公安工作繁杂众多且要求较苛刻,必须要有充足的依据,而群众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时,必须有充足的证据才能结案,而这个过程具的时效性是不确定的,有时几天就解决,但有时又要几月甚至上年的时间才能解决。正因如此让群众误认为警察了解了案发情况后就将案件丢在一旁迟迟不予解决,从而对警察产生了疏远,不再相信警察,有类似的犯罪发生也不再向民警反映,助长了犯罪份子的嚣张气焰,更增多了警民不和谐因素。二是因警察形象的损害,公信力下降就一直不再信任警察的错误心态。当公安民警因开展公安工作与群众发生冲突后,群众就对警察接下来的一切公安工作都拒绝配合,所以公安工作难以进行。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

  (一)提高警察自身素质提高警察自身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提高警察的政治素质;提高警察职业能力;完善警察的知识结构;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一是提升政治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要因为自己手中有权力就滥用,有“官管民”的思想认为“自己就是王法”的错误思想,严格遵守“五条禁令”和“八项规定”,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完善知识结构。公安民警应加强对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警务工作的开展往往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警务工作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知识能有效的把握群众的心理对其产生的阻碍情绪能有效解除。三是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积极投入,努力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帮人民群众,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

  (二)改进警务工作执行方式警务工作的顺利实行,目标的圆满实现,与警务工作开展的方式和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改变警务工作中执行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可以灵活的采取多种政策手段共同实施。其次,择优选择,尽量采取其他宣传方法来替换文字稿件,让群众快速有效的获得信息。再次,应尽量避免暴力执行手段的运用,尽量采取“温柔执法手段”,特别是许多特殊部门尤为重要,可根据工作需要让女性发挥其优势,起到缓解冲突的发生的作用,如近期许多地方让更多的女交警走向公路执法,充分发挥女交警温柔的一面,大大减少了因交通违法行为而产生争吵的现象。最后,加强法律手段的运用,公安工作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这些工作方式的改进让警务活动的开展更容易,更有效,群众体也更能接受,对警民和谐关系的构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警察队伍的监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本质上就是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对国家和人民所赋予的职权必须且只能合理合法地履行,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的一种制约机制。”加强警察队伍的政策执行的监督能有效确保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按法行事,否则将依法受到严厉的处罚。加强警察队伍的监督主要表现:一是明确“责任制”。在公安工作开展过程中谁出现问题谁负责,防止出现问题时互相推诿,逃避责任追究。二是“领导负责制”的建立。建立领导责任制是为了更好的监督自己的下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造成严重后果。同时还要加重处罚力度。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形成威慑力,当违反纪律过后处罚轻微让其本人觉得无所谓,从而类似的违法行为得不到遏制,所以加重处罚力度是有效防止其发生的关键,如若违反将会使其终身难忘从此不敢再犯,形成强有效的威慑力,从而踏踏实实的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及时化解警民不和谐因素,有利于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四)加强警民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通过对警民信息沟通与协调的方式方法的改进,拉近警民关系,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创造条件。首先,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众以文字的形式开展警务工作的方法应改变,以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宣传”、“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等面对面的活动。这样既起到工作开展的目的同时又解答了群众的问题,又能及时了解部分群众心理失常的情况,在轻松的交谈中将这种现象消除,大大拉近了警民关系。其次,积极与群众沟通,定期开展“大走访”。不能因为事忙就忽略了,其实大走访的积极作用不小,在无形的走访过程中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如在走访中能及时发现群众未向民警报案的案情,能在走方中收集到许多有用的线索,能在走访中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再次,对群众问题要及时解答。当群众不知道怎样处理某一事件,即使这件事情不属于公安机关的职能范畴,也必须要给群众正确的指示需要找什么部门办理,不能说不归我管就完事,即使不知道也应该积极主动的联系相关单位咨询为群众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才会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获得群众的信任。

  总之,有效的沟通协调是为了能及时发现工作开展中的问题,减少矛盾的产生,防止警民关系恶化,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关文章:

当前中国经济领域高层女性现状分析04-26

法律至上是法治的要义04-26

中国煤炭经济现状浅释04-26

试论企业经济的创新思路和途径04-26

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04-26

中国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现状及原因分析04-26

浅析企业经济经营工作与党务的结合模式04-26

中国经济社会现状同“农民工子弟”心理的对照研究04-26

对搞好石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04-26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