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粮价上涨原因

时间:2024-04-26 09:18:06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摘要】2010年,粮食价格轮番上涨,作为重要的上游产品,必将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下游产品层层上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社会的长治久安产生重要影响。那么研究导致粮食的价格的疯狂上涨的原因势必迫在眉睫,本文就对粮价的上涨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有所借鉴。
  【关键词】粮食价格    上涨     原因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继大蒜、绿豆等出现价格疯涨之后,小麦、玉米、水稻这三大主粮价格也轮番上涨,2010年新粮开秤后,小麦收购价一举突破两元,随后的早稻开秤价超过1.9元,而处于青黄不接的玉米收购价已升至2.01元。几年来,我国主要粮食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1.4~1.7元之间。如果说“蒜你狠”、“豆你玩”等人造热词的流行表明人们对一定范围内的农副产品的价格波动尚可容忍的话,那么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价格的波动则加剧了国人通货膨胀的担心。那么,如何看待最近粮价上涨呢?本文就粮价的上涨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相似性查重http://www.jiancetianshi.com
二、粮价上涨原因。
  1.粮食减产导致供给减少,供需不平衡。
  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状况未根本改变,频繁的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正在不断加深。由于去冬今春以来部分地区先后遭受严重干旱、大范围洪涝灾害的影响,导致我国夏粮6年来首次减产。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显示,201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462亿斤,比去年减少8亿斤,减少0.3%,虽然夏粮产量占我国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只有20%~25%,但减产信号对人们心里层面的影响却不小。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农产品的价值与价格长期背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土地、水、能源等大量的非可再生资源在价格上根本得不到体现,使得农民的收益极低,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常出现摞荒现象,甚至部分地区集体摞荒,摞荒现象导致的粮食减产也是相当惊人的。
  2.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导致价格上升。
  农产品生产成本主要有三个方面。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生产资料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过对山东农户的调查可知一亩小麦生产资料投入达450元左右:机器耕、种、收,共花近100元;浇水约60元;化肥约220元;农药约60元;6公斤种子约10元。按小麦亩产400公斤算,生产资料成本就抵消了毛收入的50%以上。近几年,受石油、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第二,农村劳动力价格飙升。由于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得农民进城务工的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大幅上涨,回家务农的机会成本显著提升。
  第三,土地租金节节上涨。随着城市占有土地的快速增加,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地价上涨成为一种长期趋势,尤其一些大城市郊区征地可以获得赔偿金越来越高,更使农业用地的成本大大增加。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3.游资炒作,囤积农产品,导致价格扭曲。
  过去一段时间,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资产泡沫主要存在于股市和楼市,并未明显传导到实体经济,但随着最近国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楼市、高耗能产业受到国家调控,和股市受国家加息的影响,资金纷纷退出,从中退出的资金需要寻求新的投资渠道。而资金选择农产品作为炒作对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价格脱离价值而长年在低价位徘徊,容易在低风险下短期内迅速拉升价格,同时,粮食产量受制于耕地有限的现状,大幅增加的可能性很小,于是无处可去的资金很可能长期囤积于此,择机兴风作浪。
  4.外资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在全国各地争相抢购,一时间使农产品进入“白热化”状态。
  近几年,具有国外资金背景的企业不断在我国产粮区布点,在玉米制种、大豆、水稻等品种上外资已占得先机,而现在,外资背景的粮食企业更是纷纷介入粮食流通领域。从北方抢购小麦到南方高价收谷,外资粮食正加紧进入我国粮食行业,在我国粮食市场“跑马圈地”的步伐在加快。今年“三夏”期间,实力雄厚的外资粮食企业“益海嘉里”首次在山东、石家庄等地介入粮食收购环节,而且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一般每斤高5厘钱左右;而益海嘉里今年首次在南方启动的早稻收购,延续了其在北方小麦收购中的高调,8月1日率先挂牌收购常规早稻,每百斤98元的出价,既高于今年国家制定每百斤93元的早稻最低收购价,也高于江西市场早稻每百斤95元平均收购价。正是因为外资企业进军中国粮食收购市场,引发了竞争性收购,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粮食价格的上涨。
  5.媒体不合理的舆论宣传导致过高的预期。
  在互联网日益发达并不断普及化的今天,发布各种相关舆论信息变得再简单不过,部分主流媒体网站为了增加自身点击量,注重发布与民生相关的、社会轰动效应的信息,各地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不管这种价格波动是否合理,媒体便会争相报道,甚至夸大其词,致使产生轰动作用,而人们过于相信媒体产生过高的预期,使得农户“惜售”,然而经销商疯狂抢购的现象,导致供需暂时性失调。
  参考文献。
  [1]吴守荣,王兢。游资炒作农产品的未来趋势及对策展望—大蒜价格上涨引发的思考。农业经济展望,2010(6)。
  [2]林艳兴,李倩倩。中国从容应对粮价波动。农产品市场周刊,2010(38)。
  [3]赵迪。疯狂的粮价。股市动态分析,2010(44)。
  [4]喻猛国。粮价上涨的背后。投资北京,2010(11)。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04-26

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反思04-26

国际投资中自然灾害的风险及其管理04-26

土地征收之程序正当04-26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初探04-26

山东省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实证分析04-26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04-26

在堵塞与疏导之间04-26

效率违约遏制论04-26

侵权责任能力及其体系效应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