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学院学生的职业倾向上,按说,律师职业应该是一个“备受关注和喜好”的职业,可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多数前来律所应聘的法学院学生,总是留一手,要不就是在准备考公务员考试,要不就是已经考研在等待面试,要不就是持观望态度,反正心思不全在律师职业上,也不把律师职业作为首选职业,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当律师,这从我接触的法学院求职学生身上得到了印证。为什么他们进不了公检法才选择去当律师,为什么他们把律师职业作为退而求其次的职业选择,为什么他们认不清、认不准自己的职业方向?我发出如此呐喊的必要并不仅仅限于我国的律师队伍业已饱和,更不限我国的法官队伍十分欠缺,我只是从两种职业属性上,想做一对比和观察,以期引起有关人员和部门的重视。
我国律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现在有些不如法官,至少,在法官队伍中,多数的法学毕业生倾向于加入法官队伍。因为加入律师队伍虽然门槛低,但是,前期的收益更低,毕竟,作为一个刚进入律师队伍的法律学生,他的理论水平不管再深厚,都得从办理具体的案件学起,而学习如何办理案件即是律师职业入门的必修课,在修行必修课的过程中,年轻律师的收入明显不如进入法官队伍的法律学生。哪怕年轻律师再为努力,前几年的收入远远不如预期的那般颇有成效,亦有可能还入不敷出,所以,就此打消他们从事律师职业的念头。
当然,我说的这个情况不全是绝对化,坚持下来一直做律师,并且立志做律师的年轻法律学生,他们未来的律师职业道路肯定颇为宽敞,可是,这些学生毕竟是少数,一些对律师职业抱有莫大期望的年轻法律学生就因为前期的收入入不敷出,所以不得不离开伤心的律师职场。但是,对于法官队伍而言,只要考进去,除非具有什么重大过错,一切的业务学习都可以重新开始,最为主要的是,法官的收入很有保障,相比于同期进入律师职业的年轻法律学生而言,他们的收入要远远高于律师。所以,本着这种职业前景和现实考量的需要,法学院的学生现在倾向于进入法官队伍,并且,不得不立志从事法官职业的人数在逐步增多,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还会保持增长。
从律师职业前期的艰苦和辛酸来看,法学院学生的闯劲和耐力有明显不足,因为律师职业不像法官,可以身在法院多数时候不用出门(除过调查现场、调查取证,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很少)。作为刚走向岗位的年轻律师,他必须外出寻找案源和办理案件,在外的奔波要多于法官,而且,外出也不一定颇有成效,让他们劳累的不止于此,还有帮助老律师处理案件,最后的分成也不一定让自己觉得公平。哪怕自己针对一个案件做了很多,但是,最后的分成也可能只是一点点,这从另一方面也会慢慢打消他们继续从事律师职业的念头。换做法官,法官助理的工作一样是辅助法官,但是,他的工作内容和职业薪水却不全是由法官一人说了算,而是由有特定的公务员薪水体系决定,这也就充分解决了法官助理的后顾之忧,在法官助理辅佐法官的工作中,他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职业培训,还可以获得比较丰盈的职业薪水,比较于同期的年轻律师而言,这样的职业属性当然更吸引法学院学生。
再者,在法学院的教学中,也缺乏针对律师职业属性的专门教学,我所身在的西北政法,具有关于律师职业的科目就是律师实务,但是,仅仅一门课程的专业训练根本难以使学生建立起正确认识律师和认准律师的观念,当法学院的学生多把律师职业定性为奋斗艰难,职业收入难保障时,我们还如何祈求将法学院的一些学生自动分流到律师职业中去呢?且法学院的学术讲座远远多于实务讲座,邀请律师做专门实务讲座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几乎每周的学术讲座却大有市场,这种在学校中就忽视学生实务能力培养的教学如何能让学生在实务上有所提升呢?律师职业多在实务中,远远不同于书本上的宣战。例如我在法院所待的七十多天中,自己对学术的追求很深得法官爱戴,也很有应用价值,起诉到法院的一般性案件,应用所学的知识立马可以顺利解决,遇到疑难案件,从法理上需找突破口,这在法院都很有市场,而且,现在的司法系统倾向于培养学者型法官,无论哪个法官,都可能被要求写文章,写案例评析,但是,作为法学院学生,却在写作这一方面很是欠缺,这明显说不过去,但却无法在短期内改变。而律师职业更要求学生在文笔和口才能力上颇有优势,但是,我们的法学院却少在这方面下功夫,老师只是传授书本知识,针对现行立法疏漏做出自己的评析,但对如何操作现行立法少有传授,更不用说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这种多理论化的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多会选择稳定的公检法职业,而少去选择应该具备实战能力的律师职业。且文采和口才欠缺的法学院学生,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律师职场中创造一番天地,这个也值得怀疑?
最后,法学院学生对于律师职业的关注度不够,对于律师职业的前期投入几乎是个空白。多数法学院学生,在校期间很少关注律师职业的工作范畴和内容,对于律师职业的工作属性也少有人过问,他们对于律师职业的认知仅仅是把律师职业当作自己未来的一个职业选择,但却不知这个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需要什么样水准的法学院学生,到底需要他们在大学中做何种投入和付出。哪怕他们认识了一些律师,所关心的也多是律师月收入是多少,很少关心如何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水平。作为刚毕业的法学院学生,如果律师职业难以在几年内保证自己过上高质量的生活,那么,律师职业就很难成为他们的首选。于刚进入律师职业的法学院学生而言,一切都是重新开始的过程,律师的收入我总认为是和办案水平和能力相挂钩的,初入职场的年轻律师,无论在这两方面都有欠缺,所以,在保证基本生活的情况下,多多的学习和积累实乃万全之策,代理案件获得收入,包括律所的基本工资,这些都是保证自己生活来源的出处,除此之外,多多的对职业进行投入,这才是法学院学生进入律师职业,并且获得未来美好前景的必须。
于我而言,从2008年初开始关注律师职业,所读的关于律师职业的论文多大几百多篇,所看的律师专注也有二十多本,并且,还和专业的律师进行了交流,这样的前期投入为我进入律师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面试律所的招聘时也有话可说(但是,我现在还没过司考却不值得一些人效仿,没过司考而进入律师职业本身就是个悖论,我在今年内要力争通过司考,顺利成为专业的律师)。并且,自己对于律师职业的办案程序和所牵涉的利益纷争有所认知,这些,都有利于法学院学生顺利做律师,而且能做好律师。但是,多数法学院学生却在这一方面有所欠缺。律师职业的前期积累也的确不同于公检法人员,因为一切都要由自己开拓,代理案件才会有收入,如果没有案件就等于收入为零。但是,在暂且没有案源的情况下如何去做呢?我在后续的年轻律师开脱案源方面会有所论述,在此就不再说明。而关于法学院学生不愿、不想、不爱当律师的各种分析,却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说清,而我,也仅是略谈了我的看法,在此还有请诸位友朋的指点和指教。
【作者简介】
谭敏涛,西北政法大学法律本科,西北大学自考新闻本科。
转载请注明出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相关文章:
门当户对的背后——观念、习惯、道德、人性04-26
跨国竞争关系多元化法律调控机制的实证研究04-26
请不要再用法制毁损我们的道德!04-26
巡回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04-26
司法应有对人民的终极关怀04-26
对律师查房制度的思考04-26
网络时代私人复制04-26
贫富差距呼唤社会责任04-26
六十年来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转变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