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实现利率市场化成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以来,我国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就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远未完成,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要达到利率市场化目标,应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金融市场,为利率市场化提供运行机制;加强金融监管,确保市场的公平透明;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干预;造就一个较能有效进行自我管理的银行体系,培育健康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央行独立性
1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
利率市场化即利率自由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共同地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单方面地决定利率,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同时,利率市场化并不排除国家间接的宏观调控,政府可以用经济手段通过间接影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来影响利率水平。因此,利率市场化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论文检测天使-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金融交易主体有利率决定权。第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第三,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成为市场利率的浮动基准。第四,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中央银行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中央银行可以依靠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基准利率以及窗口指导等间接手段来影响利率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金资源配置是利率的最主要功能,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完善与否的标志[1]。
2 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2.1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货币资金的价格,利率应该和其他商品价格一样由市场来决定,这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前,央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直接管制,通过控制利率以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在计划经济和金融市场欠发达时期,利率管制有利于央行较方便地使用利率杠杆,可以将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和各种投融资行为纳入控制体系,达到调控经济的目标。但是,和普通商品的价格管制产生的弊端一样,官方价格总是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和市场脱钩的利率管制使价格机制在资金的合理配置上无法体现,不利于金融机构自负盈亏提高经营能力,也不利于生产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实践中,利率管制更容易出现官方利率过低的情况。由于低廉的资金成本,过低的利率水平短期内导致过度投资,容易引发经济泡沫;而长期来看低利率带来的储蓄不足又会导致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可能刺破经济泡沫,使经济发展出现急刹车。如通胀较严重的2004年,我国的实际利率连续多个月份为负,存款利率远远低于CPI,差距在3. 7%左右。如此之高的“负利率”,大大打击了居民的储蓄意愿。居民手中大量的钱开始流向房地产,这不仅抬高了商品房价格,也吹大了房地产业的泡沫。2007年又出现了相似的情况,银行存款利率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大量资金流入泡沫行业。此后则都出现了股市从高位跌落、经济发展放缓、内需不足的现象。而更糟糕的是,居民一旦预期负利率水平会进一步扩大,甚至于可能出现存款人到银行挤兑并抢购消费品的状况,从而爆发银行危机。
同时,政府管制下的负利率,其实是一种通过政府权力进行的财富大转移。因为,利率作为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其高低决定着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分配。在负利率的情况下,就是通过这种价格机制让债权人的财富向债务人转移。而这种财富的转移往往是无形地通过银行体制来进行的,即作为银行储蓄存款人的居民通过银行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银行的借款人。这样,老百姓在经济发展中并未足额分享到相应的好处,而银行和企业则积聚了大量财富,较弱的成本约束又容易出现资金浪费,大大降低了资金的配置效率。但企业的超额利润由于老百姓消费能力增长缓慢而难以为继[2]。因此,想通过利率管制维持的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发展只能短期有效。长期来看,这种价格的扭曲最终导致资金的浪费、有效性投资缺乏。
2.2 利率市场化是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客观要求
利率市场化是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要求。在5年的过渡期后,国内金融业的3个主要领域除证券业有所保留外,银行和保险已全面开放。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只能引入所有灵活的价格机制。开放金融市场以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将受到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利率变动与国际市场利率变化的趋同性将会进一步增强。因此,需要尽快完善利率形成机制,实现利率市场化。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2007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美联储不断降息以挽救经济,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短短半年时间,利率从5. 25%一路降至2% (见图1),其他各国也纷纷调低利率增加市场流动性,我国原有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开始放松。人民银行从2008年9月份以后两个多月内连续4次降低利率,尤其是第四次的调整力度最大,一次性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 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见图2)。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而人民银行这轮连续降息就是缘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数据来源:百度网
图1 次贷危机后美国基准利率调整表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图2 次贷危机前后我国利率调整表
3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措施建议
1996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尚未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尚且存在制约因素。稳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任务。
3.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一个成熟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前提。加入WTO以后,我国大力推进金融市场的培育,在完善金融市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有一定的差距。只有在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货币资金的价格机制才能真正生效,利率水平才能完全反映资金供求关系。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直接融资比例偏低,使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不利于经济金融的稳定;债券市场的发展落后于股票市场,企业债券的发展滞后;股票市场大起大落,不能真实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比重过高,民营企业比例偏低;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市场做空机制刚刚起步;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市场在萎缩等。
因此,要推进利率市场化,首要的是加快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其中,资本市场是关键。针对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应大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交易机制,丰富交易品种,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创新金融衍生产品,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做空机制,以避免市场的单边走势;严把企业上市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运作,引导上市公司增加对流通股股东的分红,以减少市场的短期行为,避免市场大起大落[3]。
3.2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水平
在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背景下,尤其在实现利率市场化以后,政府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行政指令直接干预利率水平,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制度是稳定金融市场、减少市场风险的必要前提。
首先,要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速发展和瞬息万变的世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法律法规的盲点往往导致一些不正当行为得不到惩治,在客观上纵容了不正当行为的发生,从而违背了市场公开公平的原则,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持续高速增长,但金融市场和金融业的发展层次不高,金融监管水平还亟待提高。长期以来,一旦金融机构或市场出现问题,政府往往是以行政方式出面干预,对金融违规行为做出纠正。以我国大起大落的房地产市场为例,每一波的房市泡沫中,金融机构的过度放贷都是重要诱因。泡沫出现后,再用行政命令控制信贷规模,又导致房市的过度收缩。这种被动的事后处理方式,影响了市场发展的稳健性,也导致金融业整体运营效率的低下。同时,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由监管部门独立自主地进行。还应重视日常监管,而不是事后补救。
最后,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证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价格和市场利率之间相互作用。由于参与主体和交易工具的多样性,这个市场也最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存在较多的不合理现象,融资者信用程度不高,投资者投机炒作严重,市场容易大起大落,这和证券市场缺乏有效监管有一定的关系。当局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把企业上市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提高信息披露的公开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在目前金融市场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尽快完善风险监管制度,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提高监管水平。
3.3 规范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首先,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整宏观经济,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的放贷头寸,影响信贷资金的供给,从而影响市场利率;再贴现率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也往往成为市场利率的一个波动基准;央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通过买卖证券投放或回笼货币,同样会影响市场利率。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央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果央行完全受制于政府,缺乏独立自主性,那么其货币政策影响下的利率同样不具备市场性。
目前,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制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手段的间接化还未充分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第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4]。由此可见,中国人民银行并不具备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利。今后,政府应逐步对货币政策放手,提高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其次,造就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商业银行体系。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否对市场起到调控作用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传导。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再贴现政策都是直接作用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行也主要是和商业银行进行国债券的买卖。除了这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以外,其他的如窗口指导、道义劝告等也是通过商业银行来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从而起到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商业银行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因此,真正实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取消政府干预和扶持;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放宽银行业的准入制度,赋予非国有银行平等地位是培育利率市场化主体的必然要求。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最后,提高企业和居民的金融意识。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主体包括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居民个人共同决定利率水平。企业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中国有企业是主体,而长期以来国企处于政府的保护伞下,对利率变动不敏感,这也削弱了利率对经济的调控效果,不利于利率市场化。尽管国企改制已进行了多年,但有些行业如石油、电力等由国家包办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由于市场垄断,一旦出现影响盈利的因素,首先想到的是提价而不是控制成本,因此利率的高低对它们并没有多少约束力。只有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提高企业的金融意识,企业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才能更好地生效。另外,居民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背景下,要谋求本国金融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就必须引入所有灵活的价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同时,利率的市场化必然会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向货币当局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和各市场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各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佚名.利率市场化:当前金融体制改革的新热点[N/OL]. [2008-11-11]. http: //www. chinaacc. com /new/287/293/339/2006/1/zh641544419160022095-0. htm
[2]易宪容.中国利率调整之迷思[EB/OL]. [2004-10-28]. http: //finance. sina. com. cn/g/20041028/19531116711. shtml
[3]张金恒.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OL]. [2008-07-25].http: //www. zgjrjw. com/news/jrsc/2008725/15228801.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EB/OL]. [2003-12-27]. http: //www. pbc. gov. cn/rhwg/19981801. htm.l
[5]潘诺.探讨实现利率市场化问题[N/OL]. [2010-04-29]. http: //www. chinaqw. com /node2/node116/node120/node855/node2494/node2498/userobject6ai60746. html
[8]电大学习网.免费论文网[EB/OL]. /d/file/p/2024/0425/fontbr />
相关文章:
强化管理 创新方法 实现无执行积案04-26
无证驾驶,保险公司是否免责04-26
为何中国人钱多了更不安04-26
“国进民退”与改革开放背道而驰04-26
退休双轨制源于权力自肥04-26
化解社会矛盾的着力点应当是廉洁司法04-26
对“新”律师不经意间的伤害04-26
法律服务的创造需求行为为谁而为?04-26
读《公民、政府与制度变迁》后有感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