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缓解法官心理压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4-04-26 09:10:2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关键词:法官心理压力

伴随着审判工作的日益繁重复杂,基层一线法官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本文试就如何缓解法官心理压力,培养法官过硬心理素质作一粗浅探讨。

一、法官心理压力的来源

一是工作压力 一方面法院面临“案多人少”的状况,决定了法官要付出超强的工作量,才能完成繁重的审判任务,加不完的班,忙不完的事,使大多数法官体能下降,睡眠不足,职业疾病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法院以各种责任追究制为主的一系列考评制度的陆续推行,在法院内部普遍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法官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日益浓烈,给法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是社会压力 随着社会矛盾的叠加,法院工作社会公信力正遭受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少数“信访不信法”的诉讼当事人,动辄信访,甚至暴力抗法。加之“案子一进门,两头都托人”的说情风盛行,使法官在办案中面临息访考评和当事人关系网阻挠的双重压力。

三是家庭压力 法官超长工作时间,无法与家庭正常生活起居的规律相协调,导致与家人情感交流缺乏,势必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夫妻难以沟通、家人隔阂严重。工作压力带来的心理消极现象又不可避免地迁移入家庭生活环境,法官在家庭生活中情绪低落、倦怠懒散、缺乏耐心或是由于繁忙、疲劳而对家庭成员粗暴冷漠,从而形成难以融于家庭生活、难以与家庭成员心理相容的现象。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法官心理压力的危害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重压状态,对人的心理影响较大,轻者表现为紧张、焦虑、易怒易躁、抑郁、精神沮丧,重者导致精神崩溃,造成程度不同的精神疾病甚至出现自残、自杀或暴力侵害他人的行为。法官心理压力导致的不良身心效应也较其他行业人员表现得更为突出和严重。

首先,心理压力容易引发法官个体严重的身心疾病。这种现象十分令人担忧,而身心健康的好坏,与法官工作的性质所导致的心理压力状况密切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急性或慢性的心理压力状态,会使各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显著增加。法官心理上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导致法官群体身心疾病的广泛存在,影响法官个体的身体素质,削弱、降低法官个体与整个法官队伍的战斗力。

其次,心理压力容易使法官个体形成偏执型性格。管理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机则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如果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其心理压力值就会增高,则心理防御手段会更强烈,心理障碍的患有率就大大上升;而心理障碍又常常导致个体行为偏离。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使法官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所有的陌生人都有违法的嫌疑,这种心理定势同时不断地对他们自己形成心理暗示—对所有的陌生人不能太友好。这种心理暗示一旦发生行为偏离,则往往在执法过程中滥用权力,对公民的宪法权利构成严重侵害甚至剥夺。

第三,心理压力对法官个体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如酗酒、离婚;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事故、退缩不前,对自己产生错误评价等等。

三、缓解法官心理压力的对策

面临可能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压力问题及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单凭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无法消除这些心理问题。因此,关注法官心理健康,对法官提供相关的心理缓解技术和方法,有效帮助法官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排除情绪困扰,使法官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正视压力,增强迎难而上、奋发进取的信心,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挑战、适应社会,不仅是时代对审判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更是审判队伍建设的紧迫需要。

(一)认识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法官错误的认为只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精神异常的人才应该接受心理治疗,而对心理咨询调节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有助身心健康的功能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法官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持盲目乐观状态,需要各级法院采取专家讲座、法官座谈等多种形式对法官进行疏导,进一步明确心理咨询活动不局限于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咨询治疗,更应注重法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难题造成心理压力时的疏通和缓解。例如,认为在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调整、表彰奖励等切身利益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因直系亲属患严重疾病,经济拮据或家庭出现矛盾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与领导、同事或邻居关系紧张需要宣泄和与人沟通时,都可以进行咨询。使法官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学知识,学会正确的处事态度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生活方法,了解自身心理状况,采取有效手段,正确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

(二)在法官培训计划中列入心理健康内容。针对当前法官队伍的现状及身心健康的变化趋势,可以在法官培训的课程中,加入心理卫生课程,通过法官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法官客观、公正的社会认知评价能力,以使其对负面、消极的社会事件、工作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乐观的态度,并寻找积极的应对方式和策略消除压力,帮助法官掌握相关的心理卫生知识,优化个性,消除心理健康发展中的多种隐患,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以从根本上缓解工作压力,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研究和制定缓解心理压力的举措。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方法时,充分考虑心理压力的因素,尽可能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比如,从缓解心理压力的角度研究制定法官的工作量,评定法官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帮助法官建立良好的家庭及人际关系,赢得社会公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为法官提供一个良好、舒心、高效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法官在工作和日常生活等负面事件的发生频率。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成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对心理压力较大已形成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者进行心理治疗。一方面可聘请熟悉审判工作,有较全面心理学方面知识的专家对法官提出的所有问题进行解答和处理。另一方面可以抽调综合素质较高的法官,在经过心理专家集中培训后,组成审判工作、公共关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习培训等咨询小组,为需要帮助的法官提供援助。另外,法官家属也可作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当家属对法官或对审判工作不理解时,也可以到咨询机构咨询,通过咨询消除误解,巩固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睦。在心理咨询活动中要严格遵循平等性、尊重性、保密性的原则,法官心理咨询的结果不能作为评价、考核法官的依据,对咨询对象的个人秘密和隐私要绝对保密。

总之,法官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各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法官心理压力的缓解也不仅仅靠制度管理就能达到,各级领导要与法官经常沟通,充分认识到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性;要充分改善法官工作环境,真正解决法官的实际困难;要在法官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在法官苦闷的时候聆听宣泄,帮助法官走出困境。

  

相关文章:

医疗纠纷案件频发原因及化解对策04-26

关于完善送达地址确认书适用问题的思考04-26

浅谈公民代理可否收取费用问题04-26

审判管理行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4-26

由民及刑析“占有”04-26

浅析民事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转换04-26

国家人权机构对国家行政机关关系研究04-26

考问中国法学教育:问题与对策04-26

水果刀背后的司法容忍度04-26

法院专递邮寄送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