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承载的历史任务

时间:2024-04-26 09:10:10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法律是一个以国家意志为实质并以条文为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它以此来调整国家之中各个主体的行为以及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也调整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各种关系。法律是严肃的,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统治力量,通过法律的实施来达到相关的政治、经济、军事、道德以及社会目的。在现今,法律所承载的历史任务更多了,已不再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法律。

  首先是法律对于政治的目的实现。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来说,无论对于什么都要从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确定其内在的政治意义。法律也是如此。在一个政权建立之初,需要初创的法律来保障这初创的政权。在政权稳定之后,法律则具有了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历史政治任务,就是要通过新的法律来进一步稳定政权,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进一步推动生活的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各种需求。这是法律的政治任务。或许,这是法律的首要任务、根本任务。

  其次是法律对于经济的目的实现。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只有有了良好的经济作为基础,建立在其上的政治、社会和精神才有根基,也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经济其实就是物质的保障,从而也是政治、社会和精神的保障。这三十多年的改革,就是为了追求一个经济高度发达。贫穷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不能解决长治久安的目的。于是,法律在这个经济目的的实现上,更是要充分显示出其巨大的力量。因为,多少的经验、教训均说明了,市场经济是保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基础,而市场经济不能建立在政策之上而要坚实地建立在法律之上。这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应该是经济建设的历史,同时也是法治建设的历史。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向国内、国明确宣布了,我们国家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了。其积极意义就在其中,经济目的的实现意义也在其中。

  再次是法律对于社会目的的实现。现代社会必然是与传统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就其一般特征来说,现代社会应是市民社会。在这个社会之中,农村人口将大为减少,城市人口将大为增加。农村影响力将大为减少,城市影响力将大为增加。于是,市民的人数和质量的增加、提高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市民社会。目前,据有关部门的对外宣布,现在中国的城市人口刚刚超过了农村人口。也就是中国开始进入了市民社会。其实,按照实际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中的人口来说,应是绝对地高于农村人口,因为这要加上没有入户城市的农民工的。市民社会的实现,就是法律的社会目的。在这点上,法律是有所作为的,其历史使命之一就是要努力推进市场经济的建立,以此扩大城市的影响力,以此来增大城市的人口绝对数。社会目的实现了,其他的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市民社会实现了,其他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另次是法律对于精神目的的实现。法律终究是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而精神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但是,现在的法律已经不是纯之又纯的了,它必须是有信仰作为其基础的,它是要有精神的。唯有具有精神内涵的法律,才会被我们承认为真正的法律。唯有符合自然法的法律,才会被我们承认为善法,进而才会被我们真心奉行。特别是在中国的近、现代,法律的精神性或者说是信仰性是特别突出的。在一篇小文章中,笔者就提出了法律的权利化,该文所要阐述的是,法律的精神必须是以权利为本位的,以保护公民权利为出发点,以人格为基本。于是,我们一方面看见了权利本位、人格意识决定了法律的性质,另外一个方面法律也以维护人格、权利为其终极目的。

  后次是法律对于司法目的的实现。十分尴尬的是,在改革之后,司法的权威反不如之前了。还记得,在改革之前的司法是说话算话的,基本上没有人去挑战司法权威,更没有人蔑视司法权威。但是,在现今却看到了另外的情况,有人并不把司法权威当成一回事。这是一个尴尬的事,特别是对于司法机关来说更是如此。在这点上应该如何来看呢?或许应该辩证来看了。改革就是要在一切的层面进行探索并作变动,即使是需要权威的司法领域也是要有所动作的,于是就免不了对于司法的忽视。再者,权利意识的增强,人格信仰的确立,以公民权利为根本的市民社会的建立,社会公众对于一切都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即使是对于司法也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重新建立起司法权威。我们也知道,现今所要建立的司法权威与以前的司法权威完全不同。因为,现在的司法权威是市民社会的司法权威,而之前的司法权威却是政治社会的权威。司法权威是保证政治目的、经济目的、社会目的、精神目的的基础。唯有建立了新的司法权威,政治权威、经济权威、社会权威、精神权威才会真正建立。

  以上就是我们国家法律所要承载的历史任务,其领域之广、任务之重,前所未见。这些历史任务都摆在了我们的面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作者简介】

  宏斌云,法律自由人。

  

相关文章:

我国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全新定位04-26

论宪法关系04-26

历史维度的亲属相盗立法论考04-26

检察的内涵及其启示04-26

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04-26

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困境04-26

法治、政治与中国现代化04-26

县域农资的连锁经营体系建设探讨04-26

商业劳动价值的地位研究——浅谈我国商业改革的认识04-26

简论当前中国律师事务所的社会责任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