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基于“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一“万古不易”的经验,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的矛盾运动”(行政过程论),在注意总结过程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的基础上,揭示其相互联结上的各方情况和特点,强调以专家的视野为依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外部观察和监督为途径,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程序机制为保障,对国家科研项目的规划、立项、执行和评估等全过程实施监理,并以此观点为理论指导,系统地架构了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过程论。
关键词:国家科研项目监理,过程论,监理机制,实体制约,程序制约,处理机制
目 次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涵义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主要目标
(二)有关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三)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
(四)制度安排的难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五)法律层面的重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六)配套机制的盲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三、监理单位(专家组)与监理机制的完善
(一)监理单位的地位和性质
(二)监理单位的组成方式
(三)监理人员的选聘机制
(四)现状把握——问题与完善对策
四、监理的工作方式与程序制约
(一)专门技术性与监理的工作方式
(二)实体制约与程序制约
五、监理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机制
(一)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二)科研项目成果报告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三)成果转化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机制
(四)监理报告自身问题的处理机制
【正文】
引言:从863计划产生的过程看完善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
20世纪8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2]乃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正是在这种深广的国际背景下形成和展开的。
1986年3 月3日,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这封信由王大珩的副手张宏通过私人关系转到了小平同志手中,得到了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3月5日,小平同志亲自批示:“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这样,才有了中国863计划的诞生。即由于科学家的建议和小平同志对建议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因而,这个宏伟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3]
“863”计划产生的过程,就是科学家和政治家心灵共鸣的一首凯歌,它奏响了中国高技术研究迅猛发展的强音。然而,这首凯歌产生过程中的诸多偶然性也促使我们进行必要的反思,我们完全有理由从此而认识到建立我国正常的、快速反应、畅通无阻的建言献策科学咨询机制的无比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有必要首先就完善有关高科技研究咨询机制的重要性达成一定的共识——决策机制的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乃是今后我国必须为之努力的方向。
只有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认识到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作出事关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决策,往往需要更多科学家参与其中,提供更多维度和层次的论证和支持。同样的道理,在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之中,乃至在国家科研项目研发完成之后,对其成果的评价与转化,依然有必要重视这种机制的作用。简而言之,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强调的是以专家的视野为依托,以多维度、多层次的外部观察和监督为途径,以科学、民主、法治的程序机制为保障,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科研项目研发目标为目的。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必要性分析
——以对863计划组织监理专家组进行监理的必要性分析为中心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涵义
所谓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简称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指依据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由特定机构对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以相对独立的第三者身份进行观察或者进行检查等形式,对其研发质量、进度、效率和效益等进行监督检查并作出相应处理决定或者建议的过程。
1.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由国家科研主管部门、研发承担单位、项目主持人及项目参加人员以外的第三者机构进行的外部监督制约制度。[4]
2.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依据是法律规范、有关政策以及科研合同和科研监理合同等。
3.国家科研项目监理是动态的、过程的监理。[5]
(1)首先是科技政策制定和科研规划阶段的监理。
科研活动的不确定性、较长的周期性和科学产品的非物质性、不可重复性,决定了科研发展更多地应接受一个整体战略的指导。这种宏观指导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因而必须奠基于科学基础之上。
无论是在科技政策和科研规划的预测阶段,还是在确定未来的科学研究目标的阶段,包括纲要—目标乃至长期、中期或短期的工作计划编制阶段,都要求适当的外力制约和监督。
图一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概念图
成果评价与转化结题阶段
立项阶段
制定政策
编制规划阶段
“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阶段”
1.明确目的
2.整备相关体制
3.培养相关人员
4.制定草案
5.调整内部意见
6.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7.确定并公布政策、规划
8.确保推进体制
9.确保预算
【第二阶段】
1.确定立项标准,制作立项指导纲要
2.公布项目申请信息,受理立项申请
3.组织专家评审,公布立项评审结果
4.确保经费到位,建立相应管理机制
【第三阶段】
1.确定结题项目(收集信息、督促通知)
2.制作、公布结题评价程序
3.组织专家评审
4.公布评价结果
5.解决评价争议,提出政策建议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阶段任务
量变概念图
注: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监理所得到的概念图。其中,用圆柱体来表示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阶段、立项阶段和结题阶段,并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以揭示在这三个阶段中皆存在 “暗箱”过程(当然,这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用于表示掩盖秘密的那种不正当的“暗箱操作”,而是按照事物的规律性简化了对外部展示手续的正当的“暗箱效果”),对于监理来说,即存在相应的界限——对政策制定和编制计划等领域加入的有限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较强的独立性;而用椭圆表示成果的评价与转化阶段,试图揭示其较强的公开性,但并不是意味着此阶段完全没有了秘密可言,只是意味着除了专利法和保密法所保护的对象外,基本上都应该全面地展示出来,具有较强的全面接受专业领域或一般社会监督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无论在哪个阶段,从其内容要求来看,实行监理制度,都是非常重要的。
(2)其次是立项过程中的监理。
在立项阶段,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以下原则的落实:公开、公正、便利。公正是监理的核心原则;公开是监理的基础原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公正原则的组成部分之一;便利则是监理的经济原则,它应当在优先保证公开公正二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是效率指标在科研项目监理中的体现和要求。
从实际运作状况来看,立项过程中的监理亦应该包括防腐败监理,要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检查机制,纠正立项之前不公开,立项过程不公开和立项结果不公开的一系列做法,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的惩戒措施和奖励机制,并通过论证过程的公开性、禁止单方接触的原则、禁止财物交接和评审保密等相关机制的建设,充分体现和确保公开、公正和公平的价值。
(3)接下来是项目实施的监理。
实现项目建议书或者科技项目合同中设立的科研目标,不能仅仅依靠在项目完成后对项目报告书进行评审和验收,时间控制和投资控制的监理目标一旦失去,质量控制也只会成为空话。因此项目实施阶段的全面监理是科研项目科学和社会经济效果的必要保证。项目实施监理的内容包括: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项目达到的技术、经济、质量指标情况;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
(4)最后是项目验收和成果转化的监理。
在项目验收阶段,首先是公开验收信息:(1)项目结题报告的提纲和要求;(2)科研成果鉴定的方法、内容和程序等指导性原则;(3)科研成果鉴定验收的结论;(4)通过验收的科研成果本身。
在成果转化阶段的监理,与前述科研项目研发的各个阶段的监理相比,应该说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其属性来看,与其说是监理,倒不如说是跟踪观察,以便为后续的科研项目研发提供反馈信息(feedback),完成不断完善的政策循环过程。[6]
4、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和合乎目的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监理、经费使用监理以及人员选拔、任用监理三个方面。[7]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监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对一些相互协作和相互交错的行为进行调理,避免抵触;对抵触的行为进行理顺,使其顺畅;对相互矛盾的权益进行协调,避免冲突;对冲突了的权益进行调和, 以确保研发方不至于逾越预定的、合理的界限(行为准则),委托方及时修正不合理的要求(目标合乎规律性),最终达到最佳的研发目标,实现最大的效益。
5、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对象是利用国家科研资源进行科学研究的国家科研项目。
图二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三大任务
将监理的对象、过程、内容、结果予以公布接受相应科研主管部门、研发单位乃至社会的监督
经费使用监理
人员选拔、任用监理
目标监理:结题
定性:标准公开
定量:指标明确
综合:客观公正
履行说明理由的义务和职责
选拔程序、惩戒和激励乃至管理机制、团队精神+动态过程
(二)863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986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获得批准。从而在我国揭开了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高技术研究的序幕。
1.初期目标
在中央批准 “863计划”的同时,决定拨出专款100亿元。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从国情出发,我国在较长时期内,还没有条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全面大规模地发展高技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同发达国家开展争夺高技术优势的全面竞争。因此,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组织一部分精干的科技力量,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力争达到下列目标: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有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
(4)为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它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效益。
2.主要特点
中国863计划除了具有行业新颖、人员年轻、科技含量高、系统复杂多样、智力密集、研发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领域宽广、评价标准各异、参研单位和人员众多、对实践经验要求高等高技术发展计划一般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几个独特的特点:
(1)作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发展计划,确定了相当有限的领域和目标,而且主要围绕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行部署。
(2)在高技术基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虚心学习国际上的一切有效的经验和先进技术,积极倡导国际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交流和合作。
(3)863计划施行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的参与。
(三)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的必要性
1.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克服影响科研项目研究的不确实性。
由于人类的内在弱点和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的制约,决定了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总是难免这样或者那样不按有关规范和要求办事的情形(不确实性)。要排除这种不确实性,就必须在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导入相应的制约和激励机制。这种制约和激励机制,便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制。
国家的职责在于制定有关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具体操作的规程,建立和健全有关监理的运作机制和具体监理的标准;监理单位则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程,尤其是要按照“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合同书”以及各类具体的“国家科研项目合同书”,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的监理。
2.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助于确保有限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
新时期高技术研究项目的一系列特征表明,依然援用从前那种统制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国家科研项目研发的新需求。
国家科研项目往往都是投资大、难度高、周期长、知识密集、风险高的系统工程,最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说其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的投资与所要实现的目标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不协调,需要我们特别珍惜和慎重地使用相对有限的经费,确保收获最大限度的科研成果。[8]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矛盾,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这是现代中国人必须承担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为了避免科研攻关实践中出现花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有关的设施和条件都整备了,却不能获得相应的科研成果,达不到投资目的等不正常的现象,[9]就必须在科研项目研发的事前和事中寻找相应的救济途径。若能够在事前和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纠正研发过程中的偏差,及时协调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尽量及时地全面实现预期的效果,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极其重要的。
对国家科研项目进行全程控制,引进监理机制是国家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投资成功率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确保有限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用。
3.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有利于由单一课题向复杂、庞大课题转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不断扩展,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则日益复杂和庞大。它们多具有风险大、周期长、投入大、协作面广、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及阶段性强等特点。[10]这些项目的研究开发,大多涉及当代前沿领域,带有很强的探索性。而且由多学科、跨行业的联合攻关,使项目的研究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风险。这些都对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11]引入科研项目监理制,有利于由单一课题向复杂、庞大课题转变。
4.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有助于防止学术和科研项目研究中的腐败。
目前国家科研项目研究中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情形,诸如招标投标及立项等程序不规范、政策法规不完善、缺少监督监理机制、不重视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安全保密的防范措施,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及专利保护等问题,[12]科研经费的使用不合理或不科学等现象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学术抄袭问题。[13]此外,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有的人用一份研究成果应付数个科研项目,只是将题目和外观进行相应的变换,反复多次接受科研经费的拨付,而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往往很难涉及有关科研项目的实体内容问题,而只是也只能从外观和数量上来作出判断。这种“以一当十”的做法,虽然在每个科研项目合同层面似乎亦表现为任务的完成,可是,其实际上则属于严重的腐败。[14]
科研项目监理机制应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公平竞争、择优扶持、公正务实、效率效益的特点。
5.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是课题制模式的必然要求。
实行课题制后,打破了传统的行政事业体制对人、财、物的控制,将资源集中在一个个课题中来,由课题负责人负责,解决了过去同一科研项目由多个部门或机构进行多头管理的无序状况。[15]另一方面,根据孟德斯鸠对权力的分析,“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采用课题制模式,课题负责人掌握几乎所有资源,改变了从前一切要经过审批的审批管理模式,体现了对科学家和学者的尊重,亦体现了对科研规律的尊重,它必将有利于促进学术创新。但是,这种课题制模式中若欠缺了对课题负责人相应制约的话,同时也难免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形。因此,引进监理机制,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确保时间和精力的充分投入, [16]也就成为必然的要求了。
6.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有利于建立和健全科研激励机制。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研究和进行企业管理,不能忽视人的需求和满足,这就需要相应的激励与约束。[17]根据公共选择理论,[18]人是经济人,是经济动物,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而生存。只要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完全赞同这种将所有的人和组织全部抽象为“经济人”的观点,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该理论对于我们充分认识激励机制的本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人是经济人,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要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正是因为“只要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人的积极性”,所以要实行监理,通过对科研项目研发的全过程和全维度的参与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圆满地实现科研项目研发的目标。国家科研项目研究有其自己的特点,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这是在确保人才、技术的基础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对国家科研项目实行监理,其中包括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和机制。对科研项目实行监理,按照客观、透明、明确的评价标准,作出合乎规律性(correspond to orderliness)和合乎目的性(或曰正确性correctness)的评价,有助于实现人尽其才,促进科研活动沿着符合科技发展规律方向发展。监理中的约束在于建立这样一种秩序:可以为哪些行为付出代价,而不为哪些行为付出代价。在这种机制下,激励使人各尽其能,竭尽其力,以得所欲,同时,约束使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对自己行为的结果负责。
7.推行科研项目监理制度,是实现科研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借用监理观念,对国家科研项目的质量、数量和进度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由科研项目主管部门聘请资深专家组成的监理专家组,对项目实施过程、目标、质量及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在监理过程中如发现问题,监理专家有权对项目承担者发出整改、返工、调整、补救甚至中止执行等决定,并及时向科技管理部门报告,以提高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和实施效率,在确保实现科研项目研究的正确性和合乎规律性的同时,确保其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或者有效性(effectiveness)。
总的来看,在我国国家科研项目中,尽管已经取得大量的所谓科研成果,但是,其成功率确实不高(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数量、时间、周期、范围、水平和绩效六个方面),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国家科研项目研究和监理,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科学地建立项目变革管理体系(PCM Project Change Management),重点突出变革管理。
首先,要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工作,积极营造人与项目一起成长,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项目参加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在感受外部压力的同时都能自觉地投入到国家科研项目研究中来,并能尽职尽责;
其次,国家科研项目的目标一定要明确、量化;
第三,国家科研项目研究要立足于根本性的思考和科技创新,确保课题组有一个科学、规范和严格管理的科学研究条件保障。特别是各种基础数据要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四,要引入管理咨询与实行项目监理制和应用绩效评价制,加强项目风险控制。
我们有必要在国家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项目监理制,用这种社会化、程序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取代以往国家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的做法,例如,目标不量化、方法不科学、程序不规范、质量不保证、进度难控制和监督保障不到位以及遇有问题相互扯皮等管理弊端。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主要目标
1.报告责任,即督促科研项目承担者定时或者不定时地提交有关科研进度和成果的报告,同时,科研项目监理者也要定时或者不定时地提交有关监理报告,以准确而及时地把握有关科研项目的情况。
2.公开性和透明度的保持,即在监理过程中,监督科研项目招投标等方面保持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有关监理的情况也应该保持之。
3.公平、公正、平等原则的贯彻,即监督、督促科研项目承担者和其他科研工作者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机会,对所有科研项目承担者的监督监查也需要贯彻这一原则。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公正原则要求:(1)受理项目申请后,立项决定的做出必须将相关行业专家的评审结果作为依据;(2)专家评估评审必须公平对待,不能与申请项目之间有合理怀疑的利害关系,应当保证项目的入选过程能够实现相对的公正客观;(3)立项应遵循择优支持的原则,项目招标和专家评审都不能流于形式;(4)从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等方面对项目预算进行审核评估,尽可能科学和准确地确定项目经费预算。信息化工程作为科研监理的一种系统支持工具,虽不能替代专家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却能在技术上最大限度地保证监理的科学、客观、独立和有效。以编制预算为例。项目承担者总是习惯于多报预算,而在项目预算固定的前提下,利润原则则会促使其尽量减少开支、提高效率。因此准确预测项目预算相当重要。项目费用的估算方法有两种: 免费论文检测软件http://www.jiancetianshi.com
第一种是通过与以前的已知费用数目的类似项目作详细对比;另外一种是用完全“自下而上”的工作分解和累加。[19]很显然,这两种方法借助计算机模型和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效果最优。譬如前苏联采用网络法及其固有的系统方法“在明确规定研制工作的优先地位的情况下,对专门分支的现有资金进行系统的核算和重新分配”,从而在科学技术预测和使用专门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科研计划与现有资金的协调方法,并进而改进了各部门和整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这种方法就是由计算机计算出的相应资金分配程序加以保证的。[20]
4.科研投入时间的确保,即督促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及其他参加人,排除繁忙的日常工作的干扰,坚持在所承担项目上投入相当长的时间,以外界的强制力,确保科研项目的完成有一个时间上的保证。
5.科研经费最优使用的确保,即所谓经费监理,是指在确保课题负责人享有相应的资源支配权的同时,对其课题经费的配置和使用权加以必要限度的制约,以确保科研项目的完成有一个坚实的物质基础。
6.科研人员最优配置的确保,即对课题成员以及课题评价人员的选拔、委托等环节进行监督监查,确保按照正当程序组成有关机构,以程序的公正来间接地保证实体公正——成果优秀、评价准确。
7.过程连续性的确保,包括确保科研活动的连续性、立项、科研与成果评价和转化的连续性,以及对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连续性。当然,作为目标,主要的还是确保科研活动能够保持连续性,以整备科研研发的软环境。
8.科研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的确保,即主管部门的监督监查与监理单位的监理相互配合,确保各种力量的制约与均衡,在充分尊重科技研发单位或者人员的科研自由空间的基础上,确保监督、监查、指导到位,以实现双赢或者多赢的状态。
9.相关配套措施的确保,监理不仅仅是约束,而且还是激励,因而,对于科研项目的实现所必要的相关配套制度的状况,亦应该纳入监理的目标之中。监理的任务不是直接来提供相应的配套制度或者措施,而是督促有关单位或者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予以确保。
(二)有关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1.有其他领域乃至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作为借鉴。
20世纪80 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在工程建设中实施建设监理制度。目前,一些国际金融机构都把实行监理作为提供建设贷款的条件之一,世界银行在我国投资的工程全部要求进行监理。这表明,监理制已成为国际上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惯例。美、加、德、澳、比、日等发达诸国对于项目的过程管理都是摆在科研项目管理的首位。[21]
在工程建设中,监理工作有着不可替代性,是一种约束机制,监理工作是站在独立的第三方的立场上为业主服务。监理工作的这种特点和属性,对于我们改进国家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体制,引进竞争和制约机制,提高国家对科研项目投资的产出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有科研管理方面的大量法规范和政策规定作为参考。
3.在国家科研项目研究方面,有大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依据。[22]
4.可得到各高校和其他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
目前,中国已经有相当数量的大学,它们在科研项目的研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学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科研项目研发中的比重,必将越来越大,高校在科技兴国的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国内有大量经验丰富的监理方面的专家、学者和其他类型的人才。
6.“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科学技术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的责任制、招标投标承包制得以正常运行的中心环节,也是克服市场经济中某些弊病的手段,一直得到并将继续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7.科研项目监理制度会得到
广大科研工作者及项目承担单位的接受和欢迎。
8.推行科研项目监理的可行性在于中立的科技社会中介组织逐渐增多,这些机构及其人员完全有能力承担项目监理任务。在聘用专家方面应该说人力资源也是比较充分的。科研院所的转制为中介组织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这些科研院所脱离原先的挂靠单位,在性质上便比较中立,加之其自身具有的较强的技术性优势,被政府主管部门聘为监理者自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9.信息化工程具备了相应的基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也为监理提供了最为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23]
(三)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主要内容[24]
1.从监理内容上看,主要是对国家科研项目的技术、计划和质量进行监理。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技术手段也是在不断的完善。目前国外研究复杂科研管理的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方面。首先,技术方面,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如何最优化研究费用和计算出最有效率的研究机构的规模,即如何最大化科学技术研究的产出效率。其次,人的角度,研究如何发挥人的最大科研效率,强调成功的技术管理经理主要管理的应该是人,不是思想、产品或文书工作。第三,从过程看,强调复杂科研中的创新不是艺术,不是灵感,而是一项具有明确目的的研究任务。研究机构应该乐于接受创新并且愿意将认识到的变化作为机会而不是威胁。无论是对科研项目计划中的人或过程或技术的分析都是为使资源分配达到最大化的收益和效用。[25]
2.从监理模式上看,科研项目监理可分为层次监理、阶段监理、流程监理和两线监理共四种形态。[26]
层次监理,是指基于课题的层次进行的科研项目的监理。阶段监理,是指根据科研项目的内在研究开发顺序,对科研工作的不同研究阶段分别进行的科研项目的监理。流程监理,就是将科研任务按其研究过程制订技术流程,根据总的时间进度要求,将时间和资源按科研规律分配给各个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和相应的管理内容。另外,科研项目监理不仅包括技术监理的内容,而且还包括行政监管的内容。由于行政监管人员一般对技术问题不熟悉,所以将管理体系分为两线也是符合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的。两线管理是指行政监管体系与技术指挥体系。这两线管理之间有经常性的联席会议,对科研项目监理中的技术和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交流。
3.从监理重点来看,项目单位、经费管理、结题评估、成果转化是监理的关键。
首先是项目单位。一般而言,不论科研项目是重大项目或一般项目,项目管理多是以项目承担单位自行管理为主,资助方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报告为评价的主要依据。一方面,项目单位要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另一方面,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实施和获得预期成果承担全部责任,对不良行为负主要责任,并要按期提交研究进展报告和业务报告。项目单位提供的这些报告是项目后续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单位的信用评价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经费的监理。政府资助研究开发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所以在经费使用上,必须执行公共性和透明度的预算、结算原则,才能保证国家资源没有被浪费,政府资助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再次,科研项目的结题评估也十分重要。其评估方法有:定性方法(同行评议)、半定量方法(追溯法或案例研究)和定量方法(文献计量学和经济计量学方法)。[27]
最后是成果转化的监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是项目成败的最终检验标准。国家在进行科研项目监管体制改革时,特别强调科研项目结题后的成果转化问题。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来说,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和制度。
(四)制度安排的难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1.课题制中的责任机制与监理的范围和程度问题
一方面要充分尊重科研项目承担者的自主性和专业判断(以信赖关系为前提的制度架构);另一方面又要对科研项目承担者从事科研项目研发的全过程进行观察或者检查,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怀疑、担忧为背景的机制创设)。从制度安排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作为支撑,就很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实际上,这就是监理的范围和程度应该如何把握的问题,也是课题制中的责任机制应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外部制约的问题。[28]
科技评估是政策性很强的活动,对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和科技活动影响很大,尤其是针对课题制中的课题负责人,有关科技评估本身有许多理论与方法问题需要研究,要有个逐步科学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完善过程。虽然我们已经开始实行科研项目监理,但是,对于诸多利益冲突的安排,从制度的层面来看,往往尚没有足够的理论来支持,要求我们尽快建立相关的理论。[29]
在课题负责人的资源支配权与监理的范围和程度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有关理论架构。[30]根据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持续了70年的英国的大学自治体制完全崩溃了。英国大学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国家科研项目监理过程中,解决制度安排上的信赖和怀疑这两个对立面的冲突,最好的途径就是撇开情感上的因素,客观地认知科研项目研发的经济性、有效性和效率性标准。[31]
要解决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前述制度上的难点,需要特别强调有关信息化工程的推进,确保信息化网络的畅通无阻,确保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能够及时而全面地获得有关国家科研项目的进展状况,确保开发、研究方和监理方在工作中经常性地进行信息交流。
2.行政合同的公共利益性与随之而来的监理工作的连续性
国家科研工作多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宏观指导,国家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计划,由科研项目小组具体予以实施的。也即它是一种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就国家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经过协商决定由有关国家部门提供资助,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提供给国家而进行的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行政合同。国家科研项目与公共利益之间要随时保持一致性,所以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工作的连续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监理工作的连续性体现在监理系统中则是要将国家科研项目的每一个过程全部纳入到科研项目监理系统中来,改变目前我们国家的这种科研项目监理要素缺位的现状。我们所主张建立的这种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系统不是简单的片面强调国家科研项目立项中的监理、国家科研项目执行中的监理或者科研项目评估中的监理,而是要强调各个监理程序的连续性,强调国家科研项目监理作为一个系统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32]
3.国家科研资金投入及收益的非成正比性与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我国科技投入的主导方式一直是依靠政府投入为主,由政府部门自主决策、依靠相对大量的政府资金,集中支持若干科研活动。但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天,这种投入方式已经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科技活动市场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政府给予科研活动以充分的自由,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主体对科研的需求。概言之,要求科研投入主体和科研主体多样化。政府科研资金的高投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性,与科研收益并非总是成正比的。
在科学研究方面,失败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是科学研究通往成功的必须的奠基石。鉴于这种价值判断,我们强烈地主张,必须尽快确立和完善相关方面的评价体系。
4.专家决策管理制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科技管理体制的难点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研发;没有创新,就没有理论意义;没有创新,就难以转化为强有力的生产力。而科技管理体制相对而言却难于创新,因为其中始终必须强调的一条就是:必须充分尊重科技研发者的学术自由和研发精神,确保一切管理手段服务于科技研发工作本身。
所谓“专家决策管理制”,即指国家科研项目管理的主体是专家(委员会),而不是政府部门。由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等精神所支撑的国家科研项目,还需要进行监理吗?又有谁可以对专家的决策管理说三道四呢?
回答是肯定的——依然需要监理;监理同样由专家来从事。
从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不确实性等特点来看,对任何专家主持的科研项目都应该是可以进行监理的。这种在科学上人人平等的理念,恰好是科研项目监理机制的制度理念的最好体现。
(五)法律层面的重点与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
从法律层面的重点来看,架构对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理机制,主要是确立公开、透明的过程和标准,建立和完善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和机制以及必要的监督制约机制。
1.公开原则与国家科研项目监理
实行国家科研项目监理,必须坚持公开原则。具体来说,公开原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公开政府管理科研活动的依据。不过,在这方面,由于我国行政组织法等相关组织法建设比较薄弱,有关依据尚需要进一步完善。
(2)公开科研项目的相关信息。公开行政信息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既有利于强化民主政治,又有利于防止行政腐败。科研机构了解、掌握科研项目的信息,是其参与项目竞争的重要前提,监理机构了解、掌握科研项目的信息,亦将有利于其出色地完成监理任务。
2.监督制约机制与国家科研项目监理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权力越大越应该受到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是注定会腐败的。权力如果没有监督与约束,权力越大,腐败就越大——这对谁都一样。
根据法律论,对承担科研项目的专家也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与监督。然而,实践中人们却很容易忘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尤其是针对863计划而言,谁都清楚,863的专家,个个都是在全国数得着的人物,若是要从法律上确立一套对他们进行考核、监督的机制,自然存在诸多困难。至少从目前来看,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和加以完善的地方。
3.合同管理与国家科研项目监理
对国家科研项目实施监理的工作,其重要依据是《科研项目合同书》和《科研项目监理合同书》。凡是已立项的国家科研项目,在合同期满时均应进行项目验收。验收工作分为按期验收和延期验收。[33]
4.公平、公正原则与国家科研项目监理
国家科研项目监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贯彻公平、公正原则。[34]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国家科研项目的验收评审工作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验收工作的依据是《国家科研项目合同书》中规定的各项指标内容。[35]
验收材料的准备,是验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由项目承担单位、监理单位和专家共同完成,主要包括:
(1)《国家科研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2)《国家科研项目验收表》;
(3)《国家科研项目合同书》复印件;
(4)数据软盘(相关软件可从有关国家科研项目数据库的“文件下载”栏目下载或直接向监理单位索取);
(5)相关附件:其一是项目资金审计报告及附注。其二是国家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各类成果的证明材料,鉴定报告,检测报告,已有产品或样品的可附照片等。
在法律架构方面,如何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兼顾特殊情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关文章: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使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04-26
时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思考04-26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变革的思考04-26
2009年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回顾及展望04-26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中政府的责任04-26
低碳经济与中国工程承包企业的发展方向04-26
城市会展品牌构建与创新策略04-26
中国会展经济理论观点述评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