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商品经济下的道德拯救

时间:2024-04-26 08:51:49 5A范文网 浏览: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 商品经济需要比自然经济更高水平的道德要求。没能建立起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全民认同的道德规范是当前中国出现众多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消除不了垄断和特权、以及各种不劳而获的制度根源,国民不能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将很难建立起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

  论文关键词 市场经济 道德 安全 制度

  天灾面前,人类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助,如汶川地震、日本海啸。然而,正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的灾害或者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比如“三聚氰氨”奶粉、“大头娃娃”奶粉、食品含有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毒馒头”、“毒豆芽”、桥梁坍塌、动车追尾……

  一、“打死我也不吃”——问题的缘起

  2011年4月12日,央视《今日观察》报道:3月28日生产的馒头,给你标注的生产日期是3月30日,工人说,这是公司的规矩,标签上的生产日期按照进超市的时间标注;过期一周的馒头用水泡泡,搀和上新面粉,重新做成馒头放在超市里卖……生产馒头的工人说,这些馒头打死他也不会吃,饿死都不会吃,他自己做的东西他自己知道。

  自己做的馒头,打死也不吃,饿死也不吃,却还要生产?为了维持生计?为了盈利?按照这个逻辑,生产“三聚氰氨”奶粉、“大头娃娃”奶粉、食品含有添加剂、“瘦肉精”、“地沟油”、“毒馒头”、“毒豆芽”各行业决策者、管理者、投资者说“反正我也不吃”,况且,即使我不这样做,会有许多其他人会这样做。生存和道德之间,食品行业者将作出怎样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认为:有10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有了2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p>

  面对民众日益高涨的食品安全诉求,2011年5月8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要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培训的主要内容是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否因为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许多人呼吁给食物安全立法。早在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但是,因为利益——生产经营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监管执法者也可以将权力收益最大化——收了钱或者罚了款,就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将监督职责抛诸脑后;更有甚者,有些监管部门奉行“养鱼执法”。

  时寒冰则认为,食品安全问题管不好的关键原因是有关部门没有痛感。因为很多部门都有自己的粮食、蔬菜供应基地,聘请农民专职经营,选用传统的种子,施的肥料是成本很高的土肥,不用农药,也不用诸如膨大剂之类的可能对人体有害的东西。从头到尾,都是绿色、生态、环保的。于是,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一些部门利用自己的权力,率先在食品安全方面步入到了世界前列,对于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没有丝毫的痛感,这使得他们对于民众的忧虑,无法感同身受,默然看着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社会。?/p>

  又是一个“反正我也不吃”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法律体系是不行的,金钱至上利益至上自我至上,我们恐怕就要在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悲惨的生活下去。

  刑法学近3年论文/d/file/p/2024/0425/fontbr />二、可以不吃——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

  “生产馒头的工人说,这些馒头打死他也不会吃,饿死都不会吃,他自己做的东西他自己知道。”谁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不吃?别人做的馒头,别人做的大米,别人做的奶粉,别的餐馆做的饭菜,吃不吃?还是心甘情愿地花钱买来吃?真是个奇怪的逻辑:自己不能相信自己,连自己生产的产品“打死都不会吃”,却心甘情愿地吃花钱买来的别人生产的食品。

  不吃?可以。不在餐馆吃饭,回家自己做;不买菜,不买米,不买水果,全都通通自己种粮食、种蔬菜、种水果;退回到自然经济时代,自给自足?可否不坐动力车、不过桥、不买国内的药品?特权阶层或许在某些行业、某些领域可以置身事外。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每个人深陷其中,然而自己种下恶果,最后报应的还是在人自己身上。每个人在互相抱怨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又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推波助澜?

  以合作、分工和交换为特征的商品经济需要比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需要更高的道德要求,更高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仁、义、礼、智、信”,秉承如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却成了假冒伪劣制造的代名词?道德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体表现不同。自然经济时代下的传统道德观与商品经济下的道德观不一样。换句话说,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在市场经济下一一被打破,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却没有建立起来。

  17世纪思想家帕斯卡尔这样描述人类,“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我们要努力地好好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p>

  三、商品经济下的道德拯救

  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p>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中论断:“道德规则不仅承认个人的尊严,也承认其社会的互相联系。如果人类没有基本接受道德规范的话,社会就将崩溃”。?T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在西方国家已经证明,一个社会、一种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都需要一种伦理体系来支撑,一个没有信仰与道德的市场经济制度是不可能达到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

  市场经济应该是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情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道德的建立要靠法律和制度,也要靠教育。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社会现在是道德沦丧,中国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更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公民道德的沦丧!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已荡然无存,造成现在的种种社会生活的混乱无序。

  马克思认为,道德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并且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的。他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U“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V自然经济下自己生产自己消费,没有“打死我也不吃”的问题。“打死我也不吃”是自然经济下的道德观。这样的诚信道德仅限于熟人社会,自然经济下少流动、少合作,少分工,少交换,正可谓“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所谓“独善其身”,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是无法做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利益都紧密相联,更何况一个国家内部的人,每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们消费着别人生产的商品,而别人也消费着我们生产的商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正是有你才有我,否则,即是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讲,比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更需要提高道德素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从古到今,道德在中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牺牲自己以利他人,牺牲个人以利整体的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宣传比任何别的国家都响亮。中国人的道德是怎么败坏的?从表面上看,是中国从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开始的。为什么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出现道德沦丧的情况?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对于市场机制的论述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在力图运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它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与利益。但是,在他这样做的同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并不是他本意追求的东西。这样,由于追求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地促进了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自己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能产生的效果还大。”?/p>

  认为市场经济是中国人“缺德”的根源这种论点是站不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但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社会的道德伦理机制,这才是中国人变得“缺德”的真正根源。如果所有的国民,包括从婴儿到老人,清清楚楚地知道,作为一般的国民,不需要太高的道德要求,只要遵守法律,按照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追求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富裕与道德就可以同时实现。

  在谈到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时,亚当·斯密强调指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而生产者的利益,只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当加以注意。这原则是完全自明的,简直用不着证明。”?X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商人是最讲诚信的,任何一个为了自己利益而经营事业的商人都会自然萌生诚实守信、重诺言、守时等美德。他认为妨碍人们勤劳工作、阻止人们实现生活改善愿望的制度就是社会道德堕落的根源。例如:特权、垄断、管制、保护等制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道德风险,不仅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自然运行,而且还造成了商人的腐败和堕落,它使商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投机取巧而获得垄断和超额利润上,导致腐败的产生和社会道德的败坏。事实上,如果取消了特权、垄断、管制、保护以及暴利等,……则商人阶层亦会非自愿地被引向努力、节俭、正直等道德领域。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p>

  所以,中国消除不了垄断、特权、以及不劳而获的各种制度根源,社会中的特权阶层继续依靠权力和关系去掠夺财富,国民不能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幸福,将很难建立起与商品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伦理观。

  

相关文章:

论知识经济与城市经济04-26

浅析我国反垄断法的规制对象04-26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宽大制度的完善04-26

谈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反竞争倾向防范04-26

也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销售金额04-26

“加名税”争议评析——兼论税法解释的逻辑与功能04-26

对我国矿业权的反思与重构04-26

浅谈对我国督促程序的反思04-26

论重构商业银行抵销权制度04-26

就业歧视的经济法解决机制分析04-26

热搜文章
最新文章